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我勸你上班多嘆氣

你看着第十五版修改方案再次被老闆打回並要求調整回第一版,你忍不住長長地嘆了一大口氣,“唉——”。

我們總能在工位上聽到此起彼伏的“唉——”,這可能相當於牛馬的“哞——”。悠長的一聲嘆息,成爲了罵罵咧咧幹活的牛馬們合理的哀嚎方式。

生活不易,爲什麼牛馬頻頻嘆氣?嘆氣真的會把好運嘆走嗎?

別把嘆氣想得太糟,它其實只是一種深呼吸[1]。

我們總是把嘆氣與悲傷、疲憊這些壞事聯繫在一起,但即使什麼都沒發生,我們也會嘆氣[1][2]。當你只是一個嬰兒時,嘆氣的頻率甚至比現在還高,每隔幾分鐘就需要嘆氣一次來刷新吸入的氧氣供應[1][2]。所以,嘆氣是一個自發形成的生理行爲[1]。只要活着,我們就會呼吸;只要還有呼吸,我們就會嘆氣。

嘆氣是一種自發形成的深呼吸 / 圖蟲創意

肺部裡的肺泡和你一樣,偶爾會在工位上偷懶,而嘆氣就是它們的監工。當你正常呼吸時,肺泡中的氣體交換可能不是完全有效的,部分肺泡會在角落偷偷摸魚。如果呼吸缺乏變化時,肺泡就會產生塌陷[1][3]。

嘆氣就是爲了讓這些肺泡重新上工,它的氣量比平靜的呼吸大了兩倍多,能夠使肺部塌陷和通氣不足的區域重新膨脹,以此保證肺部的正常功能[4]。想象一下,嘆氣就像你的老闆,突然走過來敲敲你的桌子說,“還愣着幹什麼?快乾活啊。”

當你坐在壓抑的辦公桌前,手機上彈出緊急任務的消息,而現在離下班只有30分鐘,你有苦難言、無處伸冤、亞歷山大,只能長嘆一口氣來疏解心頭鬱悶。這時候,嘆氣不只是一吸一呼那麼簡單,它是一種情緒的信號[5],往往伴隨着負面的情緒[6],所以人們覺得嘆氣很晦氣也不無道理。

有學者曾做過一項有趣的研究,他設置了兩類完全不同的任務來觀察人們在不同狀態下的嘆氣頻率。第一個任務是放鬆地觀看一部紀錄片,而且不需要在看完電影后回答相關問題。第二個任務要求參與者在不能說話、咕噥或動嘴脣的情況下,完成像“361+7÷24x2+13”這樣的心算題目[8]。

結果顯示,與任務一相比,參與者在執行任務二時誘發了在高壓力場景中的精神負荷,呼吸頻率加快,吸氣和呼氣時間縮短,嘆氣頻率大大增加[8]。你是否回想起被甲方爸爸支配的恐懼?明早提交的方案,今晚空蕩蕩的文檔,你只能在電腦屏幕前無力地低頭嘆氣。

所以,在產生消極情緒的狀態下,人會更容易嘆氣,它會作爲一種條件行爲的反應發揮作用,促進情緒的排解和恢復[7]。

嘆氣是一種情緒的信號,提醒我們可能正處於壓力當中 / Unsplash

你屏息凝神地在電腦面前敲敲打打,完成任務後發送文件關閉網頁一氣呵成,隨即躺倒在椅子上長嘆了一口氣。所以,不只是工作時會嘆氣,任務完成後也會忍不住舒一口氣。當我們的注意力持續集中時,呼吸的變化起伏就會大大減少,進而導致肺部氣體交換的效率越來越低,嘆氣能夠恢復呼吸的變異性,使氣體的進出更加暢通無阻[8]。

嘆氣對維持身心健康至關重要[3],所以別擔心嘆氣會把好運嘆走,它嘆走的全是壞運氣。

嘆出一口氣,也趕跑了你的不良情緒。嘆氣不僅能帶來緩解的感覺,還能表達出這種情緒,幫助你從低迷的狀態向愉快的方向過渡[2]。研究證明,人在緩解轉換期間的嘆氣頻率要高於其他狀態的嘆氣頻率[7];甚至有研究顯示,更高的嘆氣頻率與抑鬱症狀的輕微降低有關[6]。所以有事別憋壞了自己,先“嘆”爲快。

同事要把髒活累活推給你,你不知道怎麼拒絕,只能先嘆一口“響亮”的氣。有時候,嘆氣就是爲了讓別人聽見。

在電腦前長時間專注工作後,嘆氣可以幫助我們調整呼吸節奏,緩解疲勞 / 圖蟲創意

相比打哈欠、打噴嚏,嘆氣是完全可以控制的,所以嘆氣在社交互動中帶有一定的目的[9]。當你在尷尬的同事聚餐局上不想說話時,可以用嘆氣釋放“雖然我在這裡但拒絕社交”的信號;當領導又給你下達無理的指令,你可以嘆氣來表示“做不到,已老實”的情緒、甚至是“再這樣我就不幹了”的弱弱威脅[9]。別把牛馬當奴隸,誰說牛馬沒脾氣?

雖然嘆氣看似百利無一害,但你不能常常嘆氣。因爲一旦嚐到嘆氣甜頭,就容易形成嘆氣的習慣[10],特別是當你發現嘆氣可以帶來緩解效果時,就會不自覺地嘆更多的氣。這樣自我安慰的方式可能在特定的壓力或情緒下變得更加頻繁[10]。一時嘆氣一時爽,一直嘆氣並不爽,與其讓自己變成怨聲載道的祥林嫂,不如勇敢地面對生活的一地雞毛。

下一次當你在工位上”噫噓唏”時,可以把嘆氣作爲重啓身體和自我覺察的信號,它提醒着你正處於高壓或負面的狀態當中,應該趕緊站起來伸伸懶腰,給神經鬆鬆綁,讓生活喘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