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範丨馮克瓊:我的高四同學程青松

2017年5月青松在《第八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盛典》分享《導演的起點》

我的高四同學程青松

馮克瓊

程青松,重慶市雲陽籍著名電影人,《青年電影手冊》主編,導演、作家、編劇、影評人、監製、製片人、策劃等等頭銜一長串。程青松和我是雲陽中學86級複習班的同學,因他年齡偏小,同學們親切地稱他青松或小程。我來自江口中學,他來自雲陽中學。在複習班上了半學期課之後,我們各自走上工作崗位。後來他通過鍥而不捨的努力,考上北京電影學院電影文學系(1995-1999),畢業後供職於中國電影家協會電影創作指導處。

追求夢想的少年青松

先來看看1986年1月22日,青松寫給我的信,準確地說,是他回覆我給他的信。

密斯瓊:

你好!就在考試最後的一天收到了你的來信。無奈下午要考外語,只好擱筆。今天可好了,整個人的神經都鬆弛了。我考的一般,不好現在就斷論。24號成績發下來我會盡快告訴你。

說實話,那天你臨走前我竟然不知道說什麼,你也沒說出什麼。只是那句“祝你們考好”使我在考試中有如一股力量,儘量發揮自己的能力。

我也真沒想到你會這麼快也就來了信。我真得感謝你。說不定,我也會很快走上工作崗位,到那時,幸會有期了。我現在也仍然沒多大自由,要看我喜愛的小說和電影是夢中的事情。我的命運註定了我生在現在這個家庭。從我迷戀上文學到受挫折,那些淚血往事是不堪回首的。初三時,我曾出走過。唉,不提了,不提了。說又會說得完,說得盡嗎?我也有過很多朋友,由於很多原因,失去了一些。我很樂觀,這兒失去了,那兒又得到,只要不是逢場作戲,會得到真正的友情。從我們的第一次接觸、交談開始,你留給我很深的印象。我很少打聽別人的傳聞,過去只是偶爾聽到一些人談及過你。偶爾一次聽說你喜歡文學,直到和你交談後纔得到了證實。我看過你的“文摘”,從那些文章片段中我見到了你的另一面,至少有你性格中的一面,因爲那些文章使你喜愛,你一定產生過共鳴。所以我覺得你無論如何也要堅持下去。

你分配的事情,最好不要等閒視之。力所能及。

譚明雲期末考試沒來,大概有些心中無底。我也不很想去找他,他的家也不知在何處。不過,我請周小玲轉告他。你盡情放心。

下次再談。

祝你愉快!

你的youngerbrother

青松

1986、元、22晨

我和青松相識的記憶滾滾而來。1985年9月,我們相識在雲陽中學文科複習班,操場邊的大教室。他坐第一排,我是他後排的姐姐。因爲有共同的愛好,我們不時在一起聊文學、電影。記得有一次我們逃課去看電影《黃土地》,看完電影,一路往學校走,青松煞有見識的:“你知道那個鏡頭,就是一個老漢的一雙黑黢黢的老繭手,和年輕女主那一雙白嫩嫩的手,爲什麼整個鏡頭就這兩雙手?”我們望着他,很茫然,沒注意這個問題。接着他說:“這是隱喻,強烈的對比!是對包辦婚姻的諷刺和批判!”

14歲時他就成爲那個年代雲陽縣唯一在《中學生》雜誌發表作文並且獲獎的少年,同一年也在《大衆電影》上發表了他的第一篇影評《充滿希望的一年》。那時,他的文學藝術天賦、對電影的見解已露端倪。

1986年元月,我參加了工作,他送我一本日記本以示留念,並寫了“留言”。

十七歲的青松,文筆有些早熟。

臨別寄語馮克瓊同志:

大凡每個人都經歷過無數次的相逢和分別。每經過一次相逢會添上一絲喜悅,每經過一次分別會悵然若失。不過,經歷多了似乎也激不起一點波瀾了。

然而,我似乎還是不怎麼麻木的。反而覺得異常清醒。

又一個自以爲朋友的朋友分離了。還沒有分離我就在心裡說:哦,這只不過是幾天的事。

後會有期。相信嗎?分別是暫時的,重逢是絕對的。

你應當致力於自己的目標。絕不可沉淪。你應當抓住時機,促成飛躍。循序漸進,功到自然成。

這就怪了,我怎麼又會知道你的目標。權當我的猜測罷了。不過,還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我們都不是幸運兒。鮮花也不是總給幸運兒們的。

