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的一生,都不在計劃之內
作者:董平
來源:筆記俠(ID:Notesman)
陽明心學究竟有何魅力?“求是”精神爲何源自他?他的一生又經歷了怎樣的傳奇?
王陽明生而不凡,年少有爲,但在仕途上遭遇諸多波折。他因得罪劉瑾而被貶龍場,在那裡悟道,提出“心即理”的重要觀點。
他擔任縣令時,展現出卓越的治理能力;平定江西、南贛的盜匪之亂,又遭遇寧王叛亂,但他都能從容應對。
然而,他的一生並非是一帆風順,也歷經諸多坎坷與波折。
本次,董平教授將爲我們深入解讀王陽明的生平及思想主張,讓我們一同領略陽明心學的博大精深。
課程同時演繹了陽明心學理論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外無物”。
這部分內容將通過後續文章進行整理髮布,敬請期待。
以下爲董平教授關於陽明心學的部分課程內容整理。
01
“求是”是陽明心學的核心
“求是”二字源自何處?就來自王陽明。
王陽明精神,他可能是連接中國古今的關鍵人物之一,因爲他堅持“求是”的精神。
作爲大學教授,我所講授的不僅是王陽明的學問,還包括中國傳統文化的探討。
我希望探討中國傳統文化的正確方式,基於兩個基本點:
一是,必須瞭解中國傳統文化自身的歷史淵源,這是根本所在。
二是必須考慮如何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相結合,以及是否應該與世界文明進行交流與融合。
我們是否應該滿足於經濟上的成功,還是應該追求更廣泛的文化交流,這直接關係到企業家和創業者的身份認同問題。
我曾與人討論過何爲企業家,但在中國古代文化中,並沒有企業家這一概念。我們有“士”“農”“工”“商”的劃分。將企業家歸類爲“工”,還是稱爲“商”?
在此,我想強調的是,在現代社會的背景下,企業家所代表的不僅僅是工商業的成就,而是現代生產力和生產方式的特殊象徵。企業家必須自覺認識到這一點。若缺乏這種認識,我們如何能與美國或英國的企業家進行交流,因爲我們的立場和出發點是不同的。
最近提到的一個概念頗爲貼切,即“新質生產力”,這正是我們應當追求的新質生產力。只有站在這樣的高度,我們纔有機會與美國、歐洲的企業家進行對話,共同站在人類發展的前沿,是人類利益的公共代表。
關於公共利益的視角,我之所以強調國學的重要性,並非使個人的心胸侷限於中國,恰恰相反,國學的研習爲我們開啓一扇新的大門。
今天我們聚集在王陽明先生的故鄉。王陽明的思想與衆不同,他所表達的並非是想要顛覆社會上流行的某種觀點,而是強調每個人的世界觀都是獨一無二的。王陽明的一生充滿了意外,他所經歷的每一件事都出乎意料。
我今天要講的主題是,希望你能夠設身處地,將自己置於陽明先生的位置,而不僅僅是作爲一個旁觀者來聽故事。
其次,當人們回顧往昔,會發現陽明先生在臨終之際,對自己的人生進行了徹底的反思,並給出了最終的評價。他所提出的理論或觀點,並非空穴來風,而是與他個人的生命經歷緊密相連。
因此,我們將會發現,王陽明的思想並非僅僅爲了闡述價值,而是有着更深層次的動機和意義。
王陽明先生所倡導的心學,並非源自抽象的理論,而是根植於他個人的生命體驗。陽明先生的整個學說體系,實際上是他生命實踐的結晶,因此它具有不可動搖的穩定性。
02
中國文化思想主張的底層邏輯
人類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真正的偉人和思想家,當他們達到深邃的思想境界時,應當相信他們能夠做出具有普遍意義的貢獻。
這種普遍性是存在的。例如,佛教的“四諦”之一說“一切皆苦”,以及“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我們通常認爲這是哲學的範疇。
“人不能同時踏進同一條河流”,而孔子早就說“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我們已經意識到一切都在流動,關注到了現象的流變。我們說金、木、水、火、土相互作用構成萬物,但這並不意味着我們的哲學就不完整。
每一個民族在其誕生之初都有其原始的觀念和理念。中國最原始的理念是陰陽。太陽升起代表陽,太陽落山則代表陰,這種自然現象的循環體現了陰陽的轉換。
陰陽理論的實踐表明,其運作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具有變化性。
陰極而生陽,陽極而生陰,天地循環往復,日夜交替。現在,若我們設定一個標準時間點,比如中午12點,這僅是人爲設定的一個參考標準,是否有一年之中絕對的分界點呢?實際上並不存在。這個道理雖然簡單,但絕不可輕視其複雜性。
這是世界初始的秩序。秩序,是存在的方式。不可低估這兩個字的重要性。秩序不僅是存在的形式,也是存在的本質。因此,在看似原始簡單的陰陽交替中,蘊含着存在與秩序的統一。
中國人早已明確地理解事物存在的本質。只要提到存在,它至少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展現。陽是可見的,陰是不可見的,但不可見並不意味着不存在。
陰陽相生相剋,但其轉化並非無序,不可如往昔所言,陷入混沌。混沌必須向有序發展,以展現其內在的秩序。秩序的展現,即是其本質,且此秩序是自然之序,天人合一,不可分割。這就是“道”的真諦。
有人將“道”與“規律”相提並論,我對此甚爲厭煩。在我們的文化傳統中,並無“規律”一說。“規律”這一概念,是在徹底的唯心主義視角下才得以形成。嚴格來說,所謂的客觀規律是不成立的。
因爲“規律”一旦被設定,便不再是客觀的;而客觀存在的事物,不可能是被規定的。
何謂規律?即被設定的法則。在西方觀點下,世界的一切皆爲上帝所造。因此,當觀察到兩種自然現象A與B之間存在穩定的對應關係時,我們便將其理解爲規律。
在中國文化傳統中,自然與人類社會的和諧共存被視爲一種理想狀態。自然界的法則與人類社會的規範在某種程度上被統稱爲“道”。這個概念簡單而直接。
在自然界中,衆多事物之所以擁有名稱,實爲人類賦予的標籤。因此,理解“道”的本義至關重要。它原本的含義是道路,即供人行走的路徑,“世上本無路,但行者衆,便成其爲路”。
關鍵在於,爲何你選擇行走在這樣的路上,因爲這條路能引導你達到既定的目的地。
在這條道路上,行走者、道路本身以及道路所指向的目的地,三者之間的關係是統一還是分離,這引出一個核心問題:爲何我們要追求與“道”相一致?若不與“道”相一致,我們又能成就何事?
