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H成疫後新常態 思科公佈全新《2022思科全球混合工作調查》

思科公佈全新《2022思科全球混合工作調查》針對混合工作對五大健康範疇的影響進行評估 — 情感、財務、心理、身體和社會幸福感 — 超過四分之三受訪者(79%)表示混合和遠距辦公成功改善他們各方面的健康。

另調查結果中也指出,居家或遠距辦公改善了80%臺灣員工的工作生活平衡,當中的原因包括更靈活的辦公安排(65%)及大幅減少或完全節省通勤時間(53%)。六成員工(63%)在家辦公能夠每週節省至少四小時,而超過四分之一(26%)受訪者每週能夠節省八小時或以上。

此外,混合和遠距辦公亦提高了社會幸福感,絕大多數受訪者(70%)表示遠距辦公改善了家庭關係,半數(51%)受訪者表示與朋友的關係更爲緊密。

調查期間,由於遠距辦公可節省開支,超過八成(81%)臺灣受訪者認爲他們的財務狀況得到改善。他們平均每週節省的費用大約4,320新臺幣(146美元),一年節省了約226,105新臺幣(7,592美元)。受訪者分別將交通(87%)及飲食和娛樂(73%)列爲他們節省最多的領域。開支的減少亦有助留住人才,75%受訪者表示他們在考慮更換工作時,會將所節省的開支納入考慮。

此外,多數(71%)臺灣受訪者認爲他們的身體狀況隨着遠距辦公得到改善。三分之二(66%)受訪者在遠距辦公時能做更多運動。在飲食習慣方面,74%受訪者表示混合工作對他們的飲食習慣有正面影響。

由於身心健康各方面得到改善,絕大多數(82%)臺灣員工表示工作不受地點限制,使他們更加快樂;而過半員工(56%)則表示混合工作有助於減低他們的壓力指數。大約三分之一(34%)員工認爲混合工作模式更輕鬆,工作環境壓力更小,而近三成的員工(29%)將壓力減少歸因於混合工作能爲他們帶來更高的靈活度。

思科臺灣技術長馮志良表示,環境的變化驅動了混合工作的興起,而此新形態的工作模式蘊藏着無限的靈活性,更帶動了企業的數位轉型。此次調查中,臺灣有七成受訪者(70%)回覆希望公司能採用混合工作模式。面對此趨勢,企業如何打造完善的混合工作環境,是高層應持續關注與創新的課題之一。除可採用更以人爲本的管理模式外,也須讓公司的技術團隊提升全面數位化體驗與基礎設施,讓員工在更便利的環境,執行真正能驅動企業前進的創新計劃。」

不同的工作方式將如何影響企業包容度與員工參與度,依舊存在着不確定性。超過一半臺灣受訪者表示,與需在辦公室和居家往返的人相比,採取完全遠距工作的團隊成員,在與公司(65%)和同事(62%)的交流中面臨挑戰。調查亦發現信任是企業管理的一個關鍵因素—60%受訪者認爲主管信任他們於遠距工作時仍能維持績效;而55%受訪者認爲他們能夠信任遠距工作的同事。

這些調查結果強調在混合工作下,大衆需要企業能擁有包容的文化。73%臺灣受訪者表示他們所在的公司,需要重新思考其文化及思考方式,才能使混合工作真正具有包容度。

同時,科技將仍然是未來實現日益多元化及分散式工作團隊的關鍵。逾六成(65%)臺灣受訪者認爲經常出現連線問題,會影響並限制遠距工作者的職務。88%受訪者表示,網路基礎設施對於在家辦公的無縫體驗至關重要,但只有69%受訪者表示他們的公司目前有配備合適的網路基礎設施。

接近八成(79%)受訪者認爲,網路安全對於混合工作的安全至關重要,但只有不到三分之二(63%)受訪者表示他們的企業目前擁有適當的能力及規範。達63%受訪者認爲,公司的所有員工皆明白混合工作所涉及的網路風險,而62%受訪者認爲企業領導已瞭解這些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