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瑱:倡導理性留學 尊重學生意願

王瑱:倡導理性留學 尊重學生意願(來源:本站教育頻道綜合)

北京首經人力資源開發中心主任 王瑱

2018年3月24日,“平安留學伴你行”公益宣傳活動在北京農業展覽館舉行。本次活動展示了平安留學案例及《中國留學人員守則》等,並舉辦了《平安留學大講堂》,展示了平安留學行前培訓工作10年來的成果。本站教育在活動中專訪了北京首經人力資源開發中心主任王瑱。在採訪中,我們就留學生如何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以及如何理性留學等話題進行了詳細溝通,以下是本次訪談的精彩內容:

本站教育:王主任您好,我來自本站教育,今天非常榮幸您能夠接受我們的採訪,請您先跟網友打聲招呼。

王瑱:各位網友大家好,我是王瑱,來自北京首經人力資源開發中心和北京立交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我從事人力資源管理相關行業已經有20年時間了,對於職業生涯規劃有一些自己的體會,很高興有機會和大家溝通,共同交流這個問題。

本站教育:我們都知道理性留學是平安留學一直推廣的理念,您能不能從職業規劃的角度講一講您是怎麼理解“理性留學”的?留學生應該如何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

王瑱:我們國家的留學經歷了這樣一個發展過程,從我們放開留學一直到現在,根據教育部去年的統計數字,2017年到國外留學的孩子已經達到了五六十萬,過去十年時間,最早一萬多人,到最後幾十萬多人,井噴量是非常大的,並且在留學過程中裡也出現了留學低齡化的現象。

對於“理性留學”,每個孩子都來自一個家庭,每個家庭對留學生都投注了巨大的教育成本和教育資源。培養一名留學生,對於家庭的影響、負擔、期望都是巨大的。孩子在國外留學,不管是三年五年還是十年八年,我們都希望他能獲得更大價值。但現在很多留學生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時,顯得比較盲目,因爲家長並沒有很好地對孩子的整體發展做過職業規劃,又倘若出去讀書的孩子還尚且處於高中考大學階段,那麼他們會更加無所適從——我如何選擇我的專業?我未來想做點什麼?有時候我們會開玩笑地說,是家長聽到了隔壁老王的話,隔壁老王說將來計算機專業好找工作,或是在辦公室聊天時聽說讀什麼專業掙錢多,或是到什麼國家讀什麼專業學費更節省等,我們這麼多因素所影響着,所以我們更應該以以理性的方式來思考留學這個問題,這對每個家庭、每個孩子都至關重要。

另外,我們要理性地看待留學,通常我們說留學分成“兩點一過程”,一點是在出國前關注專業選擇,另一點是在留學後,不管是本科還是博士後,最終要步入職場,所以要關注就業,找到自己喜歡的,並且能夠給社會、給家庭帶來價值的崗位。“一過程”就是在學習過程裡學知識、學技能。孩子們出國以後可能覺得國外很新鮮,和國內的文化環境、人際交往環境不一樣,覺得很有趣。這樣一個過程,能讓人學到的是態度和觀點,而且能夠持續地推動職業成功。因此,理性留學要以理性方式去看待,以理性的措施爲人才塑造、人才發展、人才培養的過程服務。

本站教育:家長一般會更加關注留學生未來的職業規劃,當家長和孩子意見不統一時,怎樣做好溝通以達成一致?

王瑱:您這個問題問得特別好,我想這是很多家庭都會遇到的問題。孩子有孩子的見解,家長有家長的想法,我覺得在這個時候,家長要認識到留學的主體是孩子,孩子有他的職業興趣,而且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我做職業規劃的過程裡遇到一個男孩,他在非常好的外企工作,薪酬高崗位好,但在對他調研聊天時發現他非常不開心,他說自己根本不關心這個專業,學的時候也不是自己做的選擇而是父母,到頭來自己覺得很難過。

首先,家長要認識到留學的主體是誰,我們要尊重學生個人的意志見解。其次,我想很多家長也沒有真正掌握教育心理學等專業知識,家長在着急時通常會採用簡單粗暴的辦法對待孩子,反而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所以我們需要理性分析。比如學過管理學的家長可能都懂SWOT分析工具,有時爲了說服孩子,我們不妨用工具展示給他,告訴孩子選擇某個專業的內在優勢和外在優勢都是什麼,自身的短板又可能帶來哪些後果或風險,通過這樣科學理性的方式來處理,相信孩子會謹慎選擇。第三,除了轉變態度,我們還要建立學生對家長的信心,讓孩子知道,父母是以哪些數據、理論、方法來給出建議的。唯有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在交流或衝突中尋求共識,找到一個光明的目標和路徑。

本站教育:非常感謝王主任今天的精彩分享。

王瑱: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