因此,我們認識到“道”字的含義。這一點在中國文化中,尤其是儒家思想中佔據着重要地位。儒家以孔子爲代表,強調政治觀點的重要性。從國家管理來說,是全體公共生活的制度。
孔子提出的“道之以政,齊之以刑”,就是通過法律來規範民衆行爲,使他們避免犯罪但不感到羞恥,這是儒家治理的兩種方式,同樣適用於現代治理模式。
責任的運用是管理者引導團隊的方式。在探討管理者的角色之前,必須明確管理者與被管理者是否屬於同一生活共同體。顯然,我們共同生活在一個共同體之中,因此管理者有責任引導他人迴歸正軌。
當然,也存在不服從引導的情況,甚至在引導過程中可能會遭遇反抗和破壞行爲。面對這些情況,管理者必須堅持理性,同時堅定地執行規章制度。
制度是節,禮必有節。這引發我們如何理解“我”與“你”的關係,以及我們如何在物質和情感上相互交流。由此,我們構建了諸多與“禮”相關的概念,如禮節、禮貌、禮物、禮儀。然而,這些都不是一個人的本質所在。
從國家管理的角度來看,“禮”是社會生活和公共生活的基礎。具體制度的表現形式各異,但其核心是社會公共制度。
因此,我們常說的“周公制禮”這一古老概念,指的是周公制定了行爲的度量標準。隨着時間的推移,制度逐漸成爲了一個固定詞彙,其現代含義與我們今天所理解的並無二致。
無論是孔子、孟子還是王陽明,他們對於父親與鄰居老王的態度,理應有所區別。是否能將兩者等同視之?是否可以一視同仁?答案是不可以。
中國過去的生活是以部落或村落爲單位,家庭是我們生命的根基。然而,在西方,特別是基督教興起之後,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觀念: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中國傳統文化中並沒有這樣的表述,我們不會說在土地或神明面前人人平等。
家庭中的秩序和管理是我們的生活之本,家族的姓氏是既定的,是必須承擔的先天身份。過去人們通過姓氏就能辨識家族,張家的人一看便知是張家的,王家的人一看便知是王家的。
我之所以詳細闡述這些,是爲了說明古今之間以及不同文化中心之間存在的差異。在陽明先生所處的時代,這些關於家庭和身份的觀念是不言而喻的。他爲自己出身的家庭感到自豪,儘管王家並沒有太多的財產。
他們家原本位於紹興的偏遠地區,但即便如此,他們仍以家族爲榮。後來,家族決定遷往餘姚城,屬於屬於紹興府。他們住着租來的房子,過着安定的生活。
這引出了另一個問題,中國人歷來有向城市遷移的趨勢,這一現象至今未變。民間有言,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因此,他從達溪遷至餘姚縣城,又從縣城遷至府城,紹興即爲府城,再後來,從府城又遷至京城,自古以來人們總是這樣遷徙。王陽明亦未能免俗,順應了整個中國的時代潮流。
03
王陽明先生的生平
1.生而不凡
王陽明在餘姚出生的那棟樓,並非原本就叫“瑞雲樓”。瑞雲樓之名,是因爲王陽明在此出生而得名。據傳,在1472年王陽明出生之際,其祖母夢見五彩祥雲送來一個孩子。於是他的祖父便給他取名王雲,以示紀念。因此,附近的居民便將那棟樓稱爲“瑞雲樓”。
後來,由於王陽明少言寡語,一位和尚曾評論說,這孩子很好,只是被點破了。這話恰巧被他的祖父聽到,祖父靈機一動,便將他的名字改爲王守仁,意在希望他能言善辯。
至於這類事件的真相如何,我們不必深究。這樣的可能性存在嗎?既非必然,也非絕對,原因何在?
孔子曾言,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孔子當年的意圖其實是很明確的。一個人擁有崇高的智慧,足以讓他達到某種境界,但要真正守住這種境界,不是依靠智慧,而是依靠仁德。仁和智是統一的。懂得這兩者的統一,勇敢地去實踐,這叫仁。《中庸》中提到“智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
如果沒有儒家,或許我們無法像孔子、孟子、王陽明那樣,真正富有智慧。孔子講得很清楚,人應當擁有天下的大志。因此,智慧不是可以簡單追求的。不是說有多深奧,也不是說不能表達,而是要理解智慧的真正含義。
什麼是智慧呢?一個人若經歷豐富,卻未能理解智慧的真諦,那麼他的經驗又有何用?
