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當前國安與國防的經驗與沉思/秉黃埔精神 確立建軍目標

我對建軍的意見

建軍是準備打未來的戰爭,因此建軍是一項極困難複雜長期的工程,建軍目標正確與否,直接關係到國家的安全。由於中共解放軍進步太快,可以確定的是,今後的作戰必然跟以往傳統的三棲犯臺作戰有很大的不同,特別是科技在未來作戰中的作用,將會愈來愈重要。

尤其在敵大我小、國力又相差懸殊的劣勢狀況下,我國應以更嚴謹積極的態度,依據敵軍的發展、作戰環境等等因素,經充分研討達成共識後,確立我國正確的建軍目標,並完成整體的建軍規畫,才能清楚知道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武器裝備並擬定優先順序,把有限的國防預算用在刀口上,以建立一支現代化、量小質精、能面對未來挑戰的部隊。內閣即將改組,請領導者慎選具備高度戰略素養的國防部長。

備戰才能避戰?

備戰是爲了準備因應隨時可能發生的戰爭。對於前段總統選舉期間,一些高層政治人物經常說「備戰才能避戰」,這句話在邏輯上是對的,但此言脫離現實。以我們現在的國防實力縱然盡己所能完成備戰,但真能產生嚇阻作用嗎?據美方專業單位多次兵推,都顯示我方勝算不大,有一段期間大家討論的焦點,反而是臺灣究竟能撐多久?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曾指出「臺灣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地區」,如今再加上金廈水域的不幸事件,更使兩岸緊張關係持續升高。在此險惡狀態下,除積極備戰外,政治上的妥善處理更能達到避戰目的,因爲明智的政治手段將使對方「師出無名」或者降低兩岸敵對態度。最上策則是運用政治智慧爲國家人民創造和平安全的環境,所以從政治上解決爭端方是根本之道,總之要想避戰,政治上的謀略與軍事戰備同等重要,不可偏廢。

若不幸發生戰爭,國防部應負責作戰指導,而國安會應協助總統做出最明智的終戰指導,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課題,宜儘早作研究及準備,以因應各種可能發生的戰況。

正確認識城鎮戰和巷戰

最近從媒體報導上看到,美方正積極強化臺灣的城鎮作戰能力。首先,當臺灣進行城鎮作戰時,大家不願提的情況是,我軍的機場港口以及固定的重要軍事設施大多都已被摧毀!換言之,我們已失去空優海優,臺灣已成爲一座孤島,是在這種極不利的戰略態勢下作戰。

其次要考量的是是否有條件進行這種城鎮戰。巷戰是一種近身戰鬥,我軍基層官士兵的戰技訓練是否比敵更精實?城鎮對外的交通補給水電等需求是否能得到有效的供給與支援?同時,作戰是在臺灣本土,我們有無用心經營未來的戰場?另外,當有形戰力若居於劣勢,軍民的戰鬥意志也就是精神戰力,能否彌補有形戰力之不足?總之,我國距離這些作戰條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進行城鎮戰要有明確目標,一是透過城鎮作戰消耗敵軍戰力、拉長作戰時間,以拖垮敵軍贏得最後勝利;二是以城鎮戰、巷戰爭取時間以待有利的外援,期能扭轉戰局,轉敗爲勝。

俄烏戰爭已越二年仍在進行中,雖然在美國及北約等國家有力的支援下,仍造成烏國軍民的重大傷亡,數以百萬計的難民流離失所,以及硬體建設的嚴重破壞。烏克蘭付出如此慘重的代價,卻還看不到一點勝利與和平的曙光,烏國總統澤倫斯基究竟是烏國的英雄或罪人,留待烏國曆史來公斷。

未來臺海一旦爆發戰爭,我國處境恐比烏克蘭的狀況更加嚴重,國軍雖應充分準備城鎮戰,但該不該進行這種作戰、如何打這種近戰,可能付出重大犧牲的代價,需由國家領導者及高階軍事指揮官慎重考量。

