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星際爭霸2完全是高富帥的開局,如今卻淪落成了屌絲?

Hi~ o(* ̄▽ ̄*)ブ ,大麥的《星際爭霸十萬個爲什麼》又和大家見面啦!首先大年初一先恭祝大家新春快樂,財源廣進,能夠讀到這篇文章的讀者2021年全都能心想事成哈哈!其實這篇文章很早就想寫了,也是到了春節的時候終於有時間來把它完成。相信《星際爭霸》的老玩家一定都瞭解,當年《星際爭霸2》依託着曾經《星際爭霸1》的玩家基礎以及暴雪的大力支持,可謂是出道即巔峰。暴雪出品必屬精品可不是單純的一句口號,全球第三方廠商和玩家都在爲《星際爭霸2》站臺,但就是這樣一款堪稱“高富帥”開局的遊戲,爲何卻一步步淪落成了個“屌絲”?這背後,暴雪爲何會昏招頻出,將《星際爭霸2》一步步逼向了懸崖?今天大麥就來說說《星際爭霸2》沒落的故事。

其實任何遊戲都有沒落的時候,即使是《星際爭霸1》現在也不可否認地逐漸退出了市場,至少《星際爭霸1》在玩家們眼中可謂是光榮退役,承載着玩家們美好的回憶被永遠記錄於遊戲名人堂當中。但是《星際爭霸2》卻更像是隕落,甚至可以說是“晚節不保”,玩家們一步步看着暴雪昏招頻出,硬生生將《星際爭霸2》這一手王炸加飛機的好牌給拆成了單牌來打。

在2010-2012年的時候,《星際爭霸2》應該算是全球最火的遊戲,正好那時候《英雄聯盟》也剛出來不久,但當年《英雄聯盟》在《星際爭霸2》面前簡直就是小老弟的級別。就拿韓國賽區來說,那時候的線下賽中,星際2的場次觀衆場場爆滿,而英雄聯盟則門可羅雀,現在看來這種情況正好反過來了。很有意思,《星際爭霸》這款遊戲和其他的遊戲最大的區別在於它的電競屬性。可以說電競是他的立命之本,雖然之前也經常再說廠商的首要責任是把遊戲做得好玩做得有趣,但是對於《星際爭霸2》來說,衍生出來的電競賽事對於他來講甚至更加的重要。

不過當時在中國,電競的概念雖然起來了,但是還不夠完善,因此對於國內來講,吸引玩家來玩遊戲還是首要目的。而這裡暴雪就搞出了第一個昏招,國服的《星際爭霸2》採用的是月卡制而不是傳統的買斷制。我們可以理解,暴雪對於中國市場是非常看重的,甚至單獨爲中國玩家推出了這種全新的收費模式,然而事實上這種收費模式卻嚴重水土不服,暴雪以網遊的思想來運營RTS遊戲,一下就將大量的普通玩家給隔離在了遊戲之外。當然也有人說這是本站給暴雪的建議,可能是感受到了《魔獸世界》和《夢幻西遊》在中國如此的成功,希望將這種成功經驗也套用到《星際爭霸2》上面,結果國內的《星際爭霸2》的初步發展就受到了嚴重限制。

雖然說,那時候來看缺少了中國市場的支持《星際爭霸2》並不會說受到非常巨大的影響,因爲歐美和韓國的市場本身擁有很完善的體系,完全能夠滿足暴雪的要求了,所以暴雪對於中國市場重視並不是很足夠。但是中國市場對於《星際爭霸2》未來的發展絕對是至關重要的。所以老玩家會發現,在2010-2012年的時候,全世界的《星際爭霸2》賽事都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唯獨中國每年的市場規模都在萎縮,到了2012年更是到了無比賽可打的程度。這對於《星際爭霸2》這種以電競爲驅動的遊戲來講絕對是致命的打擊。

但總的來看,《星際爭霸2》在全球的發展還算是不錯的,像歐洲的IEM、Dreamhaker,北美的IPL、MLG,韓國的Keapa這些非常大的第三方賽事都在做星際2。按照這樣發展下去,《星際爭霸2》也能逐漸穩定下來,然後反過來慢慢影響國內。但在突然的一個時間點,暴雪回收了所有賽事的運營權,自己做了一個BWC賽事這搞得所有人都蒙圈了。以後第三方要舉辦比賽全都得得到暴雪的授權,但這個授權條件又極爲苛刻,甚至要求第三方廠商投入的資金要高於暴雪投入的數額。這就導致,大量比較小的投資商全部離開了《星際爭霸2》轉投其他遊戲去了,其中收益最大的自然就是《英雄聯盟》。有了資本的支持,大家可以看到從13年開始,《英雄聯盟》開始飛速發展。

最搞笑的是,暴雪回收了所有的賽事舉辦權之後,卻又對外宣稱,暴雪自己是一家遊戲製作公司不是電競運營公司,因此未來不會將電競賽事當做自己的主營業務來做。那這非常搞笑了,暴雪自己把賽事舉辦權收回來,然後又不想好好做比賽,那收回來的意義何在呢?就是要看着《星際爭霸2》的電競圈徹底解體呢?這應該算是暴雪從10年到20年以來所做出的最糟糕的決定。同時也基本上奠定了《星際爭霸2》未來不斷沒落的事實。

對於一般玩家來說肯定會感覺奇怪,這10年來,暴雪的每一個選擇都似乎是錯誤的。但實際上,這每一個選擇的背後都是被資本所無情裹挾所做出來的糟糕決定。在麥克莫漢離開暴雪的以後,說的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或許能夠猜到這10年暴雪到底經歷了什麼。當時他離職後決定自己建立一家公司來開始製作遊戲,並且宣佈不接受任何的投資,他表示:“自己所製作的遊戲,不希望被任何資本所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