古人對智慧已有明確的闡述,《尚書》中“思曰睿,睿作聖”,這是中國文化的根本。
用今天的話,思是“反思”“反省”。“思”是自我心靈的對內的自我運用,就是今天講的“反思”。
孟子講,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反思一下對自己看得清楚明白。“慮”是一種精神和心靈功能的外在應用,稱之爲,不能稱之爲“思”。
王陽明講,我心即世界。一切從心裡來的。
王陽明先生不僅是在明朝,甚至是整個中國歷史上最博學的人,在明朝,與他同時代的人中,無人能出其右。
2.年少有爲
在王陽明11歲那年,他的父親金榜題名,所以全家人要一起搬家到北京。此時王陽明已經才氣側漏,據說已經可以出口成章,在北京讀私塾的時候,與老師有過一段著名的對話。
我們可以想象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在課堂上,老師正在授課,而王陽明卻在搖頭晃腦,做着小動作。老師便向他提問:“你能否專心讀書”,他反問先生“何謂第一等事”,也就是說讀書爲了什麼?先生給的回答是,當然是讀書做大官了,但是王陽明顯然不滿意這個標準答案,他馬上回答說,自己認爲讀書就是要做聖賢。
我們通常不提及一個細節:當王陽明與老師爭執時,他的父親恰好從學堂後面經過,聽到了他們的對話,便走上前去給了他一巴掌。
我們常說“三歲看老”,儘管此時他尚未完全理解聖人的教誨,但他立志成爲聖人。王陽明的文章好到何種程度,在清朝編纂的《古文觀止》中,王陽明有三篇文章入選。王陽明的文學成就在當時與李東陽等文壇巨擘相互唱和,共同推動了明代文學的發展。
3.步入仕途
王陽明三次參加科舉,直至28歲才進士及第,這是他步入仕途的開始。正德皇帝登基時,他成爲了朝廷中的一員。
在當時,每位新科進士須向皇帝呈遞一篇奏章,以陳述自己對於皇權治理的見解。王陽明所撰寫王陽明《陳言邊務疏》,詳細分析邊防形勢,指出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具體的改進建議和策略。
內容涉及軍事部署、邊防防禦、民族團結等多個方面,體現了王陽明深厚的軍事思想和治國理念。
幾年來,王陽明一直在研讀《武經七書》,在書邊、書眉隨手寫滿了自己的批註。《武經七書》包括《孫子兵法》、《吳子兵法》、《司馬法》、《李衛公問答》、《尉繚子》、《三略》和《六韜》。
參照《武經七書》的軍事智慧,對照老將軍的成功戰例,結合自己考察邊關的觀感,王陽明謀劃了一篇精彩的邊防戰略戰術,構成了王陽明所推崇的武學體系。
王陽明廣泛涉獵,其學識之淵博,體現中國古代讀書人追求的完整人格理想。朱熹學說雖然強調道德修養,但道德的內涵並不單一。在中國文化中,理想的人格是文武兼備,這中國文化所倡導的理想。
在古代,文官與武官雖有區分,但並不如現代這般分明。文人也有帶兵之例,如北宋的范仲淹與南宋的辛棄疾,他們均曾領兵作戰。王陽明先生在歷史上亦有定論,其文武兼備,非同尋常。
4.被貶龍場悟道
像王陽明這樣深諳兵法,且在28歲之前便有如此豐富經歷者,實屬罕見。同時他不僅精通佛教與道德哲學,還修習道教,並在生活事蹟中三次運用道教之術化解生命危險。王陽明的成就,實非偶然,而是長期勤奮學習與實踐的結果。
王陽明先生在教導學生時,僅傳授了四個字:“事上磨練”。這纔是真正的陽明心學。
正德皇帝即位時年僅15歲,尚屬少年。15歲的少年,正是充滿活力和好奇心的年紀,更何況是身爲皇帝的他。他渴望探索世界,這本無可厚非。
然而問題在於他將朝廷的事務交託給了誰?太監劉瑾。
作爲管理者,我們必須考慮,如果換作自己,又會將這些重要事務託付給誰呢?將事務託付給完全陌生的人,還是託付給熟悉的人,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正德元年,王陽明因爲上書得罪了司禮監秉筆太監劉瑾,遭受廷杖之刑。劉瑾少年自閹入宮,太監的身份特殊讓他們對男性和女性都懷有怨恨。劉瑾在獲得權力後,始使盡渾身招數,慫恿皇帝吃喝嫖賭,厭倦朝事。
劉瑾結黨營私,權傾朝野,將反對他的53位大臣一網打盡,製造了“奸黨冤案”。此後還發明瞭一種套在官吏頸上的刑具——枷。他的影響力遍及各個領域,甚至超越皇帝。
古代有一個有趣的觀點,即天下是皇帝的,但皇帝並非獨自管理天下,而是與大臣共治。因此,即使是在皇帝的“家庭”中,如果管理不善,大臣們也有責任提出意見。
此時,王陽明上書彈劾劉瑾,一場衝突隨即爆發。這一衝突,最終導致王陽明被廷杖,下詔獄。廷杖,不僅僅是對身體的打擊,而是剝奪一個人最後的尊嚴。
人最寶貴的是什麼?不是地位、名譽、金錢,甚至不是生命,而是尊嚴。中國人普遍認爲尊嚴是最後的底線,廷杖將這種對人的懲罰轉變爲對尊嚴的剝奪。
羞恥是人類初始之感。孟子對此有過闡述。孟子提出四種本性之心,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所謂羞惡之心,即羞恥感,是生命尊嚴的自我體現,此心人皆有之,若有所缺失,則是人類共有的缺陷。
然而,孟子指出,人若明知羞惡之心,明知人之最終尊嚴至爲寶貴,卻仍以之爲懲罰之由,此乃道德之敗壞。因此,在廷杖中,受罰者不僅身體遭受摧殘,皮開肉綻,更承受精神與肉體的雙重摺磨。
王陽明被囚禁後,雖未喪命,卻身陷囹圄。他在獄中所做何事?他在研習學問,把玩《周易》。即便在極端困境中,被囚禁於錦衣衛的大獄,王陽明先生依然堅持實踐其哲學理念。
大家想想,在自己28歲時,完成了多少事務,閱讀多少書籍,技藝達到了何種水平?再想象一下,就因爲發表了一句真話,站在正義的立場上,便遭到了停職,從刑部主事發配到農場。
我也非常理解王陽明先生,他不是不想,他肯定想過逃跑,他本可以“小舟從此逝,滄海寄餘生”,但他考慮到他的父親,還是前往龍場。
正德元年到三年間,劉瑾聽說王陽明還活着,也多次派殺手暗殺。終於在正德三年,王陽明到達龍場。
龍場是個驛站。明朝初年貴州出現了一位奢香夫人,奢香夫人設立了龍場九驛,總共有九個驛站,連接起貴州和中原。
王陽明先生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抵達那裡,當時的驛站一片荒蕪,一無所有。惡劣的自然環境、極度的物資匱乏、上級官員的凌辱,生死之間幾乎命懸一線,把王陽明逼到了生命的絕境,對他來說,這是生命的煉獄。
