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窮,大舅不來也不讓我們去拜年,卻總在農忙時讓我們幫幹活

文/大蔥媽 素材來源:金女士

小時候,每到農忙季節,大舅就喊我和哥哥去幫忙。我和哥哥每次提着禮物去大舅家,他都板着臉,臨走時還讓我們把禮物帶走。我們問母親,大舅爲什麼這麼冷漠,母親含着淚說:“都是因爲我們家太窮了,你大舅心疼咱們。”

我們年紀小,不明白大舅既然心疼我們,爲什麼還要讓我們去給他幹活?別人的春假和秋假都是用來玩的,我和哥哥卻整個假期都要幫着大舅家幹活。

母親原本兄妹三個,大舅是老大,比母親大5歲,母親上面還有個姐姐,比她大3歲。母親12歲那年,一場大雨過後水庫漲滿了水,村裡很多小夥伴相約去水庫摸魚。本來大家都在離岸邊不遠的地方摸魚,可母親腿短走得慢,漸漸就被小夥伴落在了後面。

母親說自己當時看到一條黑色的大魚,她很想抓住它,就跟着它往前走,一不小心就掉進了沙坑裡面。母親用盡全身力氣喊救命,她的姐姐聽到呼喊,連忙從岸上跑來救她,結果母親被推了上來,她的姐姐被水庫吞噬了。

姥爺因爲失去心愛的女兒,茶飯不思,鬱積成疾,沒多久也去世了。姥姥因爲這件事情怨恨母親,總是用語言攻擊母親,母親本來心裡就難受,一氣之下就離家出走了。

母親出走的時候只有15歲,身上又沒有錢,不知道走了多久,又累又餓,她就到一戶人家去找水喝。那戶人家是做豆腐的,給母親拿了水和一些食物,母親感動地落淚,把自己的委屈都跟那家大娘說了。

大娘要送母親回家,母親表示拒絕,大娘怕母親再次出走,就留她在家住下了,同時也讓自己的丈夫去打聽母親到底住在哪個村。

母親幫大娘撿豆子、磨豆子,燒火做豆腐,動作嫺熟自然,大娘也漸漸喜歡上了母親。後來大舅和姥姥找到了母親,母親說什麼也不回去,因爲她覺得大娘爲人親切、和藹,讓她有種家的溫暖。

大娘家有個兒子,比母親大2歲,很喜歡母親,一開始他們以兄妹相稱,後來兩個人漸漸有了感情,大娘滿心歡喜,託人給姥姥捎信,想讓母親和她兒子結婚。姥姥表示只要母親願意,她沒有意見,母親的婚事就這樣定了下來。

結婚前夕,大娘的丈夫和兒子去別的村收黃豆,返回途中遭遇了車禍。大娘丈夫當場死亡,她的兒子雖然搶救及時保住了性命,但是因爲當時醫療條件有限,一條腿被截肢了。

姥姥和大舅極力阻止母親結婚,可母親說大娘一家待她不薄,她不能薄情寡義,毅然和大娘的兒子結了婚。大娘就成了我的奶奶,她的兒子就成了我的父親。

姥姥因爲這件事情氣得病倒了,大舅說自己從此以後沒有這個妹妹,讓母親別再回孃家,過得好與壞都是她自己的選擇。

奶奶本來身體挺好的,爺爺的去世對她打擊很大,經常看着爺爺留下的物件發呆,漸漸的腦子不好使了,豆腐也不會做了。父親由於身體缺陷,很多農活都做不了,家裡的重擔都落在母親一個人的身上,經常半夜12點起來做豆腐,清早賣完豆腐再下地幹活。

由於母親要照顧奶奶和父親,她不能走遠,只能在村裡賣豆腐,每天只能賣出去一板豆腐,趕上紅白喜事還能多賣點。

母親懷了雙胞胎,大舅上門勸母親將孩子拿掉,原因是家裡就母親一個頂樑柱,上有老下有小的,養活不了這麼多孩子。母親說孩子來了就是緣分,砸鍋賣鐵也得把他們生下來,於是我和哥哥就出生了。

