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餵飯專題直接背】沉默的螺旋
@TuTouSuo™️
*小紅書賬號:禿頭研究所新傳考研/禿頭研究所Monsters
*傳播學、新聞學、網絡傳播與前沿熱點專題定期定量餵飯!!!後臺回覆「息流」可直接獲得所有餵飯內容PDF可打印版!!!《新傳考研名詞解釋》可在小紅書店鋪購入!!!
已經上線啦
300詞必背+900詞掃盲
副冊含43頁輕量背誦手冊
十大熱點答題框架/英文附錄
大佬名人名言與論述替換詞
✦後臺回覆「息流」
✦可獲得全部餵飯專題PDF打印版
一、理論提出
德國民意研究專家伊麗莎白·諾爾·紐曼(伊麗莎白·諾伊曼)於1965年在一次大選的民意調查中發現了“最後一分鐘跟進”現象。1974年,她首次提出“沉默的螺旋”這一概念,並在1980年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輿論——我們的社會皮膚》一書中對這一理論進行了全面的闡述。
二、理論提出背景
1965年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和基督教社會聯盟與社會民主黨的民意測驗與最後的選舉結果的差異性——出現“最後一分鐘的動搖”的人。
1972年,在聯邦選舉大選中的研究進一步表明了這種“最後一分鐘動搖的人”的情況——出現在獲勝預期逐漸佔據優勢的一方。
“沉默的螺旋”假設(顯示出來的支持新政策的勢力強於實際情況,而反對派的勢力則表現得比實際情況更弱。這樣的現象不斷自我循環,一方大聲地表明自己的觀點,而另一方可能“吞”下自己的觀點,保持沉默,從而進入螺旋循環——優勢意見佔明顯的主導地位,其他的意見從公共圖景中完全消失,並且“緘口不言”)是諾伊曼先前受20世紀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的學生運動的啓發想到的——有一天她遇見了戴基督教民主聯盟徽章的女學生,但是在中午的時候,她就沒有繼續戴着那個徽章了。
1971年的民意研究機構阿倫斯巴赫的問卷調查(研究方法:民意測驗的問題形式)開始嘗試捕捉沉默的螺旋現象;在這項調查中,諾伊曼發現了人類的一項新能力:感覺意見氣候的能力。
在1972年,阿倫斯巴赫調查機構做出了一項“坐火車實驗”,結果表明,表現出更願意表達自己觀點的那一陣營往往更強勢,並且以此來影響他人,使他人追隨更強勢的或不斷壯大的大部隊。
隨後,在1973年、1974年的一次又一次的“坐火車測試”的研究分析中表明“有獲勝保障的一方滔滔不絕,而可能失敗的一方趨於沉默”。(意見氣候變化對於個人表達的影響)
三、理論內涵及假設
(一)理論內涵
“沉默的螺旋”理論的表述最早開始於 1974 年諾伊曼的一篇論文《“沉默的螺旋”:一種輿論學理論》,是爲了試圖解釋1965年大選產生的疑問——即使人們的選舉意圖沒有改變,但估計某一方獲勝的人還是會增多。理論核心觀點是: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出發,認爲大多數人一般會避免因固執己見和與衆不同而受到孤立。當人們發現自己的觀點與大多數人一致時,就會積極參與進來,這類觀點將會被越發大膽地發表和擴散;當人們發現自己的觀點與大多數人相左時,會傾向於保持沉默。其結果是:劣勢意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的增勢,如此循環往復,從而形成強勢意見一方的聲音越來越強大,另一方越來越沉默下去,恰似一個上大下小的螺旋發展過程。
(二)五個假設
1.社會使背離社會的個人產生孤獨感;
2.個人經常恐懼孤獨;
3.對孤獨的恐懼感使得個人不斷地估計社會接受的觀點是什麼;
4估計的結果影響了個人在公開場合的行爲, 特別是公開表達觀點呢還是隱藏起自己的觀點;
5.這個假定與上述四個假定均有聯繫。綜合起來考慮,上述四個假定形成、鞏固和改變公衆觀念。
(三)關於輿論觀
1.輿論是個人感知社會“意見氣候”的變化、調整自己的環境適應行爲的“皮膚”;
2.它在維持社會整合方面作用重要,就像作爲“容器”的皮膚一樣,防止由於意見過度分裂而引起的社會解體的“皮膚”;
3.強調大衆傳播具有強大的社會效果和影響,這種“強大影響”不止於認知階段,而且包括了“認知-判斷意見-行動”的全過程,具有“創造社會現實”的巨大力量。
四、理論的三個命題
(一)意見的表達是一個社會心理過程
爲了防止因孤立而受到社會懲罰,人們在表達觀點時會先對周圍的意見環境進行觀察。當發現自己屬於“優勢”意見時,就傾向於積極大膽地表明自己的觀點;當發現自己處於“劣勢”意見時,就傾向於沉默或附和。
(二)意見的表明和沉默的擴散是一個螺旋式的社會傳播過程
一方的沉默導致另一方意見的增勢,越來越多的人迫於羣體壓力而改變態度,使得優勢意見越來越強,迫使更多的人沉默或改變態度追隨優勢意見。
(三)大衆傳媒通過營造意見環境來影響和制約輿論