人生艱難處,便是修心時。不過,我們不能因爲他超越了苦難,就去歌頌苦難本身。
初至該地,他面臨無處安身的窘境,即便抱有偉大理想的人,也需先解決基本的居住問題。起初,他不得不自行搭建簡陋的棚屋以棲身,但即便如此,他所造之棚屋也無法滿足基本的居住條件,低矮又潮溼。
貴州地區本就潮溼多雨,加之棚屋條件惡劣,實在不宜居住,隨後,他因病痛纏身,身體狀況堪憂。
他四處尋覓,最終發現了一個地洞,一個向下延伸的洞穴。儘管洞穴向下,但至少可以遮風避雨,因此他便遷入了那個山洞。並非王陽明偏愛山洞,而是時勢所迫,不得已而爲之。
他在那裡忍受着病痛,誦讀《易經》,因此給此洞取名“玩易窩”,並作《玩易窩記》。後來,王陽明提出,若研讀無法深入,便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只有持之以恆的研讀,纔能有所成就。
隨着時間的推移,他四處遊歷,最終在龍場東側發現了一處更爲適宜的地點。當地居民稱之爲“東洞”,因其位於東側而得名。他發現此地相較於其他地方更爲乾燥,因此他決定離開原先的居所,遷至東洞,並將其更名爲“陽明小洞天”。
解決住宿問題,第二件事就是解決糧食短缺問題。王陽明曾提出,土地應由自己耕作。
當一個人成爲官員後,他可能會拿起鋤頭種菜,這被視爲一種養性的方式,但這同樣反映了一種態度。以陶淵明爲例,他不爲五斗米折腰,自定其志。
然而,這並非意味着他真的依賴耕種來解決生計問題,畢竟“草盛豆苗稀”不能稱之爲種地,也許僅僅是一種態度。
王陽明先生在龍場種植莊稼,卻是真正爲解決糧食問題。看看他在農場所作的詩,便能明白他的用心。他與當地百姓關係融洽,百姓贈予他許多食物,他對當地百姓深表感激。
對於當地百姓的語言,王陽明先生可能聽不懂,那王陽明是如何理解他們的?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語言是否是唯一的方式呢,這正是我們需要探討王陽明的原因。
經過數月的居住,當地居民對他的印象逐漸轉好。儘管他與本地居民在語言上存在隔閡,但居民們普遍認爲王陽明爲人正直。因此,他們不僅爲他提供了糧食,還贈予了房屋。他遷出了山洞,當地人爲他建造房屋,還幫他建立了龍場書院。
王陽明先生後來開始講學,他在闡述大學之道時,強調了“在明明德”和“在止於至善”的重要性,更強調了“在於親民”的重要性,他堅持認爲,實踐比理論更爲重要。他反對空談,堅持實踐,這正是王陽明心學。
“親民”不僅僅是一種理論或觀念,而是王陽明實際踐行的新徵程。他跟老百姓打成一片,與民衆達成了共識,還有許多今天我們不可言喻或難以描述的事務,這正是王陽明心學。
陽明先生曾提出一個問題,即在特定環境下,富貴、聲譽、社會地位乃至尊嚴是否真的重要,以及它們是否值得我們付出代價。To be or not to be的問題,王陽明先生在人生旅途中也遇到了。
這件事寫在《瘞旅文》,收在《古文觀止》。那一年的冬天,貴陽特別寒冷,還下着雪。他看到地面上有三個人,一個年長,一箇中年,還有一個年紀更小,是一名從北方被貶的官吏帶着一個兒子和一名僕從。
他猜想他們是否也像自己一樣,爲了官職、爲了利益或爲了其他目的而來。在如此寒冷的天氣下,他們究竟會得到怎樣的結果?
第二天中午,老人倒下,另外兩人在哭泣。不久,兒子倒下,僕人在旁邊哭泣。到最後,僕人也死去。王陽明親自處理了這三人的後事,並撰寫了一篇悼文,這篇悼文至今仍被人們銘記。
可以想見,飽受三年摧殘的瘦弱的王陽明捶胸頓足的悲傷和引吭痛哭的模樣,他在哭來自北方的人,同時,也在哭自己。
作爲一個真實存在的生命,在王陽明面前逝去,安葬之後他撰寫的墓誌銘提出了一種非常特殊的觀點。他認爲自己所埋葬的不僅僅是這三個人,也埋葬了他自己。
那一刻,他還在思考“存在與不存在”的問題,思考着明日的意義,但在埋葬自己之後,王陽明每天默坐,悟到“心即理”這一心學命題的根本覺悟。王陽明的悟道描述得非常神秘,實際上,他所悟到的是這三字的真諦。
王陽明曾親口講述,自12歲起,他經歷了種種艱難曲折,致力於追求卓越的學問,探索聖人的道路。無論是東方的“格物致知”,還是西方佛教的哲理,都曾嘗試,然而除了損害自己的身體外,並未取得其他成就。
最終,在龍場這樣的場合下,名利、地位似乎都失去了意義。生命本身的意義何在?死亡就在眼前,但不管環境如何變化,遭遇如何境遇,他始終不放棄他做聖人的想法、信念和志向。
因此,他所悟到的,就是“心即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成爲聖人的根本就存在於我們內心,而非外在的知識。雖然外在知識並非不重要,但它並非成爲聖人的必要條件,更非充分條件。
只有心能悟,悟就是“吾心”。吾、我、己,三個意思不同。唯獨“吾心”纔是悟,真正作爲你的纔是悟。
這正是孔子所言“吾不與祭,如不祭”,“吾”是本真之我。如果“本真之我”不能親自參與祭祀,那麼這種祭祀就失去了其應有的意義和效果,就如同沒有進行祭祀一樣。
心不在焉,任何行爲都失去了意義。心不在焉,便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唯有心志堅定,才能真正展現自我。對此,我深信不疑。
王陽明所倡導的“良知”,其意深遠,“良知”是人的終極追求,此言一出,足矣。王陽明並未言及“真我”的缺失,也未言及“真我”全爲惡。相反,他強調了“良知”的可增長性。
王陽明的悟道不宜輕率討論,因爲王陽明悟道之深奧,鮮有人能闡釋得當。即便是王陽明本人,聲稱自己已悟,其真實性亦需審慎評估,這關乎一個嚴肅的議題。
《壇經》中記載了這一故事,以及神秀與惠能的偈語。惠能的偈語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惠能在說出這四句話時,是否意識到自己已經開悟?是懵懂自然地,還是有人認爲他開悟了?是弘忍大師認爲他開悟了。
因此,是否開悟,並非僅憑個人宣稱,而是需要通過師父的明悟行爲來判斷,這便是“以心印心,心心相印”的含義。
那麼,王陽明在龍場悟道時,是否有人爲他印證?如果沒有,他如何能說自己的悟道不是人爲造作?