我常常把人劃作三類。

第一類是恬淡的人,無拘無束,無牽無掛,有點“羅曼蒂克”。他們如明麗的田園詩,如輕摸(抹)淡寫的山水畫。他們不追求功名利祿,不愛戀榮華富貴,內心如一池秋水。

第二類是平庸的人。這種人時而胸懷鴻鵠之志,時而哀嘆命運不濟,有的腰纏萬貫卻不求上進,有的一貧如洗亦自暴自棄。

第三類是偉大的人。他們始終用巨大的熱情去生活。他們有理想有追求,不怕失敗,總是鍥而不捨的沿着自己的目標走去。

如果要我選擇,我是不會選擇第二種的。不過,我似乎也平靜不下來,我怎能面對飛旋的時代無動於衷呢?

我所選擇的道路註定了我的一生會坎坷不平的。在這條道路上,有許多人缺乏信心而隱進草叢樹林中。我也在走這條路,爲了她,我暫時拐上了現在的路。儘管我常常爲之掩面也不都(得)不捨棄她。但是,我會放棄嗎?怎麼能呢?沒有她,我又從何處覓得力量?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個人都是一個長跑運動員。

而我卻是一個孤獨的長跑者。

你在這方面比我好。你似乎是一個“博愛”的人,你總是和藹而又誠懇的。你說過你沒有報復心。所以你不必與人們解開一個個糾葛。

我卻常常爲數不清的糾葛傷透腦筋。而且我的“報復心”極強!

我相信辯證法,相信唯物主義。我會成功的,儘管我現在還沒有成功,可我不會放棄一次次機會。

我應該說不是錯覺。你對文學有着濃郁的興趣。經過我們之間的交談,我發現了這點。

願成功伴隨你!

我不喜歡煽動別人爲了文學而忍受着痛苦。因爲本身是痛苦的。但是,對你,我很希望你用全身心去愛她。

是的,在文學之路上我們是不會孤獨的,還有很多同志呢!

回過頭來,你再看一遍,你應當記住:後會有期。

這世界屬於你!

同學:Little town

1986年元月

這封信,既是鼓勵我堅持對文學的熱愛,也是他少年孤獨時期,向一個有同樣興趣愛好的朋友講述他對這世界的看法,也是他的喃喃自語,他是個願意探索自己內心的人。那時,他就自己跟自己說要走文學和電影創作這條路,並用它做生活的準則,用巨大的熱情去生活,少年已自定大格局。

此去別後,我在江口食品站上班,他也被分配到故陵電影院放電影,我們通信幾年又斷了。直到1998年,同學楊玲去宜昌遊玩,船上偶遇青松,閒聊得知大家都是我同學,楊玲帶給我一張紙條,熟悉的字跡:程青松,北京電影學院電影文學系,讓我給他寫信。我驚喜不已,天啊!他終於邁進夢想中理想的門檻了!

著名電影人---青松

2002年青松開始擔任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主題晚會的策劃、總撰稿、總導演。或許是少年時期在雲陽縣故陵鎮當過電影放映員的經歷積累的電影常識,又或許是文學藝術天賦秉異,又或許是在北京電影學院專業考試獲全國第一名的才氣,青松對電影有一份超常人的熱愛和癡迷。他擔任總撰稿的金雞百花電影節閉幕式頒獎典禮的串聯解說詞、評語等總是詩情畫意、激情滿懷,常常在晚會上使所有電影人激動澎湃,產生共鳴。

2009年,青松擔任第2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典禮總導演、總撰稿,他爲表演藝術家秦怡撰寫的金雞獎終身成就獎的評語:

“從黃埔江的外灘上走來一個16歲的美麗少女,她來到戰時重慶找尋簇新的理想。話劇舞臺的錘鍊讓她脫穎而出,她與白楊、舒繡文、張瑞芳一起被稱爲抗戰大後方,重慶影劇舞臺上的四大名旦,她就是秦怡。

抗日烽火的硝煙散去,秦怡的光芒從舞臺向銀幕閃耀,重拾她對電影那份遙遠的愛,一位銀幕麗人在中國電影的星空升起。

而在新中國的銀幕畫廊裡,秦怡的芳菲得到了更縱情的綻放,她可以是憂傷的,也可以是堅定的,甚至有時是頑皮的,像一朵永遠盛開的紅花。秦怡在數十載的銀海泛舟中,一次次甘當綠葉跑龍套,讓小角色煥發出同樣奪目的光芒。”

