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張雪峰給不了孩子穩定的未來

▲ 點擊上方 “曉敏青春說 ” → 點擊右角“...” → 點選“設爲星標 ★ ”

這兩年,張雪峰火出圈了。

作爲中國最受歡迎的高考人生規劃師,張雪峰老師的金句頻上熱搜:

“如果孩子學新聞就要打暈他。”

“所有文科都是服務業,總結起來就是一個舔”。

而無數家長會把金句紛紛記錄下來,作爲孩子的考學計劃以及人生規劃的重要參考。

有人說: 張雪峰之所以火是因爲撕下了理想和現實的遮羞布。

普通人沒有試錯的機會,張雪峰老師以就業爲第一指導的專業建議,無疑對家庭來說是更穩妥的選擇。

在當今,發表任何與雪峰老師不一致的觀點都會被扣上“理想主義”、“精英主義”的帽子,被說成是寒門子弟的對立面。

所以我不想評價這個觀點的對錯,只是心中漸漸升起一個疑問:

選擇穩定就能真正的獲得穩定嗎?

在我父母那一輩人眼裡,大學教師是一個讓人嚮往的職業:收入不錯、課研壓力不大,有寒暑假,且受人尊重社會地位高,重點是穩定不易被辭退。

我媽是80年代的大學生,她此生最後悔的事情是沒有留校當老師。她不止一次地跟我說:當年只要成績一直位於年級10%沒有掛科,就能獲得學校提供的終生教職。

而現在,想要進高校留在高校已經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了。

去年,一篇在青年大學教師裡廣爲流傳的文章叫做《多少科研人,消失在35歲》,寫出了現實的諷刺和無奈:

當決定成爲一名青年教師時,你的人生已經被切割成精細的時間表,不容出錯。

選擇進入高校,就意味着:

要在29歲前博士畢業,

要在35歲甚至32歲前找到一份高校教職,

爲了不被“非升即走”淘汰,需要在考覈期內發論文、做項目、帶課題、拿到青年人才計劃……

如果青年教師們在某個環節慢半拍或出錯,沒有在時間表內完成到副教授的躍升,那當下的每一天都將成爲職業生涯的倒計時。

而選擇大齡讀博的人們,甚至會遇到“還沒畢業就失業”的窘境。

30多年裡,世界天翻地覆。現在的大學教師,早已不是我父母口中的大學老師了。它不再穩定,充滿了變數。

幾乎每個還在考覈期內的青年教師以及即將進入高校的年輕博士們,都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焦慮。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的“穩”,是用過去經驗總結出的“穩”。我們看到的熱門專業,是以當前的市場評估出的熱門專業。

我們能用一張張數據報表和一條條新聞確定現在,卻無法預測未來。

哪些職業會發展的更好,哪些職業會消失我們無從得知。我們沒有一雙慧眼能直通未來找到所有職業興衰的秘密。

不信?

你看在這短短20年的時間裡——

加入世貿組織時,英語和外貿成爲絕對是高薪職業;

房價地價不斷上漲,土木、建築成了大家眼中的好專業的代名詞;

新聞改革吸引了一大片高分學子。

可現在呢,就連張雪峰老師20年大力推行過的土木建築,到了2023也成爲了他口中大家必須要避開的天坑專業。

那些老一輩人眼中的國企、教師編制、公務員也在一輪輪的改革中變得越來越不穩定,工作越來越繁重辛苦。

而我們的孩子,一個高中畢業生等他本科畢業、碩士畢業還有7到10年的時間。

等他進入社會時,就業市場會有多大的變化?

需要的技能會不會有變化?

准入的門檻會不會越來越高?

他們在本該上升的事業期裡遇到了行業震盪又該何去何從?

