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飛揚衝擊學校營養午餐 民團籲速推專法建立制度

近期物價通膨上漲,恐衝擊學生營養午餐,民間團體今偕同立委呼籲政府,儘速推動學校營養午餐專法。(王婉諭辦公室提供)

近來物價通膨,對於民生需求造成重大影響,甚至恐衝擊學生的營養午餐,民間團體今天呼籲政府,儘速推動學校營養午餐專法,同時政府應掌握國內通膨是否影響孩子學校午餐,公開透明化相關資訊,與家長、學校、廠商等多方共同討論出合理的價格定製方式。

大享食育協會秘書長黃嘉琳、全國餐盒食品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明信今偕同立委舉行記者會,主張民間倡議許久的學校營養午餐專法即刻啓動,讓午餐定價公式化且更合理,各食材資訊也要更透明,全面規範,告別一國多制。

黃嘉琳指出,臺灣疫情控制妥當,但營養午餐亂象到底何時有解?學校午餐供餐的專法遲遲未推動,面對現況通膨,連農藥肥料都大漲,臺灣食材一定也跟着大漲,但做爲民團與家長卻難以接受調漲價錢,是因爲目前午餐的價格分別有多少比例的食材、人力、運輸等,完全不透明,導致目前價格訂定方式難以令人信服。

黃嘉琳提到,日本早在70年前就已制定學校午餐專法、韓國也在1981年訂定,反觀臺灣,到現在都沒有相關專法,造成各縣市情況不一,現行僅規定費用70%要用在食材上,但以雙北爲例,包括人士、設備、運輸等成本,一天僅55元,根本不可能。

陳明信表示,食用油等食材大幅上漲,營養午餐業者受限於合約,以至於營養午餐價格被綁死的困境,目前22 個縣市就有 22 個版本制度,學校午餐從20元到60元都有,呼籲中央應該檢視營養午餐價格合理化,並訂定統一規定。

立委王婉諭要求行政機關應儘速提出專法,且專法必須要將解決現行學校端的人力困境、推動食材足跡透明化、強化監督機制,並將各縣市的營養午餐費用及食材補助原則法制化,讓定價結構能有明確的公式,避免一國多制的食材補助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