青松相繼擔任北京大學生電影節、長春電影節、新春電影音樂會以及電影頻道《首映》《流金歲月》等電影主題晚會的策劃、總撰稿、總導演……

2006年春節,青松回到雲陽,帶給我一件珍貴的禮物——他編劇創作的《電影往事》光盤,此片獲得中國電影編劇類最高獎項——夏衍電影文學獎,在荷蘭放映時,被譽爲“中國版《天堂電影院》”。影片講述了中國20世紀70年代末西北小鎮的一個普通家庭對露天電影的深切熱愛,以及這個家庭與電影緊緊糾葛在一起的悲歡離合。看着電影,我知道,那是青松把自己鮮活純真的童年情感,融入電影,追夢露天電影時代,真摯感人;後來,他編劇的《沉默的遠山》被稱爲“以藝術片的方式來表現主旋律電影的範本”,此片獲得中國電影發表獎、哥倫比亞大學波哥大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全國五個一工程獎;青松擔任編劇的還有電影《叢林無邊》《晚安重慶》等等、電視劇《武聖關公》《我們復婚吧》……

最近幾年,他擔任製片人、出品人的電影《春潮》入圍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主競賽單元;擔任策劃的《紅花綠葉》獲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獎;擔任監製、李玉剛導演的短片《人約黃昏後》獲第三屆86358電影短片交流周組委會大獎;擔任現代舞《形隱·不離》《水問》《北京·我們》製作人等。

青松信中曾說:“我會成功的,儘管我現在還沒有成功,可我不會放棄一次次機會。”他做到了!我親眼所見!

2016年與青松在法國大使館參加“中法文化之春”開幕式

那幾年跟隨青松,去法國大使館參加“中法文化之春”交流活動;觀看北京現代舞團表演《三更雨·願》、舞劇《杜甫》、話劇《終成眷屬》等;故事片《長江圖》《追風者也》《完美有多美》、法國紀錄片《地球四季》等電影首映式,見着一衆明星大咖;北京工體參加崔健《滾動三十》、羅大佑等個人演唱會;北京磚石球場與史可一家在空中包房欣賞國際巨星、也是青松的夢中情人納達爾的羽毛球比賽;去房山探班青松好友田海蓉、蔣雯麗拍攝電視劇《正陽門下2》;去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交通頻道錄製節目……

這些都是青松的日常工作。

用書迸發電影熱情

青松號稱電影界的“百度”,關於海內外電影的信息,有時百度上搜不到,但他知道。2009年6月,青松創辦《青年電影手冊》並擔任主編。這是他經年積澱的電影熱情及思想,用一本本書迸發釋放。這是國內第一本以影評、導演對話、電影理論和電影創作爲主的專業性圖書。自創刊以來,青松集結海內外30多位知名影評人加盟撰稿,主編出版了八輯《青年電影手冊》 :《關不住的春光》《在光影中旅行》《100位華語導演的處女作》 《 青春電影手冊》《愛情電影聖經》等專業影評書籍,以此激勵更多熱愛電影的朋友成長和發展。

《青年電影手冊》的成就正如2020年在第28屆上海影評人頒獎典禮上授予他的頒獎詞:在世界電影史上,電影評論一直是推動電影發展的重要陣地之一,法國《電影手冊》如是,中國《青年電影手冊》亦如是。《青年電影手冊》集“深度、銳度、態度”於一身,是青年電影人求索電影理論和實踐的實驗沃土。《青年電影手冊》的主編程青松先生,始終堅持獨立思考的精神,其創辦的“金掃帚獎”,用批評的聲音鞭策中國電影,用心良苦,其發起的年度“華語十佳”的評選,目光獨特。《青年電影手冊》爲當代中國電影的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特授予《青年電影手冊》“年度電影評論貢獻獎”。

在北京大學,我有幸參加了第七輯《青春電影手冊》分享發佈會。

2017年4月13日,青松邀本期封面人物導演王小帥以及其中五位作者——夏河、安宕宕、李寧、蘇洋、樑夜楓等做客北大,分享光影中綻放的青春以及青松主編的新書《青春電影手冊》背後的故事,並與北大同學們暢聊優秀青春電影以及中國電影現狀。青松曾在2003年攜《我的攝影機不撒謊》、2011年攜《青年電影手冊》兩次造訪北大。

