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脈春秋》跟着央視鏡頭,走進海口→
10月25日18:20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
綜合頻道(CCTV-1)播出
大型系列紀錄片
《文脈春秋》海口篇
邀您一起走進
“背靠火山的海上陽關”——海口
海口是中國
最年輕的省會城市
是北部灣和
南海中東部之間的咽喉要塞
曾經
這裡是中原王朝
經略海南的海上陽關
也是下南洋的中轉站
中原文化、南洋文化交相輝映
防衛和貿易成就了它的輝煌!
如今
這裡是海南自由貿易港核心區
它,就是海口!
背靠火山的城市
海口石山火山羣中總計有40座火山,平均每兩平方公里就有一座。這裡是研究植物適應性的首選之地,一些獨特的植物生長得十分緩慢,它們的根系盤根錯節,都是爲了適應火山噴發後形成的火山熔岩。
約一萬年前,海南島的最後一次火山噴發,形成了火山熔岩,打造出海口主要的自然地貌。從海口石山火山羣制高點風爐嶺向北眺望,就會發現海口主城區背靠火山,面向大海。
海口,位於海南島北端、瓊州海峽南岸,距離海峽對面的徐聞港約20公里,是海南島離大陸最近之處。發源於海南島中部的南渡江,向北歸入大海。北宋神宗時期,南渡江入海口成爲商船聚泊的港口,稱“海口浦”,意爲入海處的一塊浦灘之地,海口的名字也由此而來。
海南別稱源於此地
海口的府城始建於公元972年,自宋代成爲瓊州州治後,元、明、清時期一直是瓊州府所在地。瓊臺福地是整個府城的制高點,一衆行政、軍事機構都集中在這裡。
建在高地之上,有利於防衛和防澇。古代,人們習慣稱官衙爲“臺”,故該地被稱爲“瓊臺”,瓊臺也成了海南的別稱。明代沿海設置海防體系,海南衛是最南端的海上陽關,也是海南全島的軍事總指揮部。
“七井八巷十三街”
海口的府城地表多爲火山岩,不易儲水,人們只能打井取水,府城至今還遺存了不少古井。
仁和坊裡的丹霞井,是府城歷史最悠久的井之一。丹霞井井深10米左右,井沿上密佈着81道由繩索長期摩擦形成的溝槽,其中最深處有8釐米,密密麻麻的繩痕正是漫長歲月的印記。
井水曾經是府城居民最重要的生活水源,因此有水井的地方就聚集成了街巷,縱橫交錯的街巷造就了府城“七井八巷十三街”的主體街區。
蘇軾在此的“奇絕”人生
“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被貶海南的三年,蘇軾認爲是他人生中最“奇絕”的經歷。公元1097年,60歲的蘇軾遭遇了人生第三次貶謫,乘船過瓊州海峽到達瓊州府城。
府城東北角五公祠內的浮粟泉,被譽爲“海南第一泉”,據記載是蘇軾當年在海口停留時找到的一眼泉水,府城許多百姓都在此取水飲用。
蘇軾離開海南9年後,海南歷史上出了第一個進士——蘇軾的學生符確。蘇軾等貶謫官員給海南帶來了先進的中原文化,爲海南播下了文明的種子。
騎樓林立 商賈絡繹
海口騎樓老街約2平方公里範圍內,街道兩旁的大小騎樓就近600座。史料記載,海口老城的第一棟騎樓建於1849年,到20世紀30年代,海口已是“騎樓林立,商賈絡繹”。
騎樓是一種商住建築,從外形上看,猶如二樓“騎”在一樓上,因此被形象地稱爲“騎樓”。這種上樓下廊的形式既遮陽又防雨,特別適合海南炎熱多雨的氣候條件,既爲行人提供了方便,還便於敞開鋪面招攬客人。
南洋華僑不僅促進了往來貿易,帶來財富,也帶來獨具特色的騎樓。
這些騎樓將南洋風格和歐洲巴洛克建築元素融爲一體,追求曲線造型以及內外裝飾的華麗,騎樓的窗楣、廊柱、女兒牆、拱券等佈滿了精緻的雕花和裝飾。海口臨海多臺風,所以騎樓留有透風的洞口,以減少風壓。
今天,騎樓已經成爲海口最具代表性的名片之一。
千年不斷的海上貿易
在海口,評價糖的品質不是用“甜”,而是用“香”,其古法制糖中有一個秘訣:在糖里加入貝殼粉,可以去掉糖的酸性,增加香甜度。
早在唐代,海南的糖已成爲貢品。成品糖沿南渡江運到海口,再通過海口港出海。除了糖,海南的檳榔、椰子、沉香,東南亞的木材和香料,也源源不斷地在海口中轉交易。
宋代海上絲綢之路貿易空前繁榮,瓊州海峽是一條重要的海上孔道,扼守這條孔道的海口,既是當時面向東南亞的外貿基地,也是海南島和大陸中原地區間一個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
如今,全國最大的港口客滾綜合樞紐——海口新海滾裝碼頭客運綜合樞紐站已經開啓,年設計通過能力爲旅客3500萬人次、車輛560萬輛次。
站在自貿港的潮頭,海口正向海而生。
跟着歷史遺蹟
探尋海口記憶
誠邀大家前來
感受活力海口的魅力和生機
來源:海口旅遊
圖文原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