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貓貓學做人

還要上很久的班,不能貓在家裡就貓在社會。

從前有一羣動物,聚集到一起爲成爲優秀的寵物而努力,它們學習溫順恭儉,取悅於人,後來它們中出現了一個叛逆者——貓。

從前有一羣學者,聚集到一起爲成爲優秀的心理學家而努力,他們跟隨老師弗洛伊德試圖用潛意識去解釋人類的行爲,後來他們中出現了一個叛逆者——阿德勒。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這隻叛出精神分析學派的“貓”,反對將“潛意識”和“夢”作爲解釋心理行爲的“萬能鑰匙”,而是認爲人的主動意識才是社會行爲的主導,由此創立了“個體心理學”。後來有個叫宿南章的日本人出版了一本有關個體心理學的暢銷書叫《喵得樂》。爲什麼叫這個名字呢?因爲宿南章並非心理學家而是一名……獸醫。沒錯,這名寵物醫生髮現:貓咪的行爲特徵簡直就是“個體心理學”的完美詮釋!看,世間萬物的聯繫就是這麼奇妙!

《喵得樂》豆瓣

OK,各位鏟屎官們,現在就讓我們看看能從主子們的身上學到什麼心理學知識吧!

做貓的基本原則就是“老子想和你玩的時候,你就是可以隨意貼貼的米飯粒;老子不想和你玩的時候,老子就是你永遠得不到的白月光”,所以貓是寵物中的最琢磨不定的物質,永遠保持着“波粒二象性”,與你的距離忽近忽遠,與你的感情忽親忽疏,與你的熱度忽冷忽熱。到底是一根貓條就可以喚來的萌寵,還是用狩獵目光凝視你的野獸,都要視主子們當時的心情而定。這種若即若離是貓咪的常態,也是它們的“個性”標籤。

“課題分離”是個體心理學中的核心概念之一,所謂“課題”我們可以理解是一件事、一個決定、一個想法、一個計劃等等,也就是一個具體的行爲。阿德勒認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課題”,而去完成這個課題的過程應該和其他人、其他事“分離”開來。課題分離:在我們自己能完全控制並承擔責任的領域中,每個人的行動和選擇應當完全由自己決定的,而不應受他人的控制或過度影響。這一概念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課題”,自己的“課題”應跟他人“分離”,同時我們也無權干涉他人的“課題”。一句話:我們無法控制他人,只能也只應該對自己的行爲負責。

貓與人的交往是“疏而不離”,人與人的交往也應該親疏有度,這就是貓咪教會我們的社交原則。個體心理學認爲:“一切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而構建人際關係的邊界感就在於“課題分離”。在需要做決定的時候,把剪不斷理還亂的朋友圈暫時做“分離”,你將會發現:其實做選擇也並不難。很多時候,你所認爲重要的因素其實都是無關因素,果斷隔離,方能心中無礙。就像貓主子那樣,想吃貓條就去賣個萌,想要獨處就對鏟屎官的呼喚充耳不聞,歌德說“我愛你,與你何干”,劉慈欣說“毀滅你,與你何干”,你要說“我做決定,與你何干”!

貓咪步伐優美,叫貓步;貓咪食不貪婪,叫貓食;貓咪姿態慵懶,在瑜伽中喚作“貓式”。正所謂:優雅永不過時,貓咪貫徹一生。無論行走坐臥,不管奔撲跳躍,都將“藝術”二字展現在每根毛髮之上。哪怕流浪貓也不會在嗟來之食麪前失了分寸,就算高貴血統也不會在讚美聲中迷失自我。貓咪的DNA中鐫刻着榮辱不驚,它時時刻刻將“優雅”的稱號頂在頭上,招搖過市,留下一路梅花。

追求優越是個體心理學的核心概念,阿德勒認爲“追求優越”是支配個體行爲的總目標,正是這種天生的內驅力,激勵我們追求更大的成就,力圖成爲一個沒有缺陷的、完善的人。這種爲優越而進行的奮鬥是內在的,不僅會讓個體提升,更讓一切文化在歷史層面上繁衍發展,引導着社會和種族永遠不斷進步。

追求優越的結果有兩重性。正向可以激勵我們追求更大的成就,使心理得到積極成長;負向也會由於追求個人優越而忽視社會和他人的需要,從而變得傲慢,缺乏社會興趣,狂妄自大。因此,“追求優越”本身是沒有錯的,只是需要我們掌握尺度,人可以“驕傲”但不要“傲嬌”。

貓咪雖然一臉“老子比你優越”的表情,但並不讓人憎恨和討厭,是因爲它們的優雅並不具備攻擊性,而是一種對自己內在要求的外部體現。 所以我們不會認爲學霸給學渣講題時的那種無奈表情是一種鄙夷,也不會用盛李豪打羽毛球的姿態來嘲笑他“運動無能”。 生活中,該展現優秀的一面時不要礙於羞澀,該讚美他人的時候不要吝於華詞,因爲羨慕別人,勝過別人,征服別人都是這種追求優越的人格體現。

好奇心並不能殺死一隻貓,求知慾才能創造新世界。貓咪終其一生都保持着對這個世界的探索,它們時刻巡睃着身邊的環境,對每一個陌生的細節都刨根問底。它想知道每一種瓶瓶罐罐落地時的狀態,它想感受每一團毛絨球體在爪中的觸覺,它想看到每一堵高牆後面的未知景色。仔細觀察社區裡的貓羣,你會發現羣體裡時常有遠遁的身影消失,也總有新鮮面孔的加入,它們沒有故步自封的束縛,生活裡總是存在着詩和遠方!

