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建議你買這幾種書

- 第308篇原創文章 -

在買書這件事上,身邊有不少朋友問過我買哪些書比較好。其實要回答好這樣的問題,是很困難的,畢竟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要讀的書也不同。

不過反過來想,就像芒格曾開玩笑說的「我知道我會死在哪裡,這樣我就不能再去那裡了」,我也可以這樣說,你知道哪些書不能買,就知道買哪些書了。就如下面這幾種書,我就不建議你買。

第一種是評分高的新書。

在《》這篇文章裡,我說過這個話題。一般新書上市前後,作者都會想方設法宣傳,比如刷豆瓣評分,這倒無可厚非,可是過了頭就適得其反了。

有些新書的評分很高,有的甚至高達10分,可是三個月之後就慢慢往下降,一年後基本上降到6分以下。

不信你去看看自己跟風買過的一些暢銷書,十有八九評分越來越低。雖說不能只看豆瓣評分,但它還是對不少人要不要買一本書有影響的。

之所以出現評分高的新書,主要是利益相關者抱團取暖,相互追捧造成的。比如有的人出書了,他身邊的朋友、同事、學生等熟人,總得給他面子打五星好評吧?

我評分過的書不管有用沒用,都客觀評價,一般不受別人的影響,當然我也有自己的偏見。假如你真想買這樣的新書,建議你先試讀10頁左右,再決定買不買,我的建議是先等一等,不急着買。

第二種是盜版書。

現在網上賣盜版書的不少,稍不留神你就可能買到。對於盜版書,再便宜我也不建議你買。

因爲有的書紙張質量差,聞起來很臭,不知道是用什麼紙二次加工印刷的,還可能有毒,不是說不影響閱讀就可以買的。

如果你不想買到盜版書,在買之前多問一問。以前我在天貓(是的,天貓)買有貨的絕版書時,都會問商家是不是正版。

如果他不正面回答,而是說「店裡的商品跟圖片一樣哦,收到不滿意可以申請退貨」之類的話,就可以確定是盜版書。

你若想杜絕買到盜版書的話,就在自營店、品牌旗艦店買,雖然價格貴一些,但質量有保證,再說也不貴多少,千萬別貪小便宜。

當然,口碑較好的圖書專營店一般都賣正版的,價格一樣的話不如在自營店買。

第三種是比較差的譯本。

在一些羣裡,我見過不少書友吐槽買到的名著翻譯太差,恨不得扔了。我之前貪小便宜也買到了一些較差的譯本,真的扔掉了。

這類書一般裝幀很好,有的還出了精裝本,外面套了一個硬殼紙箱,有的還加上一把小鎖,看起來很精緻,還經常參加各種促銷活動,價格不貴。可這樣的書,你千萬別買。

因爲外國名著譯本,翻譯質量好的只有幾家出版社,出的書裝幀相對簡單,至少不花哨。而翻譯某一國文學的翻譯家,較好的也就幾位,經常買書讀書的人基本上都瞭解。

比如俄羅斯文學翻譯大家,戴驄、高莽、草嬰、滿濤、耿濟之、榮如德等,都是有口碑的。

如果你不知道有多個譯本的書誰的翻譯更好,可以試讀對比,或者去豆瓣等平臺看看,有的人會把幾本書的同一段落譯文放在一起比較,你就不會買錯了。

第四種是兩三年內不讀的書。

買書還是以自己的需求爲主:有的人爲了讀書,有的人則爲了藏書。對於藏書,只要你買了1000本好書以上,就發現值得收藏的書越來越少,當然你有參加拍賣古籍善本的愛好另當別論。

現在你能輕易買到的書,再過兩三年一樣可以買得到,有的書即使絕版了多花點錢照樣可以買得到。

你就沒必要提前囤很多新書在家裡了,佔用空間不說,兩三年後有的書出了修訂本,你還得再買。

所以,當你要買一本書時,不妨先問問自己:「在兩三年內我能讀完這本書嗎?」我所說的能讀完,意思是在計劃之內讀完它,而不是買來放着。

一旦你有了「有空再讀」纔買的書,一般都不會讀,至少在兩三年之內讀完的可能性不大。不信?你去數一數書架上有多少本是幾年前買的,到現在還沒拆開過就知道了。

按照你每年讀50本書來算,只要書架上有200本以上,就不會讀到它,再說你還有繼續買新書的計劃,更不可能想起還有一本定位爲「有空再讀」的書了,這樣的書我建議你還是不要買爲好。

當你知道哪些書不值得買,哪些書不要買之後,就減少了許多不必要的消費,就有時間多讀幾本好書。即使你錢多到花不完,也不必浪費在沒有價值的書上浪費,比如我說的這幾種書。

這些都是我這麼多年來買書的經驗,當你想買一本書卻猶豫不決時,不妨做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