青松解密這些電影的選片標準,即它們準確描述了青春的狀態、展現了青春的生活。此次邀請了18位青年影評人來討論入圍影片並撰寫100部影片的影評。青松還透露很多導演有兩件東西最喜歡描繪——自己的青春和故鄉,許多導演的處女作都是回到自己的家鄉去拍攝,因爲哪裡有他們熟悉的土地和成長的記憶。爲什麼很多的導演的起點都是在自己的故鄉拍童年、青春或其他特別的感受?因爲那時他們天真無邪,完全純真地從身體裡拿出最熟悉、最生動、最美好、最鮮活、最熱列的東西獻給觀衆,觀衆怎能不被打動?

在本書收錄的103部青春片中,王小帥導演的《青紅》《十七歲的單車》佔兩席。王小帥認爲導演創作的初衷是渴望表達的衝動,這個衝動往往在青春期最足。自己頭幾部作品完全憑衝動而完成,而現在要考慮的事情很多,原始的衝動被破壞。

到場的五位作者也向同學們分享了他們對優秀青春片的選擇,表達對當代年輕人的一種希冀。

幾位作者認爲,現在很多年輕人,不是真的熱衷於看爛片,而是他們沒有選擇,錯過了輝煌的電影年代。但是我們希望通過此書除了表達一種對美好青春的紀念,也能讓年輕的讀者們瞭解世界範圍內的經典青春片,對好電影有一個標杆。觀衆、導演、編劇都需要培養……

著名演員黃曉明雖沒到現場,卻通過轉發微博支持師哥青松,併爲每一位提問的同學贈書,更激發了現場同學的提問熱情。王小帥和青松現場解答了同學們的提問。

問到青松最喜歡的青春片以及最喜歡的華語電影,青松回答是楊德昌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他心中的華語電影第一名是費穆先生的《小城之春》。

此次分享會氛圍輕鬆又熱烈。因時間有限,好多舉手提問的同學依依不捨地買書離開。幾百本書一搶而空。

通過這次分享會,我重新認識了《青春電影手冊》。此手冊對我們如何欣賞一部好電影,如何獨立思考有提升作用。

2017年程青松(中)王小帥(右)在北大分享會。

用金掃帚獎鞭策中國電影發展

《青年電影手冊》主辦發起的一項重要活動,那就是評選金掃帚獎。該獎是華語電影史上首個爲年度最差影片頒發的獎項。是由網友和獨立影評人蔘與評選,從電影文本出發,以專業的立場,獨立的身份,以電影批判影響電影創造,爲鞭策中國電影而設立的獎項。這個獎很有影響力,百度上很全。我有幸參加2017年、2018年金掃帚獎頒獎活動,記憶最深刻的是準備頒獎前的忙碌。

2017年3月11日,金掃帚頒獎進入倒計時。

他們理了幾大項,很細,導演組、主持人組、嘉賓接待組、微博、微信圈直播組、獎盃證書發放組、禮儀組、安全組等。

各組人員到現場大興區博納星輝劇院,六十人左右,每一項落實到個人,確保絲毫不亂。他們中有合作媒體、被邀請來幫忙的朋友同事、來自電影學院及北大的志願者們。參加頒獎人員將有五百人左右,這麼多人的晚會事真多啊。

隨後幾天,大家都很忙。特別是青松,一些明星一會兒能參加,一會兒又不能,一會兒又聯繫其他明星,還有與合作公司商討訪談節目等等,這些我們都幫不上忙,只有他自己纔可以敲定。

但無論多忙,晚上在工作室,用投影儀看電影是工作的一個重要部分。看粉絲和評委評出的優秀電影;看被邀嘉賓的代表作,譬如柯正東主演《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女孩》;看被送來討論的未上映片,然後給出點評意見。譬如李揚的《盲道》等。

19日晚“第八屆中國電影金掃帚獎暨2016年度華語十佳電影”頒獎典禮終於完美結束。所幸整個流程沒有半點閃失和錯亂。我們疲倦極了,趕緊睡覺。唯有青松還在陪嘉賓等飛機。

2017年3月導演鄭來志領金掃帚獎,並與青松在後臺握手

本次頒獎典禮出現驚喜,最令人失望中小成本電影獎獲得者導演鄭來志親自來領了金掃帚獎,自創建以來,現場領獎第一人,青松很高興,終於有金掃帚獎獲得者理解:“金掃帚”獎的批評是無情的、新銳的、更是善意的,目的在於鞭策和激勵。