我們出生以後,大舅來過一趟,給母親帶了兩隻老母雞和一筐雞蛋。大舅看着虛弱的母親,殘疾的父親,癡呆的奶奶,搖搖頭,飯也沒吃就走了,從那以後大舅再也沒來過我家,也不允許母親回孃家,更是不讓母親帶着我們回去拜年。

我們上小學的時候,除了每年的寒暑假,還會在春天種地的時候放春假,秋收的時候放秋假。一到放假,大舅就來拉我和哥哥到他們家幹活,我和哥哥不願意,母親就說姥姥還在大舅家,就當是替她盡孝了。

一開始,我和哥哥還挺排斥去大舅家幫忙的,後來竟然期盼去大舅家幹農活了,因爲大舅家的伙食比我們家好。不知道大舅家平時伙食怎麼樣,反正我們去幹活的那些天,每頓飯都是雞蛋和肉管夠,甚至還有魚蝦等海鮮,中間休息還有蛋糕、餅乾、水果等,很多東西都是我們在家吃不着的。

每次農忙的時候,母親都會提前準備一些糕點,等大舅來接我們的時候給我們帶上。可我們每次帶來的糕點,大舅都不允許我們吃,送我們回去的時候再讓我們帶回去,還給我和哥哥準備新衣服和幾百塊錢帶上。

我們推脫說不要,大舅黑着臉說這些是我們幫他們家幹活掙來的,務必收下。

後來,我和哥哥上了高中,大舅不再找我們幹農活了,我們主動去幫忙,他還跟我們翻臉,命令我們不要再上他們家,就連表姐考上大學也沒通知我們。母親得知表姐考上大學,主動送錢去祝賀,被大舅推出了門外。

當時我們覺得大舅是個喜怒無常的人,小時候放假我們想玩,他非要找我們去幹農活。長大了,我們想幫着他幹活了,他又板着臉不搭理我們,真是猜不透他的心思。

我和哥哥剛一考上大學,大舅又開始找我們幹農活了,整個寒暑假都讓我們待在他家。他們家養雞養鴨還扣大棚,農活多得很。臨走時,大舅給我和哥哥一人五千塊錢,我們覺得太多了,大舅板着臉說:“別誤會,我僱別人幹活也是給這麼多錢。”

大舅生病了,母親去伺候,連家都不管了。大舅去世,母親泣不成聲,幾天幾夜沒吃飯。對此我很不理解,我說:“大舅生性古怪,不近人情,在世的時候也沒見跟你有多親,你至於這麼思念大舅嗎?”

母親邊哭邊用虛弱的聲音說:“你真的不知道嗎?你們倆能上大學,都是你大舅在幫忙。他不讓我帶着你們回去拜年,是怕我花錢買禮品。你們小的時候,大舅之所以讓你們去幫忙幹活,那是想讓我在家安心幹活,變相給你們做好吃的補補身體,臨走時給你們的錢是補給你們的壓歲錢,就你們小時候幹那點活,哪裡能掙來工錢?上高中的時候,你們能幫着我幹活了,你大舅怕耽誤你們學習,就不叫你們回去了。你們上了大學,大舅又找你們回去幫忙,臨走時還給你們工錢,這都是想方設法在幫助咱們家,讓你們覺得這錢是你們掙來的,不用還......”

原來大舅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愛着母親這個妹妹,用他特有的方式來幫助我們,還不讓我們覺得欠了他人情,可惜我明白得太晚了。

母親說,沒有大舅就沒有我們家的今天,我和哥哥也不可能上大學,大舅沒有兒子,他走得早,讓我和哥哥一定要善待舅媽,因爲沒有舅媽的寬容和理解,大舅想幫我們也是力不從心。

大舅和我們家的故事,讓我明白,人生在世,親情比金錢重要。親人之間,能力強的多幫襯一下能力弱的,互相扶持,日子才能越來越好。

大家贊同嗎?

(本文僅代表撰稿人的個人觀點,不對內容真實性負責,若有雷同,純屬巧合,網圖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