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道逆流者注意 小心食道癌上身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江承源指出,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江承源指出,患者透過內視鏡找出食道腺癌。(亞大附醫提供/馮惠宜臺中傳真)

臺中市55歲蔡姓男子不抽菸、不喝酒,沒想到日前第1次健檢,醫師就發現其食道顏色有異,且在中段位置還找到6公分大的食道腺癌,確認是胃食道逆流導致癌變。醫師提醒,民衆除了要調整飲食習慣,也可透過定期健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江承源指出,這位患者自述平時沒有菸酒習慣,且早晚作息正常,很少掛病號,沒想到第1次安排腸胃鏡健檢,就查出食道腺癌,讓他十分震驚。

所幸經安排腹部斷層掃描(CT)、正子攝影(PET-CT)檢查後,確認癌細胞沒有擴散,因此透過手術切除後,目前正持續回診追蹤。

江承源說,民衆可能有聽過「胃食道逆流」,卻忽略長期胃食道逆流會導致食道的黏膜鱗狀上皮細胞癌變,若沒有立即治療,未來癌化風險將大幅提高。

據衛福部癌症統計資料顯示,食道癌是男性癌症死亡第6位,但早期食道癌因沒有症狀,往往難以察覺,而晚期食道癌治癒率不佳、5年存活率僅10%,死亡率高居不下,許多民衆都是透過腸胃鏡檢查或自費健檢,才發現原來本身因長期胃食道逆流,已埋下癌前病變的前兆。

江承源指出,如同前述的蔡姓患者,多半會有火燒心、吞嚥困難、胸悶胸痛或喉嚨異物感等前兆,最佳檢查方式是利用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國人患有胃食道逆流的比例偏高,若加上肥胖、年紀偏高、愛大吃大喝、有抽菸喝酒習慣的男性族羣,務必養成正確飲食習慣,才能降低癌變風險。(吸菸、飲酒過量,有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