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旦柚900噸滯銷大量報廢 專家:顯見大陸市場無可取代

根據農糧署統計,今年花蓮縣文旦柚收穫面積約840公頃、產量約2萬5600公噸;瑞穗鄉農會日前指出,今年受海葵颱風長時間降雨影響,正值採收期的文旦果形變大,水傷也不少,甜度也大大降低,盤商買氣低迷使得滯銷情況爲近年來最嚴重。(本報系資料照)

瑞穗文旦柚再現產量過剩,甚至出現收購後大片遭棄置於農地上,據瑞穗鄉農會統計,今年高達900噸文旦柚嚴重滯銷。專家指出,大陸市場沒有其他市場可取代,只要今年產量增加就只能放任棄置。

根據農糧署統計,今年花蓮縣文旦柚收穫面積約840公頃、產量約2萬5600公噸;瑞穗鄉農會日前指出,今年受海葵颱風長時間降雨影響,正值採收期的文旦果形變大,水傷也不少,甜度也大大降低,盤商買氣低迷使得滯銷情況爲近年來最嚴重。

菜農林佳新分析,滯銷原因不外乎「加工成本太貴」以及「沒有市場可取代大陸」,首先麻豆文旦在臺風前搶收,所以提早各產地上市,有的產地價則直接砍到每臺斤20塊以下,當麻豆產地打出這種價格,採收較晚上市的花蓮還有辦法生存嗎?這就是國內市場互相踐踏的結果。

林佳新表示,導致這種問題的發生,最大原因就是「外銷大陸的7000噸沒有其他市場能取代」,所以只要今年產量增加就只能放任棄置。

另外,根據農業部「文旦落果堆肥製作方式」指出,文旦落果須添加稻殼及少許米糠後於果園中進行堆肥化,原因在於文旦水分含量高而且缺乏物理性支持的骨架,果皮部分又含有臘質及油腺不易腐爛,因此必須添加乾燥疏鬆物質來支持堆肥結構,肥料化不但可就地解決文旦落果,其成品更可直接施用以增加土壤肥力,也節省人力物力。

有不少民衆表示,棄置在田間的文旦柚均未有類似處理,質疑只是單純棄置等待掩埋而已。

農糧署副署長姚志旺表示,文旦柚去皮做精油加工後,果肉使用上應朝向堆肥化處理,然而做堆肥有許多種方式,可能當地農會在處理程序上沒有適當執行,才導致文旦柚暴露在田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