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資產是大家的事」…傅朝卿獲行政院文化獎 盼臺灣文化資產與國際接軌

第43屆行政院文化獎頒獎典禮今天在中山堂舉辦,由行政院長陳建仁(左)親授文化獎章給予本屆文化獎得主傅朝卿(右),表彰他們在文化資產保存上的特殊貢獻。記者許正宏/攝影

「文化資產不是一個人的事,是大家的事。」成大建築系名譽教授、臺灣文化資產守護者傅朝卿,今天從行政院長陳建仁手上接下行政院文化獎。近日文化資產爭議不斷,他致詞時表示,希望臺灣的文化資產跟國際接軌,「用理性中道的方式來保存文化」。他認爲,「偏激、感性的文化資產沒有辦法持久」,只有理性中道纔有辦法讓文化資產得到大多數人的肯定;而文化資產應該「創新、韌性,有人性」。

第43屆行政院文化獎頒獎典禮今日於臺北市中山堂光復廳舉辦。本屆文化獎得主爲傅朝卿、阮義忠與林亨泰。

傅朝卿爲臺灣建築史與文化資產的守護者,長年致力於臺灣建築史與建築文化資產調查、保存與推廣等工作,並引入國際新觀念。他參與推動臺灣古蹟保存立法、主持多項臺灣古蹟調查與修復工程、編纂多部臺灣建築史與文化資產著作,更是戰後臺灣第一位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委員會」發表論文的學者。文化部長史哲表示,傅朝卿對於文化資產再利用的觀念與做法,已經成爲現在共同的風潮,曾說:「文化資產的保存不是要把文化資產帶往過去,而是要帶向未來」。

傅朝卿昨天深夜才從國外趕回領獎。「爲了站在今天這個舞臺上,我昨天深夜從國外趕回來。爲什麼?我覺得親自來領這個獎。應該是一個文化人該做的事。」

「文化資產並不是一個人的事,文化資產是大家的事。」傅朝卿感謝這40年來,願意認同他的說詞與說法,願意用共同的理念維護臺灣這塊土地文化資產的所有人,「這個獎應該是屬於大家的,而不是隻有我一個人的。」傅朝卿的另一位戰友—文資學者李幹朗也在臺下,他比傅朝卿早幾年拿到行政院文化獎。

「40年來,我只有一個理念—希望臺灣的文化資產跟國際接軌,用理性中道的方式來保存文化。」傅朝卿表示,2011年臺灣在UNESCO(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打了一戰,經過他的協調。UNESCO讓臺灣用臺灣的名義參與所有的會議,「臺灣有這麼多這麼美好的文化資產,應該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

傅朝卿表示,「理性中道」是他認爲臺灣文化資產應該走的路,「偏激、感性的文化資產,其實沒有辦法持久,只有理性中道纔有辦法讓文化資產得到大多數人的肯定。」UNESCO曾在2022年提出文化資產應該要創新、韌性,有人性,這也是他40年來謹記的守護文資原則。

他分析,保存文化資產一定要人性,顧及到所有權益關係人的權益與尊重憲法,「唯有大家都共同認可的文化資產,才能夠永續存續在這個社會。」他希望自己這一次的得獎,能夠讓臺灣的文化資產走向更健康更永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