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1年內啓動重畫醫療區域

爲解決大淡水地區日益增長的醫療需求,並照顧到北海岸居民,地方上有呼聲希望在淡海新市鎮再設立一間醫院,但受到「次醫療區域每萬人不得逾50牀的限制」的法令限制卡關。圖爲淡水馬偕醫院。(新北市衛生局提供/黃敬文新北傳真)

新北市淡水、三芝一帶近年來人口攀升,地方期盼在淡海新市鎮再設立1間醫院,但受到「次醫療區域每萬人不得逾50牀」的法令限制卡關,淡水、三芝屬於「北部次分區」,轄區內有11家醫院,僅有淡水馬偕等4家醫院位於新北市,其餘皆在臺北市,對北海岸居民就醫而言相當不便。對此,衛福部承諾1年內會啓動醫療區域重新畫分。

依據衛福部畫分,新北市淡水、三芝、石門以及北市北投、士林同屬臺北醫療網的「北部次分區」,牀位已達每萬人71.13牀,其中淡三石地區的人口數約20萬人,而北投約25萬人、士林約29萬人。

若將北市與新北分開計算,根據新北市衛生局所預估的數據,新北3區的「每萬人牀位數」會大幅跌至約37.51牀,但北市2區的「每萬人牀位數」卻不減反增到85.83牀,醫療資源嚴重失衡。

國民黨立委洪孟楷表示,把北市士林、北投與相隔陽明山的新北淡三石地區框成同一區相當荒謬,兩地不僅是截然不同的生活圈,且往來交通也不方便,變成淡三石地區即便有醫療需求,但在病牀數額滿下也無法新設醫院。

洪孟楷說,目前已與衛福部達成共識,承諾1年內會針對全臺灣啓動醫療區域重新畫分作業,尤其包括臺北市、新北市、嘉義縣市等重點地區,優先受衛福部審查。

民進黨新北市議員鄭宇恩表示,在分級醫療層面,淡水北海岸地區有醫學中心淡水馬偕、地區醫院及基層診所,獨缺區域醫院,新北聯醫體系責無旁貸,應儘速拓點至淡水,落實醫療院所分工,提升醫療照護品質。

新北市衛生局表示,隨時都準備好與中央共同商討重畫事宜,但淡水再建新的區域醫院恐漫漫長路;衛生局醫事科長楊時豪認爲,地區醫院大概要10萬人以上才能維持營運,但淡海新市鎮目前人口數僅8萬多人,未來經營恐相當吃力,若沒有明確且有力的理由,醫院設立計劃也難以通過醫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