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公佈癌症細胞治療成果 乳癌患者仍有過半存活

衛福部公佈細胞治療癌症部分治療成果。圖爲CAR-T細胞治療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衛福部醫事司今公佈細胞治療技術實施情況,醫事司司長劉越萍表示,成效公佈最大擔憂是細胞治療只是輔助療法,加上沒有對照組,難以明確斷定效果。根據收案統計,實體癌第四期病人中至少接受一劑細胞治療者平均年齡爲58.3歲,年紀較輕,符合外界想像希望給民衆嘗試治療的權利。

《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上路五年,參考美國「right to try Act(嘗試權法案)」重要的核心精神,希望以醫療創新拯救生命開放符合適應症的臨牀個案執行細胞治療。然而,癌症相關的治療成效因認定難取得共識,日前衛福部長薛瑞元給出承諾會先癌症存活中位數等資訊。

劉越萍指出,雖然2018年上路,但是首名收案病人爲2019年;統計至2022年底總收案人數爲911人,但完整完成療程人數爲538人(272人未接受治療、101人未完整接受療程)。但是,考量死因統計目前結果僅公佈至2021年底,因此預先就2021年底完成完整療程的281人分析。

「統計的每一個病人都是合併治療,不是隻有細胞治療,效果有多重因素,並非單一因素影響」,劉越萍說,以盲腸炎爲例明確的治療方式就開刀,但是細胞治療只是輔助治療,民衆可能會接受化療或標靶治療,細胞治療不是唯一影響因素。再者,一般要區分是否有效會有實驗組及對照組,但是細胞治療無法有對照組,因此難以斷定有療效。

由於不同細胞治療項目在第一期至第三期,與第四期實體癌的細胞治療技術效果不具有顯著性差異,因此以完整完成治療人數較多實體癌第四期癌症種類,初步分析結果爲:乳癌病人24人,因尚有超過一半病人存活,存活天數中位數無法計算。大腸直腸癌病人56人,存活天數中位數677天。肝癌病人36人,存活天數中位數368天。胰臟癌病人19人,存活天數中位數344天。

劉越萍表示,沒有辦法有五年存活率,僅能說是存活天數。以乳癌來看,還有一半的人還存活,目前好像細胞治療有一些幫忙,但科學統計上證據仍不足以支持有顯著效果,建議民衆還要跟醫師討論治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