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AI營收一年成長4千億 世界第一大公司為何說壓力大了?

挖到OpenAI盟友、登世界第一,全因「禪風」CEO納德拉「不會把人吃掉」。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文/黃亦筠;圖片/GettyImages】

微軟大力投入的Copilot尚未賺錢,加上生成式AI領域高速競爭,微軟挑戰與壓力也日益變大。

站上世界第一的驅動力

「禪風」納德拉,用合作取代滅絕

微軟的轉變,背後更大因素,是文化面的驅動力。

微軟過去非常抗拒「夥伴關係」,納德拉上任後推動「成長性思維」,強調合作。

相較前兩任CEO的強勢,同事眼中光頭、「禪風」的納德拉,把微軟擺到比較謙遜的位置。

納德拉沒有科技大廠高層最容易犯的「老王賣瓜症候羣」(Not Invented here Syndrome)──堅持只用自家創意、自家產品。

「禪風」的納德拉,把微軟擺到比較謙遜的位置。 (微軟提供)

這個轉變讓往後並進來的企業或合作對象,不覺得自己被吃掉,而是一起合作成長。

這波帶動微軟股價的OpenAI,是GitHub後最鮮明的例子。

微軟投資OpenAI 130億美元,持有約49%股份,開出的合作條件就是允許微軟使用其技術,且OpenAI的模型和工具優先要在Azure上運作。

OpenAI在Azure上發展出大型語言模型GPT-4,微軟也率先用來產出微軟365 Copilot、程式資安Copilot for Security,以及財務分析助手Copilot for Finance。

納德拉的「綁定Azure模式」,也拿來和當今AI新創合作。譬如三月剛公佈和法國獨角獸Mistral AI、美國新創Inflection AI等,提供算力兼圈住使用者。

2024年,微軟編列40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一間軟體公司能編列超過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30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十分驚人。全是爲了晶片、雲端基礎建設、資料中心,爲即將到來的生成式AI應用熱潮,做足準備。

攤開微軟財報,包含Azure業務的智慧雲端營收,過去一年成長了17%,一年就成長127億美元(約4100億臺幣),佔微軟營收的比重,也從納德拉上任時的2成,成長到4成。

納德拉在財報會議曾分析,微軟充分利用雲服務,幫助客戶不斷增加數位轉型和業務優化需求,企業客戶數三個月內從1.1萬成長到1.8萬家,成長幅度不弱。

納德拉上任十年,以Azure爲核心架構,讓營運利潤提升,微軟營業利益率從29%上升到43%,這數字高過其他科技巨頭蘋果、Google、Meta、亞馬遜。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韋斯預估,到2025年,微軟光AI可以增加400億美元收入,主要來自Azure的AI工具和微軟365 Copilot。

這顯示,納德拉以Azure爲核心的AI革新,策略明顯奏效。

挑戰緊追在後

大量算力加劇財務壓力,競爭者也倍增

但生成式AI領域高速競爭,微軟挑戰與壓力也日益變大。

生成式AI發展需要大量算力,需要投資大筆金額購買GPU。

微軟未來面對龐大的資本支出,以及競爭對手愈來愈多,壓力不小。(圖爲微軟總部) (黃亦筠攝)

微軟財務長鬍德(Amy Hood)就曾指出,AI的擴張帶給微軟雲端業務獲利率的壓力。

因爲,大力投入的Copilot尚未賺錢。《華爾街日報》就披露,一個使用者付10美元月租費使用AI助手,微軟就要虧20美元,有些使用者甚至讓微軟每個月虧到80美元。

另外,還有追兵在後,包括號稱「Google版Copilot」的Duet AI for Google Workspace打對臺,Salesforce、Zoom等也紛紛推出企業AI助手產品搶能見度。可預見的未來,市場會更擁擠。

面對衆競爭者叫陣,這場規模經濟之戰,微軟不再是孤傲的科技老兵之姿,披上更堅實的合作戰袍,準備激戰一場。

【延伸閱讀】

微軟概念股出列!鴻海派50人團隊、臺積導先進製程,搶全球最大AI伺服器訂單

臺積買不下去!全球最嚴苛離岸風電國產化 逼走風機制造龍頭

離開醫學系讀外文,成全臺最紅英文老師!Eko、Sandra:爲夢想摔一次

【更多內容請見《天下雜誌》796期;訂天下雜誌電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