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有女初長成!大貓熊「圓寶」啓動分階段「獨立作業」

臺北市動物園表示,19日上午大貓熊「圓寶」在衆多粉絲眼前照例攀爬上茄苳樹,爲了採食更接近樹梢末端的果實。(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陳薏雲臺北傳真)

兩歲六個月大的大貓熊「圓寶」啓動獨立作業後,媽媽「圓圓」終於有偷閒睡午覺的時間。圖爲大貓熊圓圓。(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陳薏雲臺北傳真)

臺北市立動物園春節期間,除夕休館外,其餘時間皆開放,而鎮館之寶大貓熊也將持續跟民衆見面,近期動物園也發現,兩歲六個月大的「圓寶」開始會自己爬上茄苳樹,採食果實,因大貓熊爲獨居型的動物,因此動物園決定爲「圓寶」啓動分階段的「獨立作業」。所幸目前「圓寶」和媽媽「圓圓」已分開兩星期,並安然度過適應期,將在春節期間輪流與民衆見面。

臺北市動物園表示,19日上午「圓寶」在衆多粉絲眼前照例攀爬上茄苳樹,爲了採食更接近樹梢末端的果實,竟壓斷了用來穩住身體的樹幹,隨之「圓寶」抓着一截樹幹直接降落至地面。雖然大貓熊從小就是爬樹高手,還有與生俱來厚有如軟墊的毛皮,但保育員仍趕緊先透過呼喚,確認牠的反應,所幸並無受傷。

而「圓寶」轉眼已兩歲六個月,照養員也發現,「圓圓」阻擋「圓寶」吸奶的行爲,在頻率與強度都有增加的趨勢。如果讓母女繼續在一起,「圓寶」會繼續吸吮母乳而壓縮自身對竹葉等纖維的進食量,對「圓寶」的腸道菌叢健康發展相當不利;反之「圓圓」若持續泌乳讓基礎代謝率居高不下,對「圓圓」的身體也是沉重的負擔。

動物園大貓熊照養團隊表示,長期來說,如果「圓寶」和「圓圓」不分開,未來兩熊甚至可能爲了競爭場地及食物而造成傷害。因此經參考國際間的基本規範與經驗,也比對「圓仔」與「圓圓」分隔照養的運作模式,必須爲「圓寶」啓動分階段的「獨立作業」,從3日起已將母女分開照護、圈養。

依據國際的經驗,圈養環境下因無法複製野外的寬闊環境,即使運用分隔不相鄰的照養場域,在大貓熊母子分離後的一週左右,仍會因氣味、叫聲而相互影響,動物會尋覓彼此,而出現適應期的各種狀況,尤其對媽媽而言,荷爾蒙的影響更爲深遠,保育員必須持續就不同狀況進行必要因應,包括對動物的安撫行動。

所幸經過兩週後,「圓寶」和「圓圓」已安然度過適應期,各自的新生活狀態都十分穩定,每日的監測數據顯示,目前母女的採食狀況及糞便量均恢復至九成,體重穩定上升中。成長爲獨立個體,對於大貓熊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動物園表示,下星期開始,大貓熊將依照正常排序,輪流到遊客面的照養空間活動,跟粉絲們見面,春節期間也推出「翻轉未來」限量門票,共有穿山甲、食蛇龜及石虎等3款臺灣本土動物,將於1月22日(初一)開始發行;另結合生肖動物特色,進行動物保育教育推廣,正月初一至初三上午11點,將於大門入口舞臺發送「一元復始 兔年行大運」開運金髮放活動,每天限量500個,送完爲止,活動詳情可至動物園機關網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