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挺過缺電寒冬

圖╱美聯社

新聞提要■俄羅斯攻擊烏克蘭能源基礎建設,欲脅迫烏國舉白旗,但烏國人民憑藉堅強的意志撐過凜冬。

精句選粹■The Russian attempt to engineer a humanitarian crisis has failed.

俄羅斯自去年秋季開始攻擊烏克蘭的能源和其他基礎建設,意圖製造人道主義危機來逼迫烏克蘭屈服,沒想到卻促成西方擴大援助,烏克蘭的防空能力提升,人民也練就了在逆境中生存的本事,挺過這個缺電的寒冬。

3月9日破曉之前,俄羅斯一枚匕首高超音速飛彈擊中基輔一座發電廠,黑煙直衝天際,爆炸聲驚醒睡夢中的人民。當晚的飛彈和無人機攻擊是俄國企圖摧毀烏克蘭電力、供暖、通訊和水基礎建設,讓城市變得不宜人居,逼迫烏克蘭棄械投降的大規模行動之一。

然而到了早上8點半,距離飛彈猛烈攻擊不到一個小時,基輔的街道涌現上班的羣衆,咖啡店開始營業。烏克蘭大部分地區仍有電力可用,飛彈造成的斷電也快速修復。

氣候回暖 烏國補血

如今氣候逐漸回暖,日照的時間更長,暖氣與照明需求下降。烏克蘭停止之前空襲重創電力設施而採行的輪流停電措施,凸顯俄國策劃人道危機的計謀並未收到預期效果。

相反的,俄國投入大量精準導引飛彈,卻換來烏克蘭更堅強的防空能力。俄國攻擊民用基建激怒美國和歐洲政府,西方提供烏克蘭更精良的武器,像是愛國者防空飛彈系統(Patriot),以及發電機和能源網的額外零件,烏克蘭軍人在美國接受愛國者飛彈操作訓練也即將完成。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國安顧問丹尼洛夫(Oleksiy Danilov)表示:「俄國人原本預期烏克蘭會爆發內部衝突,社會動盪不安,再次引爆人民逃難潮,但俄國並未如願。烏克蘭在夥伴的援助下,度過這段艱難的時期。」

烏克蘭也曾經面臨危急的時刻,像是去年11月23日的空襲造成境內所有核能發電廠緊急關閉,烏克蘭停電數天,手機服務也中斷。

烏克蘭現在正與時間賽跑,一方面努力修復和強化電網,同時讓防空能力提升的速度,快過莫斯科添補飛彈和無人機的腳步。烏克蘭國家電力公司Ukrenergo執行長庫奇斯基(Volodymyr Kudrytskyi)表示:「俄國會繼續進攻,但就這個冬季來說,他們已經輸了。冬天已經結束,但我們並未被打倒。」

轟炸基建 非俄最初計劃

俄國最初並不打算有系統地轟炸能源基礎建設,俄國預期烏克蘭很快就會投降,這些基建最終將歸屬俄國。俄軍飛彈攻擊一開始鎖定基地等軍事目標,接着試圖中斷鐵路運輸,但無功而返,後來摧毀幾座煉油廠,引發短暫的能源危機。

俄國在去年9月11日首次對烏國能源基建發動猛烈轟炸,讓東部數座城市陷入黑暗。俄軍亦炸燬一座水壩,將城市變成水鄉澤國。

俄國連番進攻並未打擊人民的意志。如今工程師熟練地在惡劣的環境維修電力設備,或更換零件。民衆迅速成爲發電機、行動電源和可攜式發電站的專家,蠟燭和水袋等露營用品變成熱賣商品。

烏克蘭官員表示,俄國迄今對烏國的電力基建投下超過850枚飛彈,和發動上百架無人機。即使如此,根據基輔國際社會學研究院調查顯示,87%的人民反對割讓國土換取和平,數據和去年9月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