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中日互留餘地 兩岸需借鏡

社評

中日關係因福島核災污水排海問題再度陷入谷底,友中的日本執政聯盟公明黨代表(黨魁)山口那津男取消8月底訪中行程、日本首相岸田與大陸總理李強在「東協加3」首腦會議上言詞交鋒。依據《日經亞洲》的報導,岸田與李強會中「互嗆」,岸田批評北京禁止日本水產品進口,指責中國「特立獨行」,他堅稱福島「核處理水」「從科學的觀點來看沒有問題」,李強指日本排放的是「核污染水」,影響全球海洋生態環境。岸田與李強並未安排一對一會談,不過,兩人會前還是站着簡短交談了一會兒。

友好合作大方向不變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鬆野博一正面評價岸田與李強的交談,表示兩國圍繞福島核處理水排放問題不斷進行對話極爲重要,對構建富有建設性且穩定的雙邊關係深具意義。經過「東協加3」會談的針鋒相對,隨後的G20峰會上,兩國均未再提核災廢水排海爭議。

福島核電廠8月24日啓動核災廢水排海,大陸網路與街頭旋即出現自主性反日言行,但官方無意擴大民間反日情緒,節制網路社羣對核處理水排海的議論。

9月3日大陸「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日本駐中國大使館附近未見抗議示威活動。跡象顯示北京無意讓核災廢水問題,觸動中國人敏感的「反日」神經,使處於低潮的中日關係更形困難。

在美、中競爭方興未艾之際,操作「反日牌」不利中國周邊外交。大陸駐日本大使吳江浩表示,當前兩國關係面臨「複雜困難局面」,但中日關係的「重要性沒有變」,《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確定的「和平友好合作大方向不能變」。大陸官方主辦的「2023中國節」9日在東京開幕,北京不願核污水激起雙方的民族主義,阻斷恢復不久的雙邊觀光旅遊。吳江浩有意向日本傳遞核污水排海爭端降溫的訊號,「歡迎更多日本民衆到中國實地領略中國的發展變化」,以觀光交流助勢中日關係改善。

岸田在結束G20峰會行程的返國記者會表示,「將在重視對話的同時,通過雙方的共同努力,構建具有建設性的穩定關係」。中、日將持續開展多層級緊密溝通,包括政府高層在內。岸田指出,「第一次與李強總理會面,認真傳遞了我的想法,這很重要」,日本正面評價雙方的非正式談話,無意看淡中日關係。

看重雙邊關係是共識

因核污水爭端推遲訪中的山口那津男有意重新安排行程,對此中日皆正面看待。日本內閣官房長官鬆野博一表態支持,樂意再次協調;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肯定公明黨長期堅持中日友好,願與公明黨開展交流對話,共同爲中日關係改善發展做出積極努力。

向美國傾斜的韓國,與中國的對話維持不輟,尹錫悅總統利用「東協加3」及G20場合兩度與李強會談,積極修補中韓關係,強調北韓核武危機持續升高,韓日美須強化合作,此非針對中國,希望「中日韓峰會」如期召開。中韓首腦密集會晤,與中國話不投機的岸田看在眼裡格外心急。岸田多次表達訪中意願,委由山口那津男先行,向習近平遞交親筆信,醞釀「習岸會」的氣氛。

岸田亦請託在大陸有特別人脈的自民黨大老二階俊博伺機訪問中國,協助恢復中日關係。岸田直言,「日中關係陷入困境,但不想停止對話」。中日關係因各種難題陷入停滯,但卻是斬不斷的關係,岸田摸索打開局面的外交路徑,以免在對中關係上落於對話勢頭高漲的美國之後,儘快恢復因新冠疫情中斷的「首腦外交」。

中日關係難題橫亙,大陸對日本軟硬兼施,8月開放赴日團客旅遊,兩國航班與旅客穩定成長,卻對核處理水排海問題強烈反應,全面限制日本水產品進口。但對中日關係不必悲觀,因爲兩國深知雙邊關係的重要性,能互留餘地、尋求對話,且經貿往來依舊熱絡,可以拉住兩造不走上衝突。兩岸關係是否也應跟上對話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