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經檢驗家電 網購暗藏危機

臺灣電器業者從網拍購買低價烘被機,發現不但沒有電檢標誌,用料也相當粗劣。(賴佑維攝)

「劣幣逐良幣越來越嚴重!」網拍盛行,過去只敢在菜市場等檯面下販售的未經電檢電子產品,如今卻連知名網拍平臺都能買到。這些未經電檢的電子產品偷料嚴重、成本低廉,讓合法業者大嘆生意難做。但學者也提醒,切勿購買來路不明的加熱類電器產品,避免引發危險。

電器業者李明昌說,電器要經過政府電檢才能在市面上販售,以前若電器未經電檢,往往只敢在菜市場、夜市等檯面下販售,如今業者卻明目張膽,連在知名電商品牌竟也能見到蹤跡,還有精美文宣吸引民衆下單購買。

業者嘆材質差很大

他原本好奇國外電暖器、烘焙機怎麼這麼便宜?買來與自家產品比較,發現不但毫無重量、公差大,拆開發現電線細到不行,使用還會散發濃厚塑膠味,仔細一看才驚見塑膠殼疑似回收料,毫無防火功能。

他說,政府嚴格把關國內生產電器,要通過電檢需10萬左右費用,用料也要夠好,規格皆有嚴格要求,申請文件厚厚一疊,與劣質產品相較成本自然高出不少。但如今許多網拍平臺都能買到便宜、未經電檢電器,民衆購買時往往不會想太多,更何況知名網拍會使人以爲有保障,不小心就買到不安全的電器,讓人擔憂。

元智大學電機通訊學院副院長陳祖龍表示,電線越細成本自然越低,但細電線相對粗電線,電阻就會越高,因此容易發熱。他建議,發熱的電器如吹風機、電暖爐等,不要買來路不明產品。

電壓影響電線粗細

陳祖龍說,發熱電器通常瓦數高,溫度也更高,若採用細電線,會有故障、失火風險。他也說明,國外電壓與國內不同,如大陸採用220伏特,可以用比較細的電線。但販售來臺的業者不見得會因應臺灣較低的電壓而改用較粗的電線,因此,同樣的產品可能在大陸沒問題,但拿到臺灣使用就容易出狀況。

標檢局指出,只要插電的家用電器產品,大部分都已列檢,都要經過檢驗後貼有商品檢驗標識才可以販售,國內網路平臺亦同,民衆若遇到「逃檢品」,可上標檢局意見信箱申訴。標檢局也呼籲業者,未經檢驗即進口或出廠至國內市場銷售,依商品檢驗法最高可處200萬,若不幸致消費者重大損傷,最高處750萬元,業者切勿心存僥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