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北高鐵這樣破解凍土難題

4月的黑龍江,湛藍的天空下,廣袤肥沃的黑土地緩緩掀開“棉被”,嫩黃色的冰凌花粲然綻放。

我國目前在建最北高鐵——哈(爾濱)伊(春)高鐵的建設工地一派火熱景象。呼蘭河上,橋墩破冰器分外醒目;慶安制樑場的智能化保溫棚內,一榀榀橋樑在蒸汽中凝固成型;安邦河特大橋畔,橋墩如雨後春筍般成排矗立……

能破冰的橋墩——

優化施工方案,改進裝置設計

“同樣的時間,在南方能建5公里,在這兒只能建1公里,得想辦法和天氣搶時間。”頂着寒風,中國鐵建大橋工程局集團哈(爾濱)鐵(力)項目總工程師任廣聆在哈伊高鐵呼蘭河特大橋上忙碌着。

36歲的任廣聆是遼寧人,參與過很多鐵路工程建設,但來到黑龍江後,作爲項目質量管控、科研創新、施工組織的負責人,這裡的低溫還是讓他經常犯愁。任廣聆說:“同樣的工程,氣溫適宜的南方可以全年無休施工,可在黑龍江,零下30攝氏度的天氣沒法動工,看着心裡着急。”

任廣聆帶領大家制定了淺冬期的施工方案,並開展項目技術重難點攻關。

首先是添置施工設備。任廣聆從河南調用了6套特製鋼板樁,全都投用在呼蘭河特大橋。這種樁強度高、尺寸大,專門用在涉水較深的橋樑。“南方的橋墩兩套週轉就能滿足需求,我用6套同時開工,作業效率大大提升。”任廣聆說。

更重要的是研製適用的破冰器。初春時,融化的冰排順流而下,對橋墩產生連續撞擊,會影響橋墩使用壽命和高鐵運行安全。

任廣聆曾見過有的大橋橋墩處有一種用鋼軌制成的破冰器,但因爲接觸面是鈍角,效果並不明顯。他帶着技術人員多次與設計單位溝通,最終確定新的破冰體形式:將橋墩與冰凌的接觸面調整爲銳角,並採用混凝土與墩身統一澆築。

這種破冰體結構減少了受力面積,有利於分流冰塊,減少撞擊對橋墩的損傷;而且整體性更好,有利於減少破冰體的鬆動和破冰體與橋墩之間的開裂。

與大橋施工相比,路基建設時間更是緊張,春天凍融期未結束不行,夏天下雨也不行。“路基施工可以重新安排施工順序,以往打兩排樁,改成打三排樁,效率不就提高了嘛!”任廣聆說,“現在,我負責的2.8公里路基基礎處理已全部完成,效率提高了一倍。”

任廣聆每天在施工現場待8個小時,冬春季節,25米高的大橋上風很大,溫度很低。他說:“這橋上的樑、橋下的樁,我要盯着才放心。”

“溫室”裡的橋樑——

搭建智能化保溫棚,創新參數計算方法

“智能化保溫棚可以自動調節棚內溫度,冬天也不耽誤制樑。這是智能化張拉設備,輸入公式代碼,就可以自動生成計算結果,保證橋樑應力達標……”在黑龍江慶安縣,聊起自己參與研發的幾項成果,中國鐵建大橋局哈鐵項目一工區技術負責人王曉宇興致盎然。

今年28歲的王曉宇是項目部裡最年輕的工區技術負責人。2022年,他調任哈伊高鐵哈鐵段五標項目部,負責安邦河特大橋制樑和架樑工作。製作橋樑要使用鋼筋混凝土,可在黑龍江的高寒天氣下,混凝土凝固成了一個大問題。

“凝固和凍結是兩個概念,冷空氣看似把混凝土凍結實了,但溫度上升後就可能變成廢渣,所以必須要保證工作環境在10攝氏度以上。”王曉宇介紹,他從蔬菜大棚中得到啓發,帶領大家用保溫板搭建了16個保溫棚用來制樑。他們還在大棚裡安裝了智能溫控器,使棚內溫度始終保持在10攝氏度以上。“就算室外是零下20攝氏度的環境,大棚內也能每天生產一榀橋樑。”王曉宇說。