創造性自我(creative self)也許是個體心理學中名稱最燃的一個概念,阿德勒用其來特指人格的自由成分。創造性自我:個體通過自我決策和行爲來創造自己的生活。不同於弗洛伊德所持有的“人格是由遺傳和生物因素決定的”觀點,阿德勒認爲個體是可以通過對自己經歷的總結去主動選擇自己的生活風格,確立自己的目標,決定自己的命運。而這一過程就是構建“創造性自我”的過程。

不可否認我們的某些能力和經驗是來自於遺傳和環境,但這些能力和經驗只是“材料”而已,如何運用這些“材料”去構建生活是可以選擇的,而這種“使用方法”就是我們的“生活態度”。 “創造性自我”所要表達的就是: 在塑造人格和命運的過程中,我們擁有這樣一種主動力量,它讓我們可能直接把握自己的命運,而非被動地被命運決定。

弗洛伊德將世間一切的問題都歸因於性慾問題,認爲潛意識和遺傳物質控制着個體的行爲,影響着命運,仔細想想其實其散發出濃郁的宿命論味道。阿德勒提醒我們:影響人成長的要素有三個,遺傳、環境和創造能力,尤其是創造能力,它將前兩者結合起來,是克服人生障礙,創造自己生活的核心技能。

“羊水是人生的分水嶺”這樣的話雖然聽起來很哲思,但其實是在給“生活惰性”找藉口。不可否認,不同個體的初始狀態不盡相同,但誰規定了只有一路領先才能率先衝線?倒數第一的逆襲在現實中並不罕見!人是有意識的個體,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道路,決定自己的命運。不要主動“閹割”自己的創造能力,我們都可以用自己獨特的生活風格決定自己的行爲方式。摘掉乾坤圈,你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哪吒!

貓咪並非典型的羣居動物,它們有着較強的領地意識,貓爬架上總有幾個位置是某隻貓的專屬,但身爲“矛盾聖體”的貓咪卻意外地熱衷並擅長搞社交,天冷時會井然有序的抱團取暖,進食時並不會不分敵我的哄搶,甚至哺乳期母貓對於當“奶媽”這事都非常不排斥。它們總以一種鶴立雞羣的姿態,做着鶴翔鹿鳴的事情。如果其他寵物佔據一顆星球,它們也許會內鬥不斷,爭食搶地,但唯獨喵星會迅速達成平衡,貓咪們各自盤踞領地,時而獨自EMO,時而相聚發呆。貓享受孤獨但拒絕寂寞,熱衷特立但反感獨行,既喜歡一隻貓的狂歡,也同時喜歡着一羣貓的孤單。

“社會興趣”指人具有一種爲他人、爲社會的先天思想準備和自然傾向。個體心理學,雖然名爲“個體”,其實是強調個體和社會之間的關係,所以我們可以把“社會興趣”理解成是一種與別人交往的情感,是一種對生活的評價態度,是一種對社會的認同能力。它的本質是一種人對於其所生活的環境(社會)的一種和諧共生的依賴感。

阿德勒 甚至 認爲有無 “ 社會興趣 ” 是衡量個體是否健康的主要標準, 也就說保持一定 “ 社會興趣 ” 的 人才是心理健康的人。 這並非是要求一個人的道德標準要有多高尚,而是說如果你認同了自己所生活的環境,就會自然而然地會希望自己做點什麼讓它變得更好,而不是讓它崩壞, “兔子不吃窩邊草”就是這個道理。

建立“社會興趣”最佳的時期就是幼兒期,喚起和培養孩子的“社會興趣”纔是父母最爲重要的任務。當我們把很多社會問題都一股腦兒地歸因於“童年陰影”的時候,是否有人追問過“爲什麼”呢?這不能簡單地歸類爲教育問題,個體心理學認爲“社會興趣”的起源是孩子和父母之間的早期互相作用而產生的,注意是“產生”而不是“教導”,也就常說的“言傳不如身教”。如果父母是對生活充滿熱情的,那這種情緒將會被孩子感受和接納,並不需要父母再用語言做解釋。反之,如果爸媽一邊把共享單車鎖在家裡,一邊教育孩子要學成棟樑回饋社會,這種割裂感只能造就扭曲的三觀,別說孩子了,就連成年都想罵一句“精神就是這麼分裂的”!請像貓媽媽們那樣,對待你的孩子,讓它們知道:可以成爲獨行的Supermiao,但不能破壞喵星呦!

每一隻貓都獨具個性,就像每一個“個體”都是獨一無二的,但讓其擁有存在意義的則是這個由無數“個體”形成的社會。從喵主子們的身上,感悟一些“個體心理學”,願我們也能像它們那樣——自由得像“喵”一樣!

編輯:Yuri

撰文:魚龍曼衍

設計:月明

排版:Lydia

圖源:豆瓣、小紅書、視覺中國、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