讓官兵知道爲誰而戰爲何而戰

賴清德先生即將接任中華民國的總統,希望他能親自出席今年六月十六日黃埔百年校慶,因爲這不僅是國軍的大事,也是國家的大事。自黃埔建校後,因戰亂而數度遷移校址;其後政府來臺後在鳳山覆校,黃埔精神始終一脈相傳,愛國愛民。特別是對國家統一、抗戰勝利以及七十多年來維護臺澎金馬安全都做出重大貢獻,因此黃埔軍校跟中華民國的國運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期盼賴準總統能在這個最重要也是最好的時機,除了肯定國軍的犧牲奉獻,更要讓現役官兵以及百萬後備軍人明確知道,他們是爲何而戰、爲誰而戰。這是非常重要又嚴肅的問題,切莫輕忽!同時也要強調軍隊中立化、國家化,不要讓軍人捲入政治紛爭。

使軍人成爲光榮的志業

軍人因任務關係國家安危,行動自由受到相當限制,尤其在金馬等外島地區的駐防,就連年節返家都很困難;再加上有限的待遇,使很多軍人家庭得不到妥善的照顧。最讓軍人感到不平的是,軍人長期以來受到莫須有的羞辱,外界甚至以極其惡劣的言辭傷害軍人的尊嚴。二○一二年底,馬政府於年關之前在立委質詢要求下,竟然毫無抗壓力,把依法所編的退休軍公教年終慰問金取消,這種沒有擔當來維護軍公教人員的權益,造成非常不良的後果。再加上少子化的趨勢,使年輕人從軍意願大爲降低,導致現在部隊編制嚴重缺員,甚至連軍事學校招生都困難重重,這種狀況不論對未來的建軍或當前的備戰,都造成極爲不利的影響。

誠如美國國父喬治華盛頓所言:「我們國家的年輕人將來是否願意爲國奮戰,將取決於我們現在如何善待、感激從前爲了國家奮戰的老兵們。」現在該是大家重新認識軍人對國家的重要性,肯定軍人獻身精神的時刻,同時國軍官兵更要自尊自律自強,讓軍人成爲光榮的志業。

統與獨的思考

追求中國的統一是中共建政以來始終不變的國家目標,自毛澤東以降的歷屆領導人都堅定的認爲,不論誰將臺灣從祖國分裂出去,就是中華民族的罪人,而目前主政的習近平主席在統的問題上更有強烈的使命感。由於賴清德先生不僅有明確的臺獨主張,也有強烈的企圖心,在這種緊張對立的狀況下,極易擦槍走火,兩岸雙方都應格外慎重。從主客觀等各種因素觀察,當前絕非解決統與獨的適當時機。

從現實狀況來看兩岸關係,就地理環境而言,兩岸僅以百餘公里的海峽相隔,如此接近是無法改變的事實,更重要的是,雙方都是炎黃子孫,同文同種、同根同源,再加上婚嫁來臺的陸配已近四十萬人,而臺灣到大陸經商求學的臺籍人士及家眷已超過百萬人;再就經濟而言,去年臺灣更從大陸賺取高達一千五百億美金的貿易順差,以上這些種種剪不斷的密切關係是不容否認的。

結語

中華民族自一八四○年鴉片戰爭以來受盡列強屈辱,好不容易兩岸人民今天過上富足又有尊嚴的生活,希望雙方都應珍惜今日的成就,彼此伸出友誼之手,表達相互的善意交流合作,在未來的時間長河中,隨着大勢之所趨,自然會完成有利於兩岸人民利益的整合。

再過三個月就是黃埔建校百年紀念日,代表日本向我國投降的岡村寧次大將曾說:「打敗日本的,不是中國的軍隊,也不是武器裝備,而是黃埔精神!」在此祝福培養我的母校,校運昌隆,更期盼我黃埔精神能永遠保衛國家的安全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