指望通過追求實用確定的建議,幫孩子找到一份穩定的、不會出錯的工作,從而讓孩子過上體面的生活,這似乎只是我們心中的一份理想。

當然,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爲了讓你放棄孩子選擇躺平。只是我們能不能把目光從就業,挪回到孩子身上。

這世界上沒有永恆的穩定,只有數不盡的困難。孩子最終只能靠自己,在一片混沌中殺出新的道路。

提到董宇輝,大家都會忍不住誇他是一個“有本事”的人。

董宇輝出生農村,祖上三代都是農民。

上小學時,家裡經濟條件越發拮据,董宇輝一度窘迫到只能用塑料袋當書包,父親不得不外出打工掙錢。

但一個打工農民的收入,遠遠無法解決一個五口之家的開銷。少年時的董宇輝,甚至要跟着母親出去向親朋好友借學費。

後來,董宇輝不負家庭的衆望考上了西安外國語大學。畢業後,他順利進入新東方成爲了一名優秀的英語教師。教書,是他的興趣,也讓他收穫了成長與快樂。

可是時代洪流不期而至,教培行業一夜之間被冰封雪藏。

董宇輝被迫開始了自己新的旅程——直播帶貨。

不再當老師的日子裡,他也經歷了困惑和迷茫。

剛開始做直播時,一個上午只賣出去了4單。2單是自己的父母,另外2單是另外一個老師的父母。

互聯網觀察員們曾斷言,董宇輝既沒有其他直播“一哥一姐”那樣的“櫃員”氣質,又沒有羅永浩那樣的“攤販”氣質,註定紅不了,賣不了。

甚至,有人吐槽他“不好好賣貨說什麼英語”,“這種長相怎麼做直播”。

可是面對各方面的困難和痛苦,董宇輝卻說,熬一熬,黑夜就會過去,黎明總會到來。

即使在最艱難的日子裡,他也沒有放棄思考,隨波逐流。

“曾經是一名教師,現在是互聯網好物推薦員。“董宇輝沒有把自己定位成一個普通售貨員,而是知識的傳播者。

直播間裡的鏡頭,儼然是他另外的一個三尺講堂:

他賣大米,卻讓你記住長白山。

他賣蘇軾,卻讓你記住十年生死兩茫茫。

後來,董宇輝的文化帶貨火遍全網,他成爲了大家最喜歡的購物主播。不賣貨而講授知識的做法,卻讓直播間銷售額的不斷創下歷史新高。

董宇輝對自己有着清晰的認識,他不斷髮揮自己的優勢,把教書經歷變成了新職業的寶貴財富。

即使教培行業已然不再,但他已爲自己的人生殺出了一條血路。

或許我們無法期待孩子能獲得如同董宇輝一樣的事業成功,但我們至少可以讓孩子向董宇輝學習一點 —— 認識自己,相信自己,不斷地在滿是泥濘的生活中探索自己的可能。

這不是什麼理想主義,而是真真正正的長期實用主義。

一個直面困難,勇於思考,對自己有着清晰認識的人,無論生在哪個時代,歷經怎樣的風雨,都終將從困頓中找到破局之道。

這不正是教育的目標所在嗎?

不管是張雪峰、李雪峰老師,任何選專業選學校的老師的話,我都只建議你把它們當做新的信息來源,而不是你和孩子需要去踐行的真理。

它們反映了一部分當下的教育現實,但遠不是全部。

沒錯,高考報志願只有一次。

但對孩子而言,能只被自己掌控、只能通過自己獲得意義的人生,也只有一次。

如果我們無法控制未來,那不如敞開胸懷去擁抱生活中的不確定。

讓孩子去探索自己的路程,讓孩子成爲自己生活的負責人。

我們對不確定性的抱持,恰好能給孩子更多的可能性。

每一個孩子都是初升的旭日,他們都應有着閃閃發亮的未來。不要用擔憂去遮住他們原本的光彩,是我們對孩子最深的祝福與愛。

優質好課

免費領取

已添加過曉敏老師助理的家長

可聯繫任一助理回覆關鍵詞“資料”領取

未添加過的家長請掃下方二維碼領取

《親子溝通,青春期父母必修課》

《父母早知道,讓孩子遠離抑鬱》

《青春期網絡成癮10大因子自檢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