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建構兩岸一家人新論述

社評

大陸兩會期間,北京對臺釋出明確的促和平、促交流訊息,完全沒受到美中緊張對抗的影響,蔡總統同時決定以過境形式會見美國衆議院議長麥卡錫,陸委會並宣佈恢復10個兩岸直航點、清明節前小三通復航的消息。兩岸關係在雙方務實的努力下,雖邁出脫離困境的第一步,但對營造綠紅互信,恢復穩定的兩岸關係而言,仍遠遠不足。

對臺政策不能躁進

大陸對臺政策有其「剛性」的一面,也有其「軟性」的一面,執行層面再「軟」,仍要服從一箇中國、反對臺獨「硬」的一面。對比去年中共二十大與今年兩會,上述關係格外清晰:二十大上,北京的「解決臺灣問題總體方略」旗幟鮮明強調反分裂鬥爭、不放棄武力,但兩會期間,無論是李克強、汪洋的報告,還是王滬寧在「臺灣團」的發言,在重申既有政治原則的同時,都突出了「兩岸交流」主題。

換言之,大陸訴諸的兩岸交流、融合發展以及完善在陸臺胞權益,是爲了反獨促統的政治性目標。不可否認,「先經後政」的邏輯並沒有問題,兩岸透過非政治性交流、合作建立互信,在經濟上相互依賴,逐漸產生共同體意識,最終臺灣民衆心甘情願接受統一,是一條最符合中華民族利益的路徑。但執行階層在既有體制以及官場慣性思維下,往往爲了追求政治性效果,而忽視了非政治性的過程,最終事倍功半,甚至適得其反。

大陸領導人習近平今年「兩會」在江蘇代表團的一段發言,同樣適用於對過去幾年對臺政策的檢討。習近平說,「一定要注意啊,不要有『大幹快上』的衝動,也就是不能不按規律辦事,急功近利、急於出成績。要把這種浮躁心理、急躁心態都壓下來,紮紮實實、踏踏實實地搞現代化建設。」他還表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也就在這裡,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站在北京的角度,既然統一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必然,那麼不僅臺灣必然是民族復興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臺灣人也必然是民族復興的參與者、貢獻者,中國崛起更應讓臺灣人以「自家人」的身分而驕傲。兩岸問題解決路徑其實很簡單,就是要讓臺灣民衆感受到和大陸是「一家人」。因此,大陸長期反獨促統的對臺政策,執行層面不應讓臺灣社會產生區別對待的觀感,避免因躁進、偏頗的政績觀,導致表面上取得「鬥爭勝利」的背後,臺灣民心卻更加冷淡和疏離。

漸進的對臺政績觀

「兩岸一家親」是習近平提出的對臺概念,這個概念如果能發展成一套可執行的政治論述,將比過去幾十年來「反獨促統」的對臺政策架構更具圓融的智慧。其實,早在民進黨首次執政時期,陳水扁就提出兩岸是兄弟一家人,但他也同時表示「若兵戎相向,自己人也會變成敵人或是陌生人」。柯文哲之所以能開拓穩定的民衆黨支持板塊,也與他認同兩岸一家親,秉持理性務實的兩岸主張有關。

對臺政策如何真正落實「兩岸一家人」?光是單向、地方性政策層面的「同等待遇」還遠遠不夠,大陸需要在思維方式上求變。例如,近年來國際社會對臺海情勢的關切愈加升高,日益關注臺灣的發展與安全,不能簡單視爲「外部勢力介入」的政治性論斷,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臺灣半導體產業的確領先全球,使得世界主要發達經濟體都依賴於此。從另一個角度看,這難道不是臺灣爲中華民族的貢獻和財富?如果大陸能換個角度思考,或許很多僵局都可迎刃而解。

積極的訊號是,新任國臺辦主任宋濤對兩岸交流溝通採取了「五湖四海」的開放態度,上任至今密集會見臺灣各界人士,不僅座談務實坦誠、不做政治文章,而且接觸對象也包括南部、偏綠的基層民意。上述舉動究竟是思維、視野的調整,還是依舊停留在「軟硬兼施」的策略?取決於大陸能否以「兩岸一家人」的態度確立務實、漸進的對臺政績觀,讓兩岸民衆在開放交流中自然來往,增進彼此利益聯結與情感聯結,方能創造心靈契合式統一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