他從一開始便清楚這一點,王陽明的弟子們也深諳此道,歷史記載便是證明。
實際上,在悟道時發出一聲驚呼之後,王陽明隨即恢復了平靜。隨後,他投入了數月的時間,利用自己自幼熟記於心的知識,詳盡地融入到他的回憶之中,並撰寫了一部名爲《五經臆說》的著作。
爲何會有“臆說”?原因在於他基於記憶而未對相關資料進行覈實。他完全基於個人的敬仰之情,由始至終致力於這部書的編撰。然而,當被問及爲何要撰寫此書時,王陽明意欲藉助自己的所學,從聖人那裡尋求驗證。
五經即爲聖賢之言,聖賢的言教,聖賢的教導,聖賢的道義,三者相輔相成,道義蘊含於六經之中。
聖人若在人世,道則隨聖人而存;聖人一旦離世,道則內化於人心。王陽明發現,自己所思所想所悟的,沒有不在聖人之道,無不與本性相契合。自此開始探索聖人之學,即心學。聖人之道,吾心吾性自足。於是,他公開在理論上宣佈與朱熹分道揚鑣,並得出結論。
遺憾的是,《五經臆說》現在已無法見到其完整版本,而在當今王陽明學派中,其思想產品依然得以保留。
“龍場悟道”確有其事。所謂“龍場悟道”,實乃陽明先生深入思考,並將其轉化爲聖人之學的新解釋,從而促成了陽明心學的重新構建。自“龍場悟道”之後,王陽明對《五經》進行了重新詮釋,實際上已經完成了對聖人之學的重構,此即所謂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
5.貴州學政
一位來自四川的官員席書,在前任離任後,赴貴州擔任按察提學副使(備註:相當於貴州教育廳廳長)。抵達後,他參觀了貴陽的文明書院。他兩次前往龍場,先是向王陽明諮詢問題,同時也有探查對方學識之意。
當他第三次訪問龍場時,席書建議對方前往貴陽文明書院講學。王陽明先生在貴州的文明書院宣講了“知行合一”,因此王陽明在文明書院的講學,標誌着陽明心學的正式誕生。
王陽明在龍場悟道後,開始傳播自己的學問,陽明學因此誕生。然而,我們不應僅將貴州視爲王陽明的福地,也不應認爲陽明學僅在貴州誕生。
王陽明在龍場居留歷時三年,正德三年至正德五年。若以月份計算,王陽明在龍場實際居留了二十六個月。
6.平定江西
在我國古代,最低的行政級別便是縣令。王陽明便是從擔任縣令開始,首任職位爲廬陵縣令。廬陵即今江西省吉安市,廬陵縣雖爲山區小縣,卻也出產過重要物資。
王陽明擔任縣令8個月期間,斷案是其主要職責,這是因爲古代中國長期奉行小政府治理理念。
古代中國政治經歷了三個主要階段,其中西周時期,周天子以天子之尊,代天牧民。《管子》中亦有牧民篇,反映了古代遊牧生產方式的整合與諸侯共治天下的理念。
土地分封給諸侯,諸侯代表天子管理牧民,諸侯與天子之間的關係,實質上是共同管理天下的關係,諸侯國的國君實爲天子在地方的代表。這就是過去所稱的封建制。
最初封賜的土地多達四十三個,由此,形成了衆多不同的國家。從“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念出發,若能深刻理解這一道理,則上述幾個概念便能融會貫通。
隨後,秦始皇推行的郡縣制度,天下地域皆歸中央所有,確立了中央集權體系管轄的原則。郡縣制可比作三角形結構,天子居於頂端,位於中心。
中國古代政府架構,自秦朝建立至漢朝沿襲,不過短短十五年,但其影響深遠。秦始皇作爲首位皇帝,其統治並非僅限於秦國的歷史,而是涵蓋了秦統一六國之後的整個歷史時期。
漢高祖基本上承襲秦制,而漢惠帝時期開始有所鬆動,廢除禁止民間藏書的禁令,標誌着秦朝焚書坑儒政策的終結。文帝與景帝之後,政策進一步放寬,不再對民間事務進行嚴格控制,而是專注於政府應當承擔的基本、重要和根本的職責,百姓得以自行組織和管理自己的生活。
關於政府規模的討論,顯然並非無政府狀態。秦始皇時期可視爲大政府的典型,而到了漢代初期,政府規模相對較小。若從制度角度分析,西周時期,實際上是一種聯邦制,形成天下統一的共同體。不同國家通過協作,共同構成了一個天下共同體。
秦始皇推行的郡縣制,將天下視爲皇帝個人的私產,通過層層下派來管理地方。
到了漢代,特別是在文景之治時期,政府規模有所縮小,但並非因爲有意爲之,而是因爲國家財政基礎薄弱,缺乏足夠的積累。因此,他們認爲百姓能夠自行管理。
然而,經過數十年的治理,到了漢武帝時期,大約經過了八十年,國家發生了顯著變化。歷史經驗表明,一個時代經過七八十年,必然會有重大變革。
