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如何一步步瓦解,中世紀封建西歐奴隸制?剖析它的消亡史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引言:

歐洲的農奴制從產生到發展再到消亡,其實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歐洲社會性質的轉變。農奴制在過往擁有着產生的經濟基礎,也擁有着發展的主客觀條件,所以它成爲了中世紀歐洲的一項特殊的社會制度。

隨着歐洲經濟社會的發展,文藝復興出現了;文藝復興一步步瓦解了中世紀的封建西歐的奴隸制度,也把以人爲本的思想帶到了社會的各個角落。

從那之後,農奴制就完全喪失了發展的土壤,以至於最後逐漸消亡。

而農奴制的消亡,同時也對後續歐洲國家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農奴制產生的客觀條件有哪些?爲何它會受到文藝復興的衝擊?關於這些問題,我們在文中能夠找到新的理解。

莊園經濟,依附土地

我們都知道,中國是一個農業生產大國。在漫長的封建社會發展過程當中,農業經濟一直是我國的支柱型經濟。但是鮮爲人知的是,今天以工業發達而著稱的衆多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他們也曾經經歷過農業國家的發展歷程。

在中世紀的歐洲,整片大地都被戰火佔據着。衆多軍隊成員都在忙着南征北戰,國度的生產活動則由一部分剩餘的勞動力來完成。

隨着社會發展,隨着矛盾的不斷升級和加劇,西歐國家的土地兼併狀況也越發嚴重。越來越多的農場主往自己的手中買入了更多的土地資源,他們幾乎實現了對整個社會的土地資源的壟斷。

如此一來,那些以農業生產爲生的農民就失去了賴以生存的保障。沒有土地資源支撐的情況下,他們即使掌握着農業生產技術,也沒有辦法在短時間之內將技術轉化爲生產資本和生活資本。

所以這些原本是社會自由人的農民,最後只能依附在農場主的腳下。農場主把自己手中的土地資源提供給農民,農民則按時對農場主支付經濟報酬。如此一來,雙方手中所掌握的不同的生產要素就能夠實現互通。

農場主手中的土地不再是浪費,農民所掌握的農業生產技術也不再是擺設。當生產要素能夠實現和諧統一發展時,整個社會的生產力自然會有所提升。

所以,農奴制就這樣誕生了。我們從這個發展歷程中也能看出,農奴制是莊園經濟之下的產品。

也就是說,農奴之所以會成爲農奴,這是因爲他們賴以生存的土地資源完全被農場主所壟斷。他們只能通過出賣自身勞動力的方式,來實現謀取生活成本的目的。

歐洲國家的農奴制最開始產生時,農場主和農民之間還沒有那麼明顯的階級劃分。他們之間更像是一種合作的模式,雙方提供不同的生產要素,最後實現生產發展的目的。

可是隨着農奴制的不斷普及,隨着土地兼併狀況的進一步加重,雙方的階級落差也越來越大。

農場主手中所掌握的土地資源,是整個歐洲農業社會相對稀缺的生產資源。而掌握了生產技術的農民,則並不具備不可替代性。

如果這個農民不配合,農場主馬上就可以把這個農民驅逐出自己的農場,轉而招攬另一位農民。

正是因爲這樣的供求關係變化,農場主的社會地位不斷提升,農民的社會地位不斷下降。

如果說最開始農民只是向農場主出賣自己的勞動力,那麼當農奴制發展到鼎盛時期時,農民出賣的則是自己的人身自由,是個人完整而獨立的人格。

所以到後來,我們會發現農奴制已經完全變了一種模樣。身爲農奴的各位社會底層農民們,已經完全喪失了基本的人權。他們成爲了農場主的附屬品,甚至變成了可以用來買賣的工具。

而手中掌握着農奴人身自由的農場主們,自然而然也就成爲了社會上層階級。他們對農民的壓迫和剝削在進一步擴大,社會資源也因爲不斷髮展而更多地向他們傾斜。

社會階級落差不斷擴大,社會地位日益懸殊,如此現象帶來的必然結果,就是社會矛盾升級,社會衝突加劇。

文藝復興,帶來衝擊

中世紀的歐洲除了是被戰爭擺佈的歐洲之外,還是被宗教所控制的歐洲。宗教文化的影響之下,農奴制發展進一步達到了鼎盛時期。

也就是說,不管是佔據着歐洲主流思潮的宗教文化,還是代表着世俗權利的上層階級貴族文化,都在一步步促進農奴制的發展。

可是從13世紀末期開始,文藝復興的思潮逐漸席捲了歐洲大地。這股由意大利開啓的新風,在最後甚至徹底改變了歐洲的格局。

在文藝復興時期,農奴制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被新的社會思潮完全打破。也就是貴族的莊園經濟,受到了新的經濟發展方式的衝擊。

