旺報社評》超越民進黨 突破兩岸僵局
社評
春節假期前夕,民進黨政府無預警叫停原定6月1日開放赴陸觀光團的決定,旅行業者一片叫罵聲,外界對選後兩岸大交流的期待瞬間破滅。選後臺海未地動山搖,但民共關係持續螺旋向下,民進黨政府以懲罰業者和民衆爲手段,反制陸方調整M503航線,真是臺灣人的悲哀。
懲罰業者是臺灣的悲哀
疫後解封以來,民進黨政府對恢復兩岸觀光態度反反覆覆。好不容易等到總統選舉前,政府爲了安撫業者,也爲了宣示維持兩岸現狀,以消弭「票投民進黨、臺灣變戰場」的焦慮,才釋出兩岸雙向觀光時間表。陸方對每日2000人的初期限額大爲不滿,但未把話說絕,加上陸媒熱炒臺灣遊客暢遊東北的報導,說明大陸期待我方邁出第一步,進而配合恢復陸客來臺。
外界期盼賴清德在面臨「雙少數」的弱勢地位時,應順應6成的民意,務實恢復兩岸交流,並適當處理《臺獨黨綱》問題。同時,在美中回暖背景下,蔡英文總統任內最後時段,或許有追求兩岸和平歷史定位的意願,打開兩岸民間交流之門,讓民進黨執政權在和平穩定的兩岸架構下永續傳承。無論基於理性推斷或主觀期望,無不希望兩岸觀光團客恢復往來,爲兩岸關係改善帶來契機。
民進黨政府叫停業者組團赴陸旅遊,同時堵死了陸客來臺觀光的可能性,兩岸民間交流規模將無法恢復到疫情之前。回顧過去幾年,民進黨政府總是先做出改善兩岸關係的姿態,事後再借機反指大陸是破壞善意的問題製造者,進而令兩岸恢復交流不了了之,此次民進黨政府叫停觀光團,連笑臉都不裝,直接讓事情破局。
跨越交棒期的赴陸觀光團被叫停,究竟是賴清德國安新幕僚團隊的「牛刀小試」,或者是蔡政府徵詢賴清德意見後所爲,甚至是蔡政府乾綱獨斷?由於決策過程不透明,外界無從查知。不過,這一「刀」已砍掉了賴清德在總統大選前的承諾,也斬斷了未來兩岸累積善意互動的可能性。兩岸觀光尚未解凍,就遭到急凍,是否意味兩岸新一輪僵局和對抗的開始?
蔡賴進入交接期,兩岸關係急轉直下,考驗北京對臺工作的戰略定力。臺灣總統、立委選舉期間,大陸並未在臺海有「大動作」,因而獲得美方正面肯定,國安顧問蘇利文近期表示,這得益於美中臺都設法溝通以減少誤解,似乎對未來臺海穩定有信心。選後大陸未立即中止ECFA,取而代之的是拿掉邦交國諾魯、取消M503航線偏置,外界解讀認爲仍算節制。遺憾的是,北京的「節制」被賴清德視爲「惡意」,這纔有了赴陸團客緊急叫停,以迴應M503爭議的結果。
賴清德擋陸客不符民意
在北京看來,對選舉結果「民進黨不代表臺灣主流民意」的定性,已經點名未來對臺工作的邏輯:既然民進黨無法代表臺灣主流民意,就應認知民進黨兩岸政策未必會順應民意、從善如流,大陸就要主動迴應臺灣主流民意,在力所能及範圍內恢復和擴大兩岸民間交流,以交流促進和平、避免戰爭。只要大陸堅定戰略自信和戰略定力,單方面維持兩岸交流熱絡局面,無論賴清德以何種方式阻止陸客來臺,都不會改變臺灣多數民意期待兩岸交流的大方向。
即便是大陸單方面做,打破交流僵局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例如,不必等待臺灣團客令,徑自宣佈恢復大陸旅行社經營赴臺團隊旅遊、自由行的時間點。若民進黨政府回絕或拖延,則更能讓臺灣民衆乃至國際社會看清民進黨選後忤逆民意、欺騙選民的面目,讓民意和國際壓力回到民進黨一邊。同時,疫情期間下達的陸生禁令,可適時鬆綁,鼓勵疫情3年間積存的大量畢業生申請臺灣碩博士班,可收雙贏效果。此外,恢復福建居民經小三通赴金馬觀光,也是值得規畫的方向。
回顧歷次兩岸交流的歷史性突破,除馬政府任內經由兩岸協商外,其餘都是摸着石頭過河。情勢很清楚,兩岸民間交流、兩岸和平是臺灣主流民意,賴清德逆勢而爲,大陸應超越民進黨,想出解決障礙的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