漢朝經過文景之治,國力與民力均有所積累,民衆生活顯著改善。對外關係方面,由於初期軍事力量不足,漢朝採取和親政策,與匈奴建立婚姻聯盟。中國歷史上,與外族的關係一直錯綜複雜,從未間斷。
中國人具有強大的文化觀念,但種族意識並不顯著,這在世界文化中頗具特色。中國文化身份的堅持遠比種族特徵重要。
漢武帝時期,國力強盛,糧食儲備充足,甚至出現陳糧積壓的現象。古代衡量財富的兩大指標爲金錢與糧食,財政部與戶部分別掌管。戶部重視人口,認爲人口衆多是財富積累的動力。
王陽明所遭遇的問題,正是中國古代制度的弊端所在。漢代的七國之亂,西晉的八王之亂,以及王陽明後來遭遇的寧王之亂,均源於封建制與郡縣制的衝突,兩者難以融合,形成兩個不同的體系。
王陽明從廬陵縣開始爲官,正經歷着邊緣地帶的艱難。
古人持有這樣一種基本理念,民衆擁有自由選擇的權利。民衆明白如何自主生活,會在資源允許的情況下,通過各種合理手段改善自己的生活條件。
只要給予他們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不設立不必要的限制,如禁止捕魚等,他們自會找到解決之道。
在古代,官員的職責並非是日以繼夜地忙碌,而是確保百姓生活安定,社會和諧無爭。一個地方治理得當,意味着百姓安居樂業,訴訟案件稀少,即便監獄存在,也鮮有人被關押。
在這樣的環境下,官員們纔有餘暇從事文學創作,留下許多千古流傳的詩文。
但王陽明到達廬陵縣令後,面臨的第一項挑戰是他發現社會不公之事頻發。王陽明審視後發現,這些案件多爲瑣事,民衆好訟,風氣粗野。
於是,他發佈公告,不再受理無關緊要的案件,強調在共同生活的地方應相互團結,相互幫助,“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
鰥寡孤獨廢疾,社會應承擔,此乃大道之行,天下爲公之義。這一理想,比西方任何文明提出得更早、更全面。這不是源自西方,或僅是熟人社會的特徵。
王陽明先生昔日向民衆闡述的言論,是否產生了效果?確實產生效果。我們往往對普通百姓持有偏見,認爲他們難以理解或不易服從。實際上,百姓是通情達理的,只要將道理向他們闡述清楚,他們便會聽從。
王陽明注意到廬陵縣作爲山區縣城,儘管規模不大,但仍有富戶存在。由於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當地百姓經常受到土匪的侵擾。土匪行動迅速,百姓往往難以及時反應。因此,王陽明開始實施一種古代制度——保甲法。
王陽明先生對西周時期已有的保甲制度進行了創新。保甲制度將幾戶人家組成一個甲,這種居住模式源於古代的井田制,每個居住區形成一個生活共同體。在這個共同體中,鄰里之間相互幫助,共同抵禦外來的侵擾。
因此,每個小組不僅是生活上的互助單位,也是共同防禦的集體。
王陽明先生靈活運用並實踐了這一制度,其影響延續至今。其核心在於不將矛盾上交,而是由當地居民自行管理,這一經驗至今仍在應用,即“網格化管理”。將羣衆整合成利益共同體,從而形成共同抵禦風險的力量。
爲了防止廬陵縣遭受劫掠,王陽明先生採取了區域化管理,實行五戶一組的自我管理與聯防聯控。這種自我管理和協同防禦的手段,無論是稱作聯防還是協防,都顯示出了顯著的成效,盜賊再未得逞。
王陽明先生面臨的第三項挑戰則是廬陵縣爆發的流行病。王陽明採取有效的防疫措施,包括環境消毒和隔離措施,禁止居民相互走訪。同時,他組織醫生和藥物,爲居民提供預防性治療,迅速控制了疫情。
一個人的學識廣博是一回事,而他如何運用知識則是另一回事。王陽明可能不是醫學專家,但他能夠組織起懂得醫學知識的醫師,共同應對疫情。
當廬陵縣發生火災,整條街道被焚燬時,王陽明先生不得不介入,進行災後重建,並對廬陵縣進行了重新規劃。他規定南北兩側的房屋必須各自後退三尺,以確保馬車能夠自由通行。
每家房屋與鄰家之間必須建造一堵磚牆,作爲防火牆。同時,對房屋的高度也進行了限制,通過實驗確定,成年男子能夠將水拋起的高度即爲房屋的最高限度,不得超出。
王陽明廬陵縣的治理過程中,遭遇了土匪的襲擊、疫病的流行以及火災等突發狀況,這些事件均出乎他的預料。然而,他總能妥善處理,展現出其卓越的治理能力。
廬陵八年,離任之際,全城百姓皆來送別,體現了其親民的政治實踐。
離開廬陵後,職位頻繁更迭,每任官職停留時間均不長。
