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是“嗎嘍”,不該是來自古漢語的“馬騮”嗎
沒想到“嗎嘍”居然成了網上的熱詞,只是作爲母語是粵方言的廣東人,月小牙忍不住問一句,爲什麼是“嗎嘍”,難道不是“馬騮”呢?
可能有人完全不知道這兩個詞是什麼意思,甚至會覺得這些字我都懂,可是組合在一起卻感覺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完全不懂。
“嗎嘍”一詞的流行,據說是2023年初,砂糖橘成爲網紅水果,許多人眼巴巴地等着廣西砂糖橘上市,不惜天天在網上催。
廣西人看到這些網友評論後,自嘲地表示“嗎嘍的命也是命”,直譯過來就是猴子的命也是命,意思是別催了,在忙了。結果造成“嗎嘍”這個詞意外走紅。
對很多人來說,“嗎嘍”這個詞可能看着陌生新奇,其實指的就是我們熟悉的猴子。
又因爲廣西人調侃中自比猴子,一下子觸發了廣大網友的趣點,許多網友紛紛將“嗎嘍”配上文字,做成表情包,玩成了梗。
“嗎嘍”來源於粵語,可能有人提到粵語,會以爲只有廣東人以及港澳地區的人才會說粵語。實際上,廣東隔壁的廣西,南部幾乎都是說粵語的。廣西省會南寧,通行的方言就是粵語。
而粵語中猴子的發音,還真是接近於“嗎嘍”。
像經典電影《大話西遊》的粵語原聲裡,藍潔瑛飾演的春三十娘,就把周星馳飾演的孫悟空至尊寶喊作“馬騮”。懂粵語的人一聽就知道春三十娘說的是“猴子”。
反過來,說粵語的人,很少會在講粵語時用到“猴子”這個詞,而是說“馬騮”。
可能有人會疑惑,不是“嗎嘍”嗎?怎麼變成“馬騮”了?其實在《大話西遊》的粵語字幕中,猴子並不是寫作“嗎嘍”,而是“馬騮”。
不單《大話西遊》如此,劉德華也有首歌曲還叫《開心的馬騮》。
關鍵是“馬騮”這詞,還大有來頭,它可是起源於古漢語,是我們老祖宗們曾用過的詞彙。
在介紹“馬騮”一詞的來源前,先要說說古漢語的注音方式。
現代人提到注音,第一個反應就是漢語拼音,但漢語拼音其實是近代纔出現和使用的。甚至同樣使用漢字的灣灣人,他們就不用拼音,而是用另一種注音字符。
但不管是哪一種,都是近代的產物,古代漢語都是隻有漢字,沒有注音字符了。
因爲篇幅有限,就不介紹漢語注音符號的起源了。不過很多人可能就會問了,既然沒有注音字符,那以前的漢字,特別是生僻字,都是怎麼注音的呢?
實際上,在千百年的歷史中,老祖宗們早就創造了一些方法來給漢字注音,比如直音法,就是直接註明這個詞和某個常見漢字同音,比如“大, 音太”(古漢語中,大和太同音)。
但直音法也有弊端,比如有些字可能沒有同音字,或者同音字也是生僻字,再或者同音字是多音字,等等。於是老祖宗們又創造了反切法來標準讀音。
反切法一般會標註兩個字,其中,前一個字叫反切上字,簡稱切上字或上字,後一個字叫反切下字,簡稱切下字或下字被注音字叫被反切字,簡稱被切字。
反切的基本原則是上字與被切字的聲母相同,下字與被切字的韻母(包括介音)和聲調相同,上下拼合就是被切字的讀音。
簡單來說,就是反切法標準的兩個字中,前一個字的聲母和後一個字的韻母組合起來,就是那個被注音字的發音。
比如“同”,用反切法標註就是“徒紅切”,意思就是用反切法的方式,將“徒”的聲母和“紅”的韻母組合起來,就是“同”的發音。
而前面提到的“馬騮”就是“猱”(音同“茅”)的反切音,“猱”在古代漢語中是猴子的意思。
“馬騮”的粵語發音接近於普通話裡“馬撈”的發音,大家用反切法試試,是否覺得“馬撈”的反切發音接近於“猱”?
反切法在產生之初,因爲容易學習和掌握,在當時社會各階層都得到廣泛使用。
但語音是不斷髮展變化的,許多字的發音,在這過程中也慢慢發生轉變,造成反切法不再適用於後來的語音發音,給後來人的閱讀理解造成了困難,於是反切法慢慢被時代淘汰了。
可瞭解漢語言歷史的人都知道,粵語中依然保留着古漢語的發音和語法形態。因此反切法仍然適用於粵語中許多字的發音。
另一方面,古代許多人文化程度較低,不少人可能大字不識,所以使用詞彙時會往往只知其音,不知其義,使得一些字在口口相傳過程中出現原字丟失,只留反切音的現象。
比如許多粵語地區的人們都知道“馬騮”,卻恐怕沒幾個人知道“馬騮”原來是“猱”的反切。類似的情況還有粵語中將“角”說成“圪落”。
月小牙個人覺得,同樣是粵語中的“猴子”,比起純粹諧音的“嗎嘍”,“馬騮”更有文化內涵一些。只可惜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嗎嘍”,卻不懂“馬騮”吧。
我是元氣女文青月小牙,做娛評中的泥石流。原創不易,侵權必究。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