青松的雲陽家鄉情結

在北京期間,青松曾帶我們去藝海吃海鮮自助;東直門簋街吃麻辣肥腸、麻辣螺絲等;正宗北京烤鴨;工體幾樣菜的兔頭、涼粉等,味道都還可以。不過,無論吃過多麼好吃的菜,青松認爲都只是勉強可以,怎麼也不及雲陽、萬州一帶的傳統菜上口。

人間煙火美,故鄉山水情。青松的雲陽口味,是雲陽在他的味蕾上安裝的家鄉識別雷達系統,無論他走多遠,無論離開多少年,童年時代習慣的味道已植入他的骨髓,雲陽的風、雲陽的雨釀就的美味一直在呼喚他回到故鄉雲陽。《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說:“只有在原產地享用,它纔是有生命的美食。更重要的是,在原產地品嚐食物,你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都是食物不可分割的部分。”每年春節,青松必須回到雲陽,這是他幾十年保持的習慣,帶着他的電影回到故里,探望父母、親友,享受雲陽美食。

“吃名堂”的火爆肥腸、火爆腰花等,“六毛火鍋”,“惠居樓”的泡椒雞、燒白、糖醋黴皮子等,“鱔魚莊”的土鱔魚;“程涼麪”、“萬州烤魚”、“萬州格格”等,還有云陽包面、雲安羊雜等,他喜歡的菜式太多了,多得十多天的年假總是品嚐不夠。吃飽喝足之後,便是傳播交流電影藝術。

2019年1月,青松應邀出席重慶市南坪寰樂(重慶)影業有限公司主辦的《2019年重慶電影行業文化趨勢及發展暨中小成本電影產業發展動向高峰論壇》,他指出挖掘本土文化特色是重點。重慶雲陽縣恐龍化石羣,那裡會建世界級恐龍博物館,雲陽地名有幾十個與龍有關,說明龍文化很昌盛,巫巴文化也多,這些資源值得去挖掘利用。他呼籲電影商們到雲陽拍攝關於恐龍的科幻電影。

2019年8月,青松參與策劃的優秀影片《紅花綠葉》在雲陽兩江影城傾情上映。雲陽縣相關部門及部分文化藝術界人士、青松的部分同學、親友們共同欣賞了這部電影。

電影結束後,精英傳媒工作人員連通了在北京的導演劉苗苗和青松的視頻,與雲陽現場觀衆愉快地分享了電影創作及觀者的感想。

2019年10月14日,青松、艾老師一行與雲陽鎮譚書記等合影

2019年10月,青松攜艾小元老師及重慶市寰樂電影投資商一行來到雲陽,他們準備到雲陽老城拍攝構思很久的電影《雲中往事》。青松建議政府在挖掘老城文化時,搭建一間老雲中樓板模樣教室,加一截長廊,

順便還搭一間雲師教室,因爲雲中、雲師畢業的學生多,搞鄉愁旅遊,將很有吸引力。青松一行與雲陽鎮政府當時達成口頭協議,順勢打造一個80年代的老城景區,藉助電影的傳播力量,宣傳推廣“老城記憶”文化,助推老城經濟發展。

2021年2月,又是一年春節時,雲陽縣文聯邀請青松舉辦了“程青松電影藝術座談會”。

2021年春節“程青松電影藝術座談會”

青松簡短介紹了自己走進電影藝術殿堂的歷程,分享了2020年在電影藝術創作中獲得的成就及心得體會: 2020年,是一個悲傷、恐懼、沉重的年份,新冠貫穿了一年,時間彷彿停止。這一年,青松做了很多關於電影的工作,他的腳步從未暫停,收穫滿滿,6月底,青年電影手冊第十一屆年度盛典線上頒獎禮,戰報非凡,創“話題量突破50億+”“全網在線觀看人數5300萬+”“全網討論量6000萬+”……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青松走出雲陽30多年了,我們一起讀書的學校已淹沒在江底,回憶彷彿找不到載體。但這一切發生過,記憶永恆。流年只是帶走了光陰,帶不走的是雲陽的山水風物。青松說他一定要在雲陽拍一部電影,關於他的青春,關於他的家鄉,關於他熱愛的雲陽美味,他會把自己的電影世界引進雲陽,同時把雲陽的一切介紹給全世界。

(作者工作單位:雲陽縣文聯)

本文圖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