在南京太僕寺(安徽滁州)卿任上時,雖爲閒職,實則負責馬政,即馬匹的飼養。王陽明離開貴州後,廬陵期間幾乎沒有時間講學。講學最爲完整時期,正是擔任太僕寺卿期間。王陽明每到一地,便能形成當地的學術網絡,這實屬罕見。
隨後,任職南京鴻臚寺卿,僅兩三個月後,正式任命爲督察院左僉都御史巡撫南贛汀漳。人們常將南贛理解爲贛州南部,實際上是江西的南安府、贛州府爲主,位處閩粵贛湘四省交界地帶。汀州、漳州是另外兩個地方,它們與南贛一起構成了四個府。南贛是指這四個府的總稱,即爲這四個府地的最高行政長官。
7.平定叛亂
南贛範圍之廣,涵蓋廣東北部、福建南部、江西等大片區域,爲四省交界之地,頻繁遭受土匪的侵擾。當地政府與民衆因此深受困擾,束手無策。
王陽明介入後,經過兩年多的努力,該地區的盜匪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他的成就令人歎爲觀止。在江西龍南,他言:“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相較於剿滅山中的土匪,克服內心的私慾更爲艱難。
然而,王陽明當年的艱難程度不容小覷。戰事連綿不斷,他幾乎無暇休息,立即向轄區內的所有官員發出指令,對山上的人員數量、構成以及與山下社會的聯繫進行了詳盡的調查,他採取了分區管理,開始部署情報網絡,派遣間諜或情報員進行深入調查研究。
在徹底瞭解情況後,他採取斷絕信息、道路和物流交通的策略,全方位地切斷了敵人的聯繫。仔細審視這一過程,不禁令人驚歎,這種孤立策略的來源何在?它建立在紮實的調查研究基礎之上。
在徹底瞭解山頭與民間、山頭與山頭之間的關係和敵對勢力之間的相互作用後,王陽明在正德十二年組織了三場大規模的戰役。然而,首戰並不順利,戰事陷入僵局,原計劃數日即可結束的戰鬥,卻拖延了數月,最終不得不撤兵。
最終,他宣稱放棄戰鬥,認爲當前時機已不再適宜,決定撤兵。他製造了撤退的假象,在盜匪放鬆警惕後,反攻並取得了勝利。
在此次事件中,他深入研究了爲何一場本應在一週內解決的戰爭,竟拖延至三個月。他發現,問題在於自己的權力不足,下屬的州府縣軍隊不服從指揮。
他向兵部請求增援,兵部給予他八面令旗,一旦擺出,便等同於兵部的命令。王陽明先生若無此權力,在江西也人難成事。
同樣地,我們若無任何權力,想要管理好公司是不可能的,當我們身處特定職位時,實現特定目標所需的權力有所不同,這便是道理所在。
正德十三年,他心情愉悅,攜家帶口從贛州前往南昌,意欲遊覽鄱陽湖。當王陽明乘坐大船,抵達南昌外圍的豐城時,縣令前來告知王陽明,寧王朱宸濠已經謀反。這正是之前提到的兩種體制之間的矛盾。
此地屬於王陽明的管轄範圍,無法假裝不知情,但也不能公開承認已經知情。知曉後應如何應對,這實屬意料之外,令人焦慮,亂了方寸。王陽明自己曾說,突然得知消息,連續數日目不交睫,幾夜未眠,深思熟慮。
他決定返回贛州,那是他的根基所在。但掉轉船頭必將逆水而行,乘坐的是官船,難以迅速轉向,情急之下,他拔劍出鞘,割下了船伕的耳朵。船工捂着耳朵解釋,非是他不盡力,而是逆水而行。
史料記載“南風疾”,表明南風異常猛烈,若不熟悉地理環境,這三個字便無法理解其深意。南風疾吹,船無法掛帆,且已聽到追兵動靜,急躁之下易犯錯誤,故應保持冷靜,不可慌張。
正是在那一天,王陽明頓悟了這個道理,於是拔劍指向蒼穹。這是關於他運用道教法術的第二個記載,第一個記載在會稽山上。
當時,他站在船頭,口中唸唸有詞,隨即颳起了北風。儘管水勢依舊洶涌,但船已能順風而行,最終成功靠岸逃脫。
王陽明經過41天的努力,成功活捉朱宸濠。但正當他認爲一切已處理妥當,事情已在他的管轄範圍內得到解決時,他卻未料到許泰等佞臣攔下捷報奏摺,秘密上書,皇帝決定御駕親征,且造謠王陽明之前與寧王私通。王王陽明所遭遇的種種,實乃常人難以想象之事。
王陽明並未如常人所預期的那樣獲得嘉獎,反而遭受了各種誣陷。
首先,在江西,三百餘名官員皆未察覺朱宸濠有謀反之意,若非是同謀,否則王陽明怎會知曉?爲坐實這一無端指控,竟將王陽明的弟子冀元亨逮捕並施以酷刑,原因僅在於王陽明曾派遣他前往寧王府。王陽明曾四次撰寫紀念文章,以表彰冀元亨的貢獻。
其次,正在建設的講學之所,位於餘姚,雖非其家族產業,但確實由他主持建造。寧王府被摧毀後,衆多財寶是否落入王陽明之手,成爲貪污之物?