衆所周知,農奴制是在封閉的貴族莊園經濟之下產生的。貴族壟斷的土地資源,所以農奴才需要依附於貴族而生存。

可是隨着文藝復興的發展,一衆分佈於社會底層的農奴發現了新的謀生方式。

過去,人們只知道通過農業生產來維持生活。那麼誰掌握了土地資源,誰自然就有最大的話語權。

可是當人們發現原來從事商業活動和手工業生產活動也能夠維持基本生活水平時,大家便不再願意依附於貴族而從事農業生產活動。

沒有了土地不要緊,我們還有雙手,還有聰明的頭腦。我們可以通過商業貿易來擴充新的市場,也可以通過紡織、雕刻等相對簡單的手工活動,來進行自由交易。

如此一來,從事農業生產活動的農奴數量必然會極大地減少。那麼以往佔據着社會主流的貴族莊園制經濟發展方式,自然也會逐漸土崩瓦解。

大量貴族將他們的生產視線從農村轉移到了城鎮,於是城市化的進程變得不可逆轉。而在城市日漸興起的時代發展階段,新的服務行業又就此而誕生。傳統的經濟發展和生產模式,再一次受到了猛烈地衝擊。

當經濟基礎不再維持原本的秩序時,上層基礎自然也會隨之發生轉變。

除了摧毀經濟基礎之外,文藝復興還爲社會思潮帶來了一股新的氣息。

衆所周知,文藝復興喚起的是人們對於古典主義的審美追求。但實際上,不管是但丁的《神曲》,還是米開朗琪羅的雕塑,又或者是哥白尼的日心說,他們都在自己的科學藝術發展成果中強調着人文主義,強調着人類社會對於理性主義的追求。

人文主義提倡的是以人爲本,關注現實生活中的好壞,關注人本身的發展,把人作爲世界關懷的中心。所以一個人的人權,是應當受到社會環境的基本保障的。

在這種新的思潮影響下,逐漸喪失了人身自由的農奴開始思考自我的生存境地。他們會發現,農奴制讓他們失去了全部的尊嚴。他們的生死被掌握在農場主的手中,貴族只需要一個眼神,或許就能夠決定他們的命運。

這是一種相當不平衡的社會發展現象,當農奴意識到了這種不平衡之後,社會力量也必然會失衡。

更多的人開始嚮往自由,開始追尋科學和理性主義,開始關注自身的生存和發展。他們不再願意被農場主束縛在一片狹窄的土地之上,更不願意獻出自己的全部人格。

不管是主觀還是客觀層面,文藝復興都對這個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文藝復興的衝擊之下,農奴制開始崩潰,並且一發不可收拾。

當傳統的經濟模式逐漸崩塌時,新的經濟發展方式必然會悄然出現。而在農奴制之後,衆多國家開始思考關於資本的原始積累方式。資本主義的新經濟,逐漸在歐洲大陸上萌芽。

徹底消失,模式轉變

在農奴制存在於社會的後期階段,傳統的貴族經濟已經不再能夠維持基本的運作秩序。取而代之的,是新的經濟發展方式,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資本主義萌芽。

此時社會的商業經濟十分繁榮,各類貿易流通也非常迅速。歐洲大地上的衆多國家,不管在國內貿易還是國際貿易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社會發展的重心,已經完全從土地轉移到了貿易之上。商品經濟,最終也對農業經濟實現了全方位的取代。

而在農奴制完全崩潰之後,歐洲國家對科學和自由有了更多新的思考與探索。

他們逐漸開始相信,當給予公民適當的生存空間時,人們可以在有限的條件當中產生無限的思考與靈感。而對於科學的追求,正好就誕生在這樣的思考當中。

如果不是農奴制崩潰,那社會上的絕大多數力量都仍然會被束縛在土地之上。他們早已經爲了生存而耗盡了全部的心力,也沒有時間再去思考生存之外的更高精神境界的東西。

日本的一位學者在他研究科學發展的一本書當中說過:“科學的歷史,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錯覺和失敗的歷史,是偉大的愚者以笨拙和低效能進行工作的歷史。”

當社會生產進步到一定的水平時,奴隸制社會與封建制社會相互妥協之後誕生的農奴制這種特殊的社會產物,也必然會被時代發展的潮流所淘汰。

而科學的進步往往會把社會生產帶到更高的水平之上,不管是之後進行的第一次工業革命還是第二次工業革命,這都是科學進步導致的必然結果。

歐洲衆多國家之所以能夠趕上工業革命的快車,就是因爲農奴制存在的基礎已經在國家內部土崩瓦解。

在農奴制與現代科學思想並存的那一時期,社會制度的發展是拖了科學技術發展後腿的。這兩種制度之間產生的偏差,會導致一個國家在一個歷史車輪當中打轉,無法實現真正的進步和蛻變。

其實不管是當時的西方社會,還是同一時期的東方國家,類似的社會現象都有所存在。而發展的旋渦,則會引發人們對於此類現象的進一步思考。

只有徹底拋棄掉落後的社會制度,趕上新的時代發展潮流,整個社會才能夠真正前進。那麼社會制度的蛻變和創新,到最後也會變成自然而然的事情。

結語:

農奴制從本質上來說,其實是西方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過渡階段的產物。它並不完全屬於奴隸社會,但是又還沒有完全進化到更爲先進的社會制度當中去。

文藝復興的發展,則給了歐洲大地一個契機。他們通過文藝復興實現了對農奴制的猛烈衝擊,也趁此機會完成了完全的自我蛻變。

參考資料:

1.《政治經濟學》

2.《西歐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