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教育有多少種可能性?| 2024年教育創新系列直播

作者:郭兆凡

C計劃聯合創始人,畢業於清華大學和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Tedx演講嘉賓,騰訊、清華等特邀培訓師,曾任職21世紀教育研究院、高盛集團,深耕教育創新領域10年,《學會提問》導讀專家。

“我怎麼能拿自己的孩子做實驗呢?”

很多年前,一位生活在海外的媽媽說起,她要求孩子上一個語文課外班,學一些中文,孩子非常抗拒,母女間發生了很多衝突。我瞭解了一下,老師的教學方式是傳統的單向輸出,教的內容也是國內的小學語文課本。

我就分享了當時在北京一所公立學校,觀察到的一個創新教育案例:一位老師和二年級學生們做遊戲,把古詩詞的每一個字單獨剪開,讓學生自己選字組合成一句話,創作自己的短詩句。很多學生很感興趣,連帶對古詩詞也沒那麼排斥了。

我想說的是,學中文的方法有很多,怎麼調動孩子的興趣比較關鍵。然後這位媽媽回覆了我開頭的這句話。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回覆,也體現了很多家長心中進退兩難的困境。

一方面,希望孩子喜歡學、願意學,知道只爲應試服務的傳統教學不是最好的選擇,另一方面,對一些非傳統的教學方式有很多懷疑,擔心孩子沒學到什麼,被耽誤了。

於是,很多家長心中的理想是“雞娃自雞”的方式:要求孩子掌握很多知識、考試得高分,同時希望孩子愛學習、效率高、上進心強。我看到過一些海淀媽媽的短視頻:你看,我的孩子(五年級)連上學路上也在聽英語,他就是愛學習。評論區一片羨慕的聲音。

面對這些場景,我心中最大的疑問是:孩子的感受是什麼?他是鬆弛而自在的嗎?他喜歡學習的內容嗎?他是真的渴望學習、對學習內容好奇?還是爲了取悅父母,迎合父母的想法?他心中有沒有長期被壓抑着的壓力、焦慮、挫敗,甚至恐懼?我深深知道,這些被壓抑的感受,一定會以某種形式,在孩子以後的人生中,給他帶來巨大的痛苦。

/Ryo Takemasa/

這是我在教育行業十年,對好的教育的第一大感受:要看見孩子,重視孩子的感受。

2014年初,我轉行做教育,加入21世紀教育研究院,是一家教育公益機構。之後一年半中,我接觸了幾十個教育創新項目,策劃了第一屆LIFE教育創新大會。

在有的學校裡,我會用三四天時間泡在各個課堂裡,和老師、和學生聊天,會觀察教室和走廊的佈置,我會觀察每個人的狀態,分析一堂課的教學環節和內在邏輯,翻看學生們的作業。和積極推進改革的老師,有時連着聊五六個小時。

我接觸到走班制、批判性思維、項目式學習、翻轉課堂、跨學科學習、主題式學習、和社區鏈接的學習……

而不管老師把項目介紹地多麼炫目,我慢慢學會了,抓住本質:教育者/家長是不是重視孩子的感受和真實想法?和孩子之間有怎樣的關係?孩子的狀態是怎麼樣的?

像開頭的海外媽媽,很多人對新的東西,可能感到恐懼和不安。但所有我看到教育創新的實踐,放在世界範圍內也並不新。我在美國公立學校旁聽了一年多,去臺灣考察過十幾個教育項目,上面我列舉的“創新”,在很多國家和地區就是教育的常態。

所以說,看過很多教育創新的項目,第一個價值是,它教會我抓住教育裡最核心的東西。當我創立和運營C計劃,當我和兒子每天互動的時候,我會時時刻刻記得這一點。

第二個價值是,看過這麼多教育項目,它們讓我真心地,看重多元。

對成功和優秀的定義應該是多元的;好的生活方式應該是多元的;人最看重的價值應該也是多元的;每個孩子的性格特點、某方面的能力、需要得到的幫助,應該也是多樣的。

很多人可能以爲,在同質化嚴重,主流價值單一的中國社會,看重多元價值的人,可能會很不合羣、難以在社會立足。而我的觀察是,我認識的看重多元價值的人,反而是活得更自在、更自洽、更平和的。