在棚裡制樑要經過鋼筋入模、混凝土攪拌、混凝土澆築、預應力施工、場內移樑至蒸養棚、養護等多道工序,比正常施工多了模板預熱、蒸汽養護和覆蓋棉被三道工序。“加熱和保溫非常重要。”王曉宇說。

“橋樑鬆鬆垮垮的話一壓就塌了,所以需要給它提前抻上勁兒,它的抗裂性和承載力就上來了,這就是預應力。”王曉宇說,拉抻工作要使用預應力張拉機,以往需要人工提前計算出16到21個數據,再將參數輸入設備,不僅非常複雜,還有出錯的風險。王曉宇參與創新了預應力和伸長值計算公式,僅憑一臺電腦就能迅速準確地算出需要的數值。最終,他們生產的橋樑尺寸誤差不超過20毫米,強度不小於50兆帕。

橋樑造好後,還有一個難題就是架設。橋樑下落到橋墩上的墊石後,需要灌漿料,以保證架設牢固。“根據以往經驗及多次水溫試驗後,我們最終採用40攝氏度的溫水與早強型灌料,也就是能更快凝固的水泥,攪拌完成後進行灌漿,再覆蓋保溫毯和棉被來保溫,直至達到設計強度。”王曉宇說。

“我負責的範圍內一共需要369榀橋樑,目前已經建造72榀,預計今年10月底就完工了。”王曉宇滿懷信心地說。

凍土下的橋樁——

破碎錘砸凍土,精準放置護筒

“咚!咚!咚!”前不久,安邦河畔,原本用於破碎混凝土的破碎錘,在這裡承擔起了新工作。“原來用挖掘機挖凍土,7個小時才能打下一個樁。現在先用錘砸碎,再挖坑,4個小時就能完工。”中國鐵建大橋局四公司總經理兼標段項目指揮長喬樹勳說,採用這個辦法,多虧了橋樑工程師趙宇翔。

安邦河特大橋全長22.12公里,有5400多個樁基,而且建樁位置都是稻田。一到冬天,稻田裡的水土凍結在一起,就像是一個硬殼,挖掘機一鏟子下去只留下一個大白點。

施工還要遵循黑土地保護法。“我們需要將用地紅線內及施工便道內50釐米厚的表層黑土進行剝離保護,用於竣工後農田復墾。”趙宇翔說,凍土層硬度大,剝離難度也大,這些都需要一個能把凍土破開的利器。

“把凍土破開後,下一步是放置用於橋樁定位的鋼製護筒,護筒裡要灌入護壁泥漿。”趙宇翔說,在凍土裡注漿,一要循環,防止泥漿結冰;二要保溫,要用10攝氏度以上的泥漿。

這又帶來了另一重風險:泥漿的熱量通過護筒傳導至外側的凍土,導致凍土解凍,護筒就容易發生偏位,這需要測量人員及時檢測護筒位置並進行調整。如果無法在原有護筒位置進行調整,則需將護筒拔出,重新定位埋放。

對於用來澆灌橋樁的混凝土,趙宇翔要求也很高。“我們要用熱風炮加熱混凝土裡的沙子、碎石,然後用50攝氏度的溫水攪拌,保證其溫度達到10攝氏度以上。運輸途中,我們還會用棉被和保溫棉把罐體裹得嚴嚴實實。”

“現在5400多個橋樁已經完成5000個,下個月肯定全部完工。”趙宇翔說。

路上,趙宇翔遇到一羣工友圍在一處橋墩旁,不時發出讚歎聲。走近一看,原來是一簇嫩黃色的冰凌花引起了大家的興趣。

冰凌花常在冰雪覆蓋時破冰而出,建設者們何嘗不是一朵朵冰凌花呢?花不畏冰雪,破冰而生;人不懼嚴寒,搭橋鋪路。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