上述兩項指控,若王陽明沾上任何一項,均將面臨生命危險。
然而,王陽明並未從事此類行爲。他在江西指揮了衆多戰役,朝廷未提供任何財政支持,這足以證明他的清廉。他甚至曾上書請求免稅,以緩解百姓的生計困難。
戰爭結束,士兵們便需卸甲歸田,成爲民兵,而朝廷並未爲他們提供生活補助。所有這些費用,都是通過各種方式勉強籌措,包括抵押寧王府三年的收入以支付軍餉,賬目記錄得十分詳盡。因此王陽明的清廉之名得以流傳至今。
正德皇帝朱厚照下令處死了朱宸濠,並將其焚化爲灰燼。
正德皇帝駕崩後不久,北京迎來了新的統治者,因時間問題,未能立即更改年號。正德十六年,已進入嘉靖皇帝的統治時期。至年末,王陽明返回其紹興老家,恰逢其父王華的壽辰,朝廷使者抵達,授予其爵位,家族上下皆受封賞。
朝廷此舉,彰顯了對王陽明功績的認可,但當初雖宣佈封賞,卻未賜予鐵券亦未發放祿米,王陽明儼然已成前朝遺臣。嘉靖元年伊始,朝廷便着手處理大禮議事件,王陽明並未參與其中,而是留在紹興繼續其講學活動。
自正德十六年底起至嘉靖六年止,此時期爲王陽明講學活動最爲集中的階段。此前鮮有學者能如此長時間專注於講學。
在其晚年,王陽明講學的核心思想主要圍繞“萬物一體,心外無物”展開,強調人與天下萬物的統一。這些講學活動,皆爲王陽明學術思想的傳播留下深刻的印記。
嘉靖六年,朝廷憶及王陽明,事端復起。朝廷意對廣西思恩、田州土司鎮壓,即對當地少數民族政府及其民衆採取軍事行動,當地無法平息,遂命王陽明前往鎮壓。
臨行前,王陽明將自己學術及思想上的見解整理清晰,於碧泉池宴請數位弟子,包括錢德洪與王畿,詳細闡述了著名的“四句教義”: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爲善去惡是格物。
至於具體內容,他並未在此時闡述。他僅是告知衆人此事,這代表了他在學術上的最終囑託。
他攜隨從及一名醫師同行,顯露出身體狀況欠佳。在經過湖南時,他得知思恩、田州兩位土司有謀反之意,他帶領四千土兵進入廣西。這些土兵並非普通士兵,而是少數民族,以勇猛善戰和擅長山地作戰而著稱。
進入廣西后並瞭解了當地情況後,他們選擇在梧州設立府衙,同時他也確認盧蘇和王受兩位土司並未叛變,對朝廷忠心不二,問題得到了妥善解決。
少數民族問題在中國歷史上一直佔據着舉足輕重的地位,明朝針對這一問題,實行了“改土歸流”政策,即由中央政府統一管理土司地區,土司制度轉變爲府制,中央派遣官員進行管理。
至明朝嘉靖年間,朝廷作出決策,將原本由土司自治的地區納入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轄之下。這些地區不再實行土司世襲制度,而是由中央派遣的知府負責治理。
這一由朝廷任命知府的制度與土司世襲制形成對比,故此得名“流官”。同時,土司的稱謂亦隨之調整,以符合新的行政管理體系。
這一政策的實施,無疑削弱了土司的地方勢力,剝奪他們對本地區管理的權力,自然引起部分少數民族的不滿,甚至導致反叛行爲。王陽明先生抵達此地後,瞭解到儘管盧蘇和王受二人曾是土司,但並未參與反叛,同時朝廷也未能充分保障他們的權益。
王陽明認爲,既然朝廷的做法有失公允,就應當予以糾正,並賦予他們應有的權利。於是,王陽明自作主張,未經對盧蘇與王受的功過作出裁決,便在南寧大教場上接納了他們的歸順。他們所統領的部隊共有七萬人,故而王陽明在南寧接受了七萬人的投降。
8.病逝歸途
原以爲此事已告一段落,王陽明本可返京,然而,在此過程中,王陽明察覺,儘管盧蘇和王受並無過失,廣西地區仍舊存在諸多問題。
斷藤峽曾是民衆往來通行要道,人們依賴一條繩索攀爬通行。但當地政府官員爲解決土匪問題,將繩索切斷,使該地成爲斷頭橋,民衆受阻,因此稱之爲斷藤峽。
當時王陽明在該地察覺到反抗朝廷的勢力,並且這些勢力未來有可能形成新的政府組織,儘管這些力量尚未壯大,但已形成一定的氣候,尚未引起朝廷足夠的重視。
王陽明決定採取行動,藉助自己帶來的四千土兵,以及盧蘇和王受投降的七萬兵力,對八寨進行圍剿。在對抗斷藤峽時相對順利,但在攻打八寨時卻遭遇極大的困難。最終,他的身體狀況開始惡化。
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後,王陽明立即上報情況,說明自己的身體狀況已不允許繼續留在廣西梧州,希望朝廷迅速派遣人員,完成職務交接。但王陽明到達廣西橫州,仍不見有人來交接職務。
在某個夜晚,王陽明的學生周積與王陽明一同做官船到了江西大餘縣青龍鋪。第二天,周積問王陽明:“先生還有什麼遺言?”他回答:“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從28歲步入仕途,到57歲去世,30年的時間裡,四處奔波,從未爲自己謀取私利,最終卻落得如此下場。正德十四年,他就曾預見到自己去世後仍會有流言蜚語。
04
王陽明先生評價
回顧王陽明的一生,坦率地說,他從未爲個人的私慾謀取過利益。他所面對的一切事務,都是出於公心,這也是他得罪人的原因,如果是出於私心,他本不會招致如此多的敵意。
“中”乃中國文化的精髓所在,是其命脈所繫。唯有秉持中庸之道,方能孕育出仁義禮智信。王陽明先生曾言,此心光明磊落,無私無畏。
朝廷似乎已將王陽明遺忘,彷彿未曾派遣其至兩廣,亦彷彿其未曾離世。幸而南安與廣州的弟子知曉此事,同門師兄弟發起訃告,於是全國弟子紛紛前往江西。因此,王陽明先生的靈柩所至之處,滿城哀悼。
在贛州,船卻停滯不前。他一生大部分時間在江西度過,家鄉人民亦在期盼,弟子們焚香祭拜。靈柩最終運回紹興,安葬於蘭亭,此地由弟子選定。
今日,一個人真正留給社會、時代的,非高官厚祿,亦非鉅額財產。陽明先生留給後人的是他的人格,一個真正實現健全人格的完整精神,完整的人格,在中國歷史上並不多見。
以正大光明之心,學正大光明之學,行正大光明之事,做正大光明之人。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