因爲人與人本就是不同的,遺傳、網絡、經歷決定了差異必然存在,這些差異不可能被消除,如果社會規訓把人都套在一個模子裡,人反而更容易感到痛苦、並壓抑痛苦。

第三個價值是,它們啓發着我的教育實踐。

我不一定會讓自己的孩子把詩詞重新組合,但因爲看過很多創新的嘗試,我對教育有更豐富的想象力,我也會有意識地去找更多世界範圍內好的教育資源,研發C計劃課程的時候,教育自己孩子的時候,這些積累就會激發我做出很多嘗試。

開闊的眼界,特別重要。

/Fran Labuschagne/

最後,非常重要的一點,因爲看到中國依然存在這麼多教育創新的項目,更堅定了我的信念:我選擇相信。

我相信我可以做出獨立的選擇,哪怕這選擇和主流不同;我相信有相似理念的人會守望相助,我並不孤獨;我相信孩子,相信教育的規律、自然的規律;我相信我的路、孩子的路,都會越走越寬,而不是相反。

因爲深深體會過,這些中國教育創新的項目,給我帶來了多麼大的意義,所以我想讓更多人知道他們。

3月27日(週三)開始,我和藍方,想牽頭做一個教育創新分享系列。

邀請我們教育領域的朋友們,一些我們非常敬重,不斷在追尋和踐行好的教育的嘉賓,和我們分享、討論,這些教育的實踐。

我們先開放預約前5期:

第一期

主題:盯緊青少年犯罪,卻忽視青少年的日常,出路何在?

時間:3月27日 (週三)20:30-21:30

嘉賓:劉泓,PEER毅恆摯友聯合發起人,2007年在哈佛大學本科期間與志同道合的友人共同創立PEER毅恆摯友,2010年本碩連讀畢業後曾在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工作,2014年起全職在PEER毅恆摯友工作,2017屆銀杏夥伴。

第二期

主題:在熱愛與苟且之間,普通人如何找到自我價值?

時間:4月3日 (週三)20:30-21:30

嘉賓:歐陽豔琴,實務學堂創始人,前財新傳媒調查記者,爲美好社會培養珍貴普通人,爲農村青少年尋找“獨木橋”之外新出路。

第三期

主題:深度聯結了數十個中國教育創新項目,聊聊我們的發現

時間:4月10日 (週三)20:30-21:30

嘉賓:顧遠,Aha社會創新學院創始人,羣島大學教育社區創始人,任21世紀教育研究院、成都先鋒學校、日敦社幼師學院等多家教育機構的理事和發起人,著有《教育3.0》。

第四期

主題:如何預防孩子產生厭學情緒?從接收了上百位困境學生說起

時間:4月17日 (週三)20:30-21:30

嘉賓:任竹晞,一出學社聯合創始人。畢業於清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創辦的一出學社,爲150多位難以在公立體系繼續上學的學生提供教育,其中不少學生深受厭學、抑鬱或欺凌的困擾。

第五期

主題:如何幫孩子成爲終身學習者?從慢學校和PlanC說起

時間:4月24日 (週三)20:30-21:30

嘉賓:安豬(餘志海),慢學校創始人,教育創新領域的思想者和實踐者。發起“多背一公斤”等國內外知名的公益活動。在教育創新領域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在線的終身學習社羣”慢學校“創始人,致力於創造出在20年後依然有價值的教育產品。

合作伙伴:PEER毅恆摯友、實務學堂、Aha社會創新學院、羣島大學、一出學社、SlowSchool、安豬的實驗室

文化縱橫、奴隸社會、北大清華講座、學人、教育思想網、認真想、愛德傳一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