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C何時吃效果最好?營養師:3種人要飯後

營養師李婉萍指出,有胃食道逆流、骨質疏鬆和貧血的人,適合在飯後攝取維生素C。(示意圖/達志影像)

維生素C是照顧人體免疫力的重要營養素之一,雖然透過天然的飲食攝取,是最佳的不二法門,但現代人大多都是外食族,常常無法攝取充足的營養素,對此營養師李婉萍指出,可以適量使用營養補充劑,她也建議有胃食道逆流、貧血、骨質疏鬆問題的人,最好要飯後再吃維生素C,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李婉萍在YouTube頻道表示,維生素C又稱「抗壞血酸」,因此胃不好、比較敏感,或容易胃食道逆流的人,選擇在飯後吃維生素C比較合適;如果有貧血、缺鐵性貧血或骨質疏鬆困擾的人,飲食中需要多補充鈣質和鐵質,而維生素C能幫助身體吸收這些礦物質,則建議最好在飯後2小時內攝取維生素C,才能讓吸收的效果更好。

李婉萍指出,沒有胃食道逆流,或不需要額外補充鐵質或鈣質的人,其實在什麼時機吃維生素C都是可以的,並沒有一定要嚴格遵守飯前或飯後吃。另外她也提醒若是使用維生素C的發泡錠飲品,容易因爲過酸而影響到琺瑯質,所以喝的時候不要在嘴裡含太久,如果和牙齒接觸太長的時間,就可能傷害牙齒的健康。

李婉萍也曾在過去的文章,介紹過維生素C的功用,以及哪類人較適合補充。維生素C能幫助白血球對抗病毒,提高身體抗氧化力,同時促進膠原蛋白形成,有助於癒合傷口,還可以幫忙維持血管管壁和膚質的彈性,並有助吸收鐵質,增進骨骼、牙齒生長。

如果平時生活壓力大、會抽菸喝酒或常有劇烈運動,如從事勞力工作等,都是很容易消耗維生素C的狀況,而偏食、愛吃速食和減重的人,因爲營養不均衡,也有高機率會缺乏維生素C,因此較需要多補充維生素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