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福仲:平臺“套娃收費”底氣從何而來

本文轉自:環球時報

近日,某網絡視頻平臺因在VIP上推出“SVIP”,但僅增加了提前6小時觀看熱播劇集、SVIP劇場等權益,引來“套娃收費”“把原本VIP的服務分割成不同檔位”“吃相難看”等批評。相關話題一度登頂微博熱搜榜,閱讀量超過3000萬。

“套娃收費”一般指商家通過半誘導半逼迫的收費機制,要求消費者進行重複消費的行爲。這類亂象其實並不鮮見。此前就有辦公軟件用戶反映,因會員方案調整,自己已購買的服務必須重新“升級”才能使用,而不少視頻平臺也設置了結構複雜的會員系統,“超級會員”的套餐外還有多種需額外付費的“小套餐”,多重捆綁消費引發用戶強烈不滿。爲此,廣電總局曾出臺一系列整治措施以敦促這些應用進行方案優化,各地消費者保護協會也紛紛約談這些平臺。但每次整改只能讓這些“會員刺客”暫時平息,過不多時便轉換形式捲土重來。這顯然是對消費者知情權和選擇權的侵犯,是對法律法規和監管的輕視,如此發展無異於飲鴆止渴。然而,各網絡平臺和服務商們又何來的底氣,敢於一而再、再而三地觸碰商業倫理和法律的底線呢?

究其原因,這與“規模經濟”的壟斷特性密切相關。一個平臺所聚合的用戶數量越多,其中心性就越強,越容易在規則制定中掌握“主導權”。以某辦公軟件爲例,該軟件在國內PC辦公軟件市場佔有率超過30%,移動辦公市場佔有率90%,電腦和移動端的月活設備數超過5億。基於其行業壟斷地位和對用戶使用習慣的長期馴化,消費者很難迅速找到替代,只能接受一系列“霸王條款”。視頻平臺與之略有區別,其壟斷性主要是以獨播劇集、綜藝節目等途徑實現的,形式雖不同但內核一致。

此外,層級化的會員體系,是平臺得以實現深度的用戶綁定與長期收割的“法寶”。定製化需求滿足的另一面,是針對用戶的精細化分類與篩選。相比免費用戶,付費用戶羣體往往具有較高的服務需求和較主動的版權意識。同時,出於“厭惡損失”和沉沒成本等原因,用戶黏性會隨着會員等級升高而增強,對平臺的容忍度也相對較高。因此,平臺纔會變着法子地升級套餐,盯住高黏性用戶“薅羊毛”。這與心理學中的“登門檻效應”十分類似:當一個人接受了他人提出的“小要求”後,則會更加自然而然地接受他人所提出的“高要求”。如今,平臺方正肆無忌憚地一次次試探着用戶的心理底線,直至將用戶的信任消耗殆盡。

在知識經濟時代,消費者的付費行爲不僅包含了對特定功能的需求,也包含着對企業創新的肯定與對知識產權的尊重。尊重是相互的,一味的索取只會讓尊重與信任走向崩塌。因此,各方更應思考如何將消費者的期待轉化爲長足的創新動力,而非短期變現的工具。

首先,要完善行業監督與懲戒機制,重塑行業自律。當前對“套娃收費”亂象的曝光大多依賴消費者通過社交平臺發起的控訴,除非引起輿論、媒體和有關部門的廣泛關注,否則往往會被平臺方敷衍了事,即便進行處罰,相較其所得也顯得不痛不癢。對此,各類行業協會必須高度重視,參照本行業的產品與服務特性,擬定會員制度細則與收費變動規範,實現前攝性的干預。此外,市場監管與執法力量也應暢通消費者投訴和維權渠道,讓違規行爲無所遁形,並對懲罰措施進行調整,讓違法違規企業被“罰出痛感”,有所收斂。

其次,可加大對具有創新潛力的中小微數字企業的幫扶力度,打造多元競爭的市場環境,打破“一家獨大”的壟斷局面。一方面,這能夠賦予消費者更多的“選擇權”與“協商權”,讓他們有底氣對“霸王條款”說不。另一方面,更強的競爭將倒逼頭部企業以更公開、透明的姿態面對消費者,並將重心轉移到切實的技術創新與服務質量提升上來,提升市場和技術發展的能動性。

最後,作爲創新主體的數字平臺企業也應積極探索,開拓價值增益的新空間與新路徑。依靠增加現有會員收費、分割服務就好比切“蛋糕”,帶來的短期收益終究有其上限。而在AI技術的浪潮之下,數字平臺企業若能基於自身優勢資源,開發多樣態的娛樂或服務項目,提高用戶的使用體驗和獲得感,用口碑和新項目吸納更多用戶纔是做出一個又一個“大蛋糕”的長久之策。(作者是蘇州大學傳媒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