人們判斷意見環境的主要信息源有兩個:一是社會羣體,二是大衆傳播。在超出人們直接感知範圍的問題上,大衆傳播的影響尤爲強大。諾依曼認爲,大衆傳播對人們環境認知活動產生影響的因素主要有三個:1.多數媒體的報道內容具有高度類似性(共鳴);2.同類信息傳播在時間上的重複性持續性(累積);3.信息傳達範圍的廣泛性(遍在)。通過共鳴、累積、遍在,大衆傳播在營造意見環境方面具有強大最響力。
五、理論中的要點
(一)輿論的形成是大衆傳播、人際傳播和人們對“意見環境”的認知心理相互作用的結果。
(二)被大衆傳播所提示的信息由於具有公開性和傳播的廣泛性,所以容易被人們當作優勢意見所認知。
(三)這種環境認知所帶來的安全感或壓力會引起人際接觸中“劣勢意見的沉默”和“優勢意見的疾呼”,並導致社會生活中佔壓倒優勢的意見——輿論的產生。
六、核心概念
沉默的螺旋三個核心概念:被社會孤立的恐懼(fear for isolation)、準統計感官(quasi-statistical sense)、意見氣候(opinion climate)
(一)被社會孤立的恐懼
人們在社會中害怕錯過並融入社羣,這是人作爲社會性動物與生俱來的特性。人們在表達觀點或做某件事時總試圖從所處的羣體和周圍環境中尋求支持者以避免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被社會所排斥會使人感到孤獨,人們對被孤立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恐懼感。
(二)準統計感官
爲了避免被孤立,人們努力評估輿論風向和意見氣候,即人們利用自己的準統計感官感受多數意見,這種評估會影響人們在公開場合的意見表達。但是個人的準統計感官是有限的,有時會產生錯誤評估。
(三)意見氣候的營造
大衆傳播通過營造意見氣候來影響和制約輿論。傳播媒介的“共鳴效果”、“累積效果”和“遍在效果”對意見氣候的形成產生重要影響。通過報紙、廣播、電視等媒介發佈出來的觀點通常被賦予權威性和可靠性,這使得個體對媒體傳達的觀點產生一種信賴感和安全感,從而使得大衆媒介引導社會輿論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儘管有時經由媒介傳遞的觀點可能並非社會上的主流意見,也會被人們誤以爲是主流觀點進行傳播。
七、沉默的螺旋在新媒體環境下的變化
(一)多種意見氣候
傳統的沉默的螺旋理論體現了大衆傳媒的強大效果,認爲人們只能被動地接受經由大衆媒介傳播的信息,但是卻忽視了個體在信息傳播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在新媒體環境下,人們尋求與大衆傳媒平等的雙向交流,而不是被其操縱和控制。人們在新媒體環境中主觀能動性增強,輿論環境中也因此產生了多元意見,不再是傳統媒體時代的單一意見環境。
(二)雙沉默的螺旋
互聯網的匿名性減少了人們面對羣體的壓力,爲受衆帶來安全感。新媒體環境下,人們不用面對來自多數意見羣體的壓力,這就增加了少數意見羣體表達自己觀點的意願。人們會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而不用過多考慮被社會孤立的後果。當不同羣體的訴求同時發聲,就會產生意見的碰撞,聲量對等時就會產生兩個意見場,即雙沉默的螺旋。
(三)反沉默的螺旋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改變了信息傳播的方式,受衆有了發佈信息的權利和渠道,這意味着信息傳播者和接收者之間的界限在逐漸模糊。加之意見領袖和中堅分子的存在,加大了公衆意見的聲量,大衆媒介的權威性有所降低。持有少數意見的羣體可能會對持多數意見的羣體產生重大影響,扭轉輿論走向,反過來迫使媒體沉默或影響媒體議程,形成反沉默的螺旋。
八、沉默的螺旋在互聯網環境下是否仍然存在?
雖然沉默的螺旋理論在新媒體時代有了一定的變化,但是人們對社會孤立的恐懼、準統計感官能力和意見氣候的壓力仍然存在,只是表現方式有所不同。因此,沉默的螺旋在互聯網環境下仍然存在。
(一)對社會孤立的恐懼是人的固有特徵
“對社會孤立的恐懼”和從衆心理是人的社會天性,不會因爲互聯網的出現而消失或改變。互聯網的匿名性只是爲人們提供了隱藏身份的工具,但身處互聯網社會中,人們仍然有被攻擊的風險。當人們意識到自己是少數意見羣體時,爲了避免被攻擊和孤立,往往會選擇沉默或對多數意見進行附和。
(二)準統計感官的增強
舒爾茨等人認爲新媒體時代使人們對於周圍意見環境的感知更爲方便和精準。社交媒體平臺上的分享、點贊、評論等功能使人們更容易察覺到多數意見和輿論走向,使人們的準統計感官更爲準確。
(三)大衆傳媒仍在製造意見氣候
在互聯網時代,許多傳統媒體紛紛轉型,開通了社交媒體賬號。大衆傳媒仍然在通過互聯網媒體發佈信息,製造意見氣候,並對公衆輿論產生着引導作用。另外,社交媒體平臺中的意見領袖發佈的觀點和信息也在左右大多數人的態度傾向,從而推動意見氣候的形成。
互聯網環境下沉默的螺旋作用的前提和要素依然存在,其作用機制也仍然有效。因此,沉默的螺旋在互聯網環境下仍然存在。
ꕤ⋆⸝⸝Idealism
「去更大的世界 做更有趣的人」
小破所常駐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