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侯友宜會出訪新加坡?媒體人爆3點內幕:最好的選擇

新北市長侯友宜預計明(19日)率領市府團隊,前往新加坡展開訪問之旅,外訪行程將聚焦在產經與青年議題。(黃敬文攝)

總統大選開跑,各黨候選人都安排出訪行程,加強國際交流學分。新北市長侯友宜明(19)日將率團出訪新加坡,媒體人黃揚明分析,侯友宜會選擇訪問新加坡,除了距離較近之外,還有其華人社會、戰略位置和美中緩衝的特殊地位。

黃揚明今日在中天節目《大新聞大爆卦》節目中表示,國際學分是侯友宜的必修課,但必須要選擇一個「不會離市政太久、太遠」的地方,排除美國之後,亞洲國家中,日本、韓國也都不錯,但最好的選擇就是去新加坡。

黃揚明分析,選擇新加坡的理由有三,首先星國也是華人社會,第二是因爲新加坡的戰略位置與臺灣很類似,第三就是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美中之間扮演的緩衝腳色。

黃揚明也認爲,侯友宜藉由市政考察,來發表對於國際事務的看法,對侯不是一件壞事,而在其他候選人陸續訪美、訪日,侯也必須展現他有國際觀的一面,最好是能在此行會晤新加坡的部長級人物,先討論城市外交,再切入未來臺灣與新加坡合作的模式。

同時前立委林郁方也在《大新聞大報卦》節目中表示,新加坡在兩岸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過去臺灣曾協助星國建構海軍和雙方星光計劃的合作,李顯龍日前則訪問中國大陸,而先前辜汪會談、馬習會都在新加坡舉行,一再顯示新加坡願意、也有實力成爲兩岸的橋樑。

林郁方認爲,李顯龍過去與蔣中正、蔣經國都交好,在國民黨執政時,新加坡與臺灣的關係更加很密切,也更容易擔任兩岸橋樑的角色。他指出,侯友宜的身分是「臺灣最大城市的市長、國民黨民調最高的人、可能參選且當選總統的人選」,不管此行訪星是新加坡邀請侯友宜、還是侯主動出訪,雙方一定會安排的非常細膩,溝通時間可能是3個月甚至半年,顯然侯友宜早就有所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