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持續看好中國成爲國際普遍共識
宋 微隨着世界進入新的動盪變革期,國際局勢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進一步加劇,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甚囂塵上,世界政治和經濟等層面的分歧和撕裂有增無減,國際社會對於改善全球治理需求也因此更加強烈,更加期待大國理性決策併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負責任大國的國際形象廣受國際認可。環球時報社一項面向46個國家、5.1萬名民衆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國外民衆普遍對中國好感度高、印象好。國際形象是一國綜合國力的集成和外化,中國國際形象良好則是中國軟硬實力不斷提升的必然結果。中國是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源。在世界經濟還未完全擺脫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的情況下,新冠疫情以及地緣政治動盪等又使世界主要經濟體的狀況遭受衝擊。雖然面臨內外複雜形勢,但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爲世界經濟企穩回升提供了有力支撐。環球時報社開展的這項全球民調顯示,中國的綜合國力及各項實力被國外受訪民衆普遍評價爲“強”,其中經濟實力強獲認可比例高達77%,展現了全球對於中國經濟發展的認可和看好。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經濟總量佔世界比重很小,至1978年也僅爲1.7%,居世界第10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1979年—2023年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達到24.8%,居世界首位。中國已經成爲全球製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商品消費第二大國以及外匯儲備第一大國。同時,中國也實現了從世界體系邊緣到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的華麗轉身,成爲國際體系的重要參與者、建設者、貢獻者。在高質量發展過程中,以新質生產力爲代表的創新驅動正在成爲中國經濟發展的鮮明特徵,這也收穫了全球年輕羣體的更高評價。在萬衆矚目下,嫦娥六號任務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採樣返回的創舉;“中國智造”引領世界前沿科技發展並惠及全球;代表“中國速度”的高鐵進一步駛向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已連續9年位居世界第一,成爲全球汽車產業電動化轉型的重要引導力量……強勁的研發能力和創新精神進一步彰顯着中國發展的奮發向上。中國是提振世界發展信心的關鍵穩定器。在全球經濟低迷和政治動盪頻仍的背景下,國際層面的貿易保護主義愈演愈烈,通過“以鄰爲壑”和泛安全化等操作保護本國利益成爲西方政客的慣用說辭。一些西方大國的自私做法進一步導致世界經濟發展信心受挫。中國則明確宣示“將堅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以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爲各國開放合作提供新機遇”。作爲一個典型例子,中國不斷以一系列務實行動,成爲最受歡迎的投資市場之一。因此,國外民衆普遍對中國經濟增長與發展潛能持積極看法,近八成國外民衆對中國發展前景有信心,九成多國外受訪民衆認爲未來十年中國經濟會持續增長,近六成認同中國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源。在這個方向上,一方面,中國不斷放寬外資准入,優化營商環境,擴大對外開放。2024年版全國外資准入負面清單出臺,限制措施由31條減至29條,製造業領域外資准入限制措施實現“清零”。2013年以來,中國先後部署設立22個自貿試驗區。各自貿試驗區累計開展3500餘項改革試點,爲推進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積累了經驗,爲外資進入中國市場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務。另一方面,中國繼續推動區域合作,爲地區發展注入動能、堅定支持多邊貿易體系。2024年,中國推動簽署與尼加拉瓜、厄瓜多爾、塞爾維亞的3個自貿協定。截至目前,中國已與30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23個自貿協定,與自貿夥伴的貿易額佔貿易總額的1/3左右,有力拉動了相關國家經濟發展,併爲更廣泛層面的地區乃至世界經濟復甦增添信心。中國是世界文明“同心圓”的持續推動者。軟實力集中體現一個國家在文化、理念等方面所具有的凝聚力和影響力。在經濟影響力提升的同時,中國的軟實力也與日俱增。在對中國的主觀情感方面,總體有63%的國外民衆表示對中國有好感,其中非洲國家的對華好感度最高,達到84%。一方面,中國的外交實踐始終貫徹“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人文關懷。中國歷史上曾長期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但沒有留下殖民和侵略他國的記錄;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也從未主動挑起過一場戰爭。和平發展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另一方面,中國積極向世界貢獻國際公共產品,負責任大國形象深入人心。在大國博弈加劇、文明衝突激化的背景下,中國向世界貢獻三大全球倡議;通過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中國與夥伴國家攜手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推動減貧與更廣泛層面的共同發展。在此過程中,民爲邦本、革故鼎新、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等中華傳統政治理念也通過“一帶一路”民心相通走向全球,爲人類政治文明建設貢獻中國智慧。國際形象既是國家實力的綜合展現,也是國民整體精神風貌的直觀外化。在不斷展現負責任大國擔當的過程中,中國將進一步凝聚“全球南方”的發展共識,爲全球治理貢獻更多的“中國方案”,爲全球發展和增長注入更大的“中國動力”,爲全球市場貢獻更多的“中國機遇”。(作者是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