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祖壽/許富凱「五木大學」致臺北條通煙火人生

許富凱推新專輯「五木大學」。圖/何樂音樂提供

五木合成林森,去過臺北林森北路嗎?日治時代將這裡規畫棋盤式巷道名爲條通,從五條通到九條通這一帶,日式俱樂部、小酒店、賓館、理容院、居酒屋林立,入夜是花花世界的代名詞。如果臺灣大學叫做臺大,五木大學就是五大,五大條通看盡臺大也讀不到的煙火人生。

許富凱新專輯「五木大學」主題設定在這裡,誘因環環相扣,大量運用臺/日語交錯,合理呈現地緣風情/國民外交/觀光獵奇,同時上承臺語歌壇自古纏繞的東洋脈絡(年輕一輩許富凱歷來臺語專輯亦翻唱日語原曲),而條通文化的形形色色更是歌藝張力的最佳舞臺。

專輯第一首同名曲「五木大學」,以酒店門口攬客小弟的視角帶路,在夏威夷滑音吉他營造的鬆弛氛圍下,將日本客人送進酒吧。歌聲勾勒場景,口白描述心境,合音交織現場粉味,跟着許富凱引領條通耐人尋味的背影,一路走向時移事往的滄海桑田。

接着他搖身一變,「乾杯乾杯」以男公關/媽媽桑,「運將的後照鏡」以載客司機的人物視角,然後是教堂(沓沓仔)、賓館(No Love Hotel)、管區(中山交番)、醫院(銃聲醫院)的場景視角,一首接一首形成一幕又一幕實景戲,把周遭討生活相關的人情世故演/唱一遍。

概念式專輯不稀奇,「五木大學」罕見的是滿布的細節,包括田野調研(譬如「銃聲醫院」從黑道槍響急救站隨時代演變爲姊妹醫美);場面調度(譬如「乾杯乾杯」序曲日語低吟林間小路擡頭望月,旋即臺語主歌高調唱進林森北路巷仔內的蒙太奇效果);層次鋪設(譬如「運將的後照鏡」運用大哥/小弟的身分轉換,從看別人到結尾也是嘆自己),呈現專輯堪比電影的企圖心與執行力。

如果概念式專輯每首歌佈局就像電影講究的起承轉合,大部頭的林森北路重頭戲之後,兩首抒情小品「雪」、「心中」分別嘆人生、嘆情路,幽微深掘心境,最後安排居酒屋熱鬧登場,各種日料一一唱名端上臺面,「五木大學」收官巧妙放在條通各世代共通的食色性也。

許富凱演繹如同大型劇場的音樂專輯,不僅聲音表情符合每一首歌曲的人設,濃淡分寸掌握呈現教科書等級(譬如「乾杯乾杯」もう一回3遍不同語氣 ),整體氣場連貫hold住跌宕起伏的煙火現場,一部聚焦作品燃起在地希望,如果王家衛「繁花」能喚回上海整條黃河路的昔日榮光(甚至聽到胡歌唱起臺語老歌「愛拚纔會贏」),那麼,臺北林森北路也就在許富凱「五木大學」裡等到了遲暮已久的回春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