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差比低溫更要命!醫提醒三大危險時機最易爆血管

溫差比低溫更要命!醫提醒三大危險時機最易爆血管。(示意圖/Shutterstock)

全臺凍成冰箱!溼冷天氣讓許多人能不出門就不出門,躲在家裡做足保暖,有人出動電暖器調高室溫,有人就愛泡湯暖身。不過醫師提醒,比起低溫,其實更要注意的是急遽的溫度變化,忽冷忽熱最容易引爆血管,造成重大心血管急症發作。

檯安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內科主任林謂文醫師提醒,溫差會讓血管急遽收縮、血壓飆升,心跳也會變得更快,最易誘發心肌梗塞與腦中風。最需要注意的危險時刻包括泡湯、沐浴、起牀後,堪稱意外發生的三大時間點。。

醫師強調,尤其是高風險的慢性病族羣,例如: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患者,或有抽菸習慣、肥胖者,曾有中風、心絞痛病史者等,一定要做好保暖防護,以免造成血壓突然升高,進而增加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

另外,最多人犯的禁忌就是忘記補充水分,加上久坐,使血液循環變慢,血質容易變得黏稠,大增血管阻塞機率。醫師呼籲隨時補充溫開水,可降低血壓升高及心臟病發作的機率。

(圖/中時新聞網陳友齡製圖)

醫師提醒,泡湯、沐浴及起牀這3大最易引發意外的時段,可以做好防範準備:

1.不宜長時間泡湯、沐浴:

泡湯或洗澡水溫不宜超過40℃,入浴或浸泡過久會讓四肢血管擴張,引發腦血管急症。尤其泡湯後不要太快起身,因爲此時血管擴張,容易造成低血壓引發暈倒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