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疫情報導亂象 綠媒良心何在

許多綠色媒體和名嘴將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和方艙醫院等類比爲「納粹集中營」,稱病患「進去後就出不來」。圖爲2020年2月8日,武漢雷神山醫院收治首批患者,患者步入病房。(新華社)

新冠肺炎在世界各國蔓延,對人類命運共同體造成直接的威脅。全球化時代下地球村緊密連動,尤其是大陸和臺灣更是一衣帶水、脣齒相依,然而在此態勢下兩岸不僅沒有攜手共同應對疫情,臺灣的媒體和政府反而不斷對大陸落井下石,尤其是那些意識形態上「臺獨」和「反共」的媒體,不斷以各種穿鑿附會的謠言、移花接木的影片、聳人聽聞的報導,無所不用其極地抹黑大陸的防疫,完全不顧媒體最基本的事實查證和客觀報導,令人驚歎臺灣媒體的良心究竟何在?

穿鑿附會 移花接木

過去一個多月來,各種對大陸疫情防控的假新聞和假消息滿天飛,臺灣媒體經常引用網上未經證實的影片和照片來做爲新聞報導內容,再冠上聳動的標題來博取眼球。比如許多媒體引用一段網友拍攝的影片,謠傳3具屍體躺在醫院無人處理,並配上標題稱「武漢慘淪『殭屍城』」,但事後證實這段影片是經過配音再製作,而畫面中所出現的「屍體」其實還正在吊點滴,或者只是一團放在地上的棉被,之後也只有極少媒體對此報導作出澄清。

此外,還有不少家媒體引用另一段影片,內容顯示穿着防護服並手持警槍的公安和公安車、以及醫護人員急救倒地病患的畫面,同時配上仿似槍聲的背景聲音,影片訊息稱「武漢中斷網路了」、公安武警「穿着防護衣進武漢撲殺」將病患在街上就地槍決,但這段影片經謠言查覈網站確認是由不同影片和音效合成製作,並且原始影片已因違反Youtube規範而下架。然而許多媒體仍然引用這段影片,聲稱武漢「封城變屠城」、「凡染武漢肺炎的人即時槍決」、武漢街頭「屍橫遍野、槍聲大作」,簡直是「唯恐武漢不亂」。

這些「反共」臺媒爲了渲染武漢「遍地死人」,紛紛引用一張殯儀館24小時運轉、高薪急徵晚班擡屍體「搬運工」的招聘啓示,以「殯儀館火力全開 曝武漢小區煉獄慘況」爲標題,配上PTT上網民的留言稱「屍體多到燒不完」。

然而,事實是新冠肺炎確診或疑似患者死亡後必須按傳染病防治的要求,由指定殯儀館及指定專車嚴格處理火化和消毒,並非所有殯儀館均可以自行處理確診患者的遺體,而單一殯儀館的人手和處理能力有限,自然造成個別殯儀館的運轉負擔加大。

聳人聽聞 以訛傳訛

還有一些臺媒錯誤引用全球互動式天氣網站Windy的數據,指稱武漢市區最高出現每立方米1700微克的二氧化硫,有網友推算要火化1.4萬具屍體才能釋放如此大量的二氧化硫。然而經臺灣事實查覈中心分析駁斥,事實上Windy所測量的資料並非來自各地實測的資料,屍體焚燒只會產生少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並不適合作爲衡量屍體焚燒數量的標準,而且按Windy公佈的資料武漢已經處於一個天然的毒氣室,這是很顯然不可能的事情。

還有十分聳動的是,許多綠色媒體和名嘴將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和方艙醫院等類比爲「納粹集中營」,稱病患「進去後就出不來」,軍人會「提前幫助重症病人解除痛苦」,更爲誇張者甚至將其類比爲日本在東北的731部隊及「活體實驗」,聲稱這裡很可能不是醫院,是集中營,是監獄,是地獄」。這些「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言論,完全無視於一批又一批的患者經過這些醫院細心的診治照料後已經痊癒出院。

所有媒體新聞從業者在大學時上的第一堂課應該就是媒體倫理學,記者和編輯應當扮演新聞「守門人」的角色,所有新聞來源應當善盡查證責任,不得以訛傳訛、甚至主動製造和散播謠言,煽動閱聽衆的仇恨與驚恐情緒。當無法期望這些受特定力量操控、爲政治服務而失去良心的媒體改過自新時,閱聽衆只能自行提高理性客觀的媒體識讀能力,不使滾滾濁流淹沒我們的良心。(作者爲廣州中山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