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漲不停 民衆黨爆:政院「穩定物價小組」上次開會是這天

民衆黨立法院黨團副總召賴香伶、幹事長張其祿、臺北市議員當選人林珍羽今於立院召開記者會。(民衆黨團提供)

臺灣2022年代表字票選結果公佈,「漲」字在55個候選字中拔得頭籌,獲選年度代表字。民衆黨團認爲,這凸顯出內政和民生漸進式惡化,國家形同溫水煮青蛙,於今(12)日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遵守財政紀律,把有限的資源花在刀口上,朝野速審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爲疲弱的民生經濟點火帶動內需。

民衆黨立法院黨團副總召賴香伶、幹事長張其祿、臺北市議員當選人林珍羽今於立院召開記者會,賴香伶表示,物價年初、年終、年尾都漲一波,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2.35%,連續16個月漲幅超過2%的通膨警戒線,實質經常性薪資卻年0.07%,通膨不僅吃掉薪水漲幅,還降低民衆可支配所得。

賴香伶也批評,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最後一次公開會議紀錄是8月時,且當時會議1小時內草草結束,從行政院到各部會首長都無依出席,全部找次長或主秘代理,簡直是敷衍了事。

賴香伶直言,如今中國大陸再度對我國漁產品下手,我國農漁產品外銷一再受阻,政院不能總是被動接收資訊,針對高度依賴單一國家出口的現況,應事先做好準備,編預算要求全國吃漁產並不是萬靈丹。

張其祿表示,蔡政府2016年上任以來,臺灣貧富差距持續擴大到6.15倍,判斷年所得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標「吉尼係數」也來到0.341,雙雙創下9年來新高,青年更加買不起房,再加上少子女化、通貨膨脹等多重結構性危機,人民生活水平無法改善,整個國家民生走向漸進式的惡化。

張其祿表示,從海基會《兩岸經貿月刊》可以看見陸方2021年4月就公佈「進口食品境外生產企業註冊管理規定」,今年1月1日生效,蔡政府卻長達半年毫無作爲,直到中國海關總署主動來信,食藥署才倉促辦理7場說明會,導致部分廠商註冊資訊不完整,遭暫停進口,政府官員怠惰、落於被動,導致農漁、食品產業屢次受害,處理方式若只有大撒幣,受害的將是全體民衆

民衆黨團表示,蔡英文總統在敗選後纔看見經濟問題,提出「穩定民生物價、加強照顧弱勢、確保經濟穩定」三點指示,行政院也大夢初醒,宣示力推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點火帶動內需,但只聞樓梯響、不見實質作爲,面對農漁、食品產業遭禁輸中國,政府必須拿出符合財政紀律且更有力的對策,才能避免產業鏈和民生經濟遭受重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