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對王牌:反詐太娛樂化,娛樂泛商業化,推理偏臉譜化

看了最新一期的《王牌對王牌》(2022年3月4日),應該可以稱之爲“反詐特輯”了,但個人覺着這期節目並不是很成功。

反詐太娛樂化

首先“反詐”這個主題值得肯定,向社會傳遞了正能量,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雖說做與不做是態度問題,做得好與不好是水平問題,但還是應該有更高的追求。

例如劇組給賈玲的設定,誤以爲騙子是楊洋,結果被騙走了4.5萬元。可能是由於賈玲的諧星身份,又或者是其搞笑的表演,讓很多人對這一設定都是一笑了之。換而言之,沒有起到該起到的警示作用,這就是過度娛樂化的副作用。

事實上,現實生活中是有真實案例的,比如說上過熱搜的“60歲大媽迷戀靳東事件”。事情大致是這樣的,一位60歲大媽熱衷於刷短視頻,無意間刷到了一個冒充靳東的高仿賬號。大媽信以爲真,在騙子的甜言蜜語下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從而引發了家庭矛盾

個人以爲,《王牌對王牌》應該以某種方式將這樣的事例給展現出來,因爲真實案例遠比任何表演都要有說服力。至於該怎麼展現,可以直接講出來,改編成小品也是不錯的選擇。總而言之,避免觀衆只把“反詐”當成了節目的立意,覺着詐騙離自己很遙遠。要是這樣的話,“反詐特輯”就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甚至是毫無作用的。

說到“反詐”,向大家推薦一部名爲《刑警之海外行動》的劇,由“達康書記”吳剛領銜主演。劇中的第二個案件就是有關詐騙案件的,通過鏡頭可以看到很多普通人皆因受到詐騙而家破人亡。所以大家不要因爲《王牌對王牌》的娛樂化表現方式,從而輕視了詐騙犯罪,很有可能就會發生在你我的身邊。

娛樂泛商業化

當然了,也不能矯枉過正,讓《王牌對王牌》徹底不娛樂了。不過在娛樂方面,本季的《王牌對王牌》也頗受詬病,遭不少網友吐槽廣告太多。對於綜藝節目來說,廣告不能沒有,因爲沒有廣告就沒有贊助商。但任何事情都講究一個度,一旦過度就會從量變升級爲質變,節目中植入廣告也是如此。

拿“誰真的在幫沙溢借錢”這個環節中的一個細節來說,嘉賓隊詢問沙溢爲什麼要借錢,宋亞軒給出的答案是資金週轉困難之類的。這個時候某借款APP的口播廣告聲音就突然冒了出來,肉眼可見與主持人沈濤的口型不匹配,顯而易見是後期硬插進去的。

這種簡單粗暴的手法,作爲觀衆而言,起碼會有那麼一絲的不適。這就好比講故事,相聲演員能夠講得活色生香,而絕大多數人僅僅能做到複述下來而已。原因在於講故事也是有技巧的,語氣、表情、形體等等方面都是有門道兒的,植入廣告也是相同的道理。在什麼時候植入、如何植入,理應配合節目進行的節奏,不能霸王硬上弓。

其實早在30年前,也就是1992年的時候,牛羣、馮鞏的小品《辦晚會》批判過這種現象。在小品中,馮鞏是某晚會的導演,而牛羣是贊助商毛驢公司的總經理。牛羣爲了推銷毛驢,一直要求在馮鞏給毛驢加戲,恨不得整場晚會都在強調毛驢。如此一來,晚會的性質就變了,屬於典型的本末倒置。

回頭再來看《王牌對王牌》的“反詐特輯”,贊助商的廣告頻繁且大段的出現。一方面影響了節目的娛樂效果,另一方面也喧賓奪主了“反詐”的主題,與小品《辦晚會》中的情節在本質上並無區別。

推理偏臉譜化

從理論上來說,以推理的方式來展開“反詐特輯”,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想法。利用推理性的思考可以增強普通人識別詐騙的能力,節目中也揭露了一些江湖騙術,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向觀衆灌輸“反詐”意識的作用。

不過《王牌對王牌》在推理方面上的設置還是有所欠缺,讓沙溢、沈騰出演“詐騙犯”就並非明智之舉。如果是《王牌對王牌》的忠實觀衆,想必應該有所瞭解,沙溢和沈騰經常被賦予這種人設。這樣一來,只要一公佈有“詐騙犯”混入其中,二人必然會成爲衆矢之的。

要是現實中的詐騙犯也如沙溢、沈騰一般,一看就不像好人,壓根兒不可能騙到錢。詐騙犯之所以屢屢得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爲能夠取信於受害人,“反詐”就是要通過各種細節剝掉詐騙犯的僞裝。從這一點上來說,節目組應該讓看起來嫌疑最小的人拿到“詐騙犯”的身份,達到知人知面不知心的效果。在此基礎上,將“劇本”設計得再燒腦一點,推理的氛圍才能夠被拉滿。

結語

對於《王牌對王牌》來說,如何去平衡節目的主題、節目的娛樂性以及贊助商的需求,是其能否繼續走下去的關鍵。難度是有的,但隨着觀衆的審美在逐漸提升,這已經是綜藝節目想生存下去必須要面對的客觀環境了。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