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跟「他」結婚嗎?結婚的大前提是「這個」

我想,「選」一個結婚對象跟其他事情都是不同的。

買一瓶香薰蠟燭,只因爲它的繚繞的香氣沁人心脾;

買一件衣服,只因爲它跟你的身形風格很合適。

很多人對於「結婚對象」都有張清單,彷彿能把上面的方格都剔滿就等於能結婚了。但這真的是婚姻的公式?

-

決定是否結婚,「他」是否合適的對象,要先搞清楚的,卻是另一件事。

Netflix 某劇的結局對白有戳中我的心

你還沒搞清楚自己的梨型身材,亂買緊身長褲;你無視自己的乳糖不耐,每天早餐喝盒牛奶;你先有夠了解自己,然後知道適合自己的是甚麼,何況是跟你走一生的伴侶?

結婚的前提——你知道自己想要成爲怎樣的人

昨晚聽太郎說「同一支股票,100個人買,都會有100個不同的結果。」

我立馬想到:同一個人,100個人愛,都會有100種不同愛的結果。人與人的契合程度不同,相遇一刻成熟程度不同,相愛也就唱着不同的副歌。

也有聽過,根本沒所謂「爛人」、「好人」,只是對着不同的對象,他就給出了相應的自己,以及愛。於是好好先生崩壞、風流浪子回頭的故事總不乏。

當然,沒有人能跟100個對象(真心)相愛。你不必去愛100個人,才能找到真愛。

-

回到「婚姻的先決」,我認爲是兩個人有某程度上的成熟,知道自己是怎樣的人,知道自己想要怎樣的未來,知道自己可以給出怎樣的承諾,纔跟「對的人」踏進人生的新階段。

然後,我們試着在時間的長河中,突破重重障礙,一次又一次重墮愛河。

更多關於兩性關係的文字歡迎到我的instagram: @sharon.ta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