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卡提款交易 青壯族最愛用

各銀行觀察2024年無卡提款交易情形

不帶錢包、只帶手機出門成爲現代人的常態,銀行業者發現,2024年對比前年整體ATM無卡提款交易筆數約成長2成~4成,若以地區別來看爲雙北和新竹最多,年齡別以30歲~49歲的青壯族羣使用率最高,推動各銀行與財金公司加強無卡提款功能。銀行業者指出,除推動數位化、便民和降低臨櫃作業成本外,最大優勢是減少實體卡遭盜用或遺失風險。

截至今年2月底,中信銀全臺逾7,500臺ATM、市佔率22.9%,跨行提款市佔率達40.8%,皆爲市場第一,中信銀行觀察,去年民衆使用中信銀ATM進行無卡提款交易量逾703萬筆,其中,自行無卡提款爲466萬筆、約佔66%,跨行無卡提款爲237萬筆,佔34%,整體無卡提款交易量較前年成長21%。

永豐銀行表示,去年客戶無卡提款交易筆數與金額皆較前年增加約2成,跨行使用無卡提款的比例則達8成,主要受惠於財金公司合作「序號」無卡提款,合作的金融機構共21家。

國泰世華銀行指出,目前全臺ATM布建逾5,300臺,皆提供QR Code無卡提款服務,無卡提款交易筆數逐年皆以逾4成的幅度成長。

進一步依大數據分析無卡提款使用族羣,中信銀說明,性別比例方面,男性約51%、女性49%;以年齡觀察,30歲~49歲青壯年族羣佔5成,其中又以40歲~49歲最多,佔30%,顯示此族羣對於便利、快速的金融服務需求較高;以地域分佈觀察,北部地區的使用者佔49%,顯示雙北和新竹地區民衆對創新交易更願意嘗試。

臺新銀行強調,去年無卡提款交易量中,以六都爲主,佔整體使用比例的8成;國泰世華銀無卡提款主要使用者爲20歲~49歲青壯年,且以都會區年輕族羣的使用比例較高。

對於使用無卡提款的好處,中信銀認爲,除了便利性、提款選擇多元、降低銀行臨櫃提領作業與人力成本外,更重要的是能改善交易安全性,由於無卡提款依賴App驗證或生物特徵認證,能有效降低實體卡被盜用的風險,降低銀行應對詐騙的相關損失;臺新銀也提到,ATM無卡提款對於客戶而言,可實現「手機就是金融卡」,手機APP登入後,QRCode設有15分鐘有效期限,且另須輸入自設提款密碼,提升交易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