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權公園地下停車場 免費試營運

歷經千餘天施工,新北市板橋五權公園地下停車場29日起試營運,提供350格小型車位及50格機車位。停車場出入口採汽機車分流,提升車主停車安全。(高鈞麟攝)

新北市號稱「會呼吸」的板橋五權公園地下停車場,歷經千餘天施工及新冠肺炎疫情28日完工啓用,共提供350格小型車位及50格機車位,導入智慧停管設備,全場預留電動車充電管線,今中午12時起至下月底試營運,開放免費停車。民代則建議,應儘快增設電動車的充電樁,方便民衆使用。

五權公園位於板橋、中和、土城線形綠帶的中間點,交通流量大,附近多爲傳統公寓社區,缺乏停車空間,周邊有廣福、壽德及民德3處公園,是線形綠帶中唯一具備籃球場、羽球場、體健設施、環形步道及地下停車場的公園。五權公園重新改建後,綠色面積增加8.6%、透水率增加12.8%,成爲綠帶的新亮點。

交通局長鐘鳴時表示,五權公園地下停車場設計理念爲「地景式建築」概念,以自然採光及通風對流設計爲主軸,挑空方式採集光線,車道通氣採光,還設置線型通風采光井、綠意停車空間,選用綠材、照明節能及充電樁等設備,打破停車場悶熱、陰暗的刻板印象,號稱是「會呼吸」的停車場;汽機車分流進出停車場提升安全,新設候車亭及YouBike公共自行車,提升周邊生活機能。

交通局停車管理科長蔡柏坤錶示,五權公園地下停車場工程總經費約5.5億元,結合公園重新規畫,增設環形步道、體健設施及籃球、羽球場,搭設星月廣場舞臺,增加民衆休閒遊憩空間。

交通局補充,該停車場共有350格汽車位及50格機車位,今中午12時起至10月31日試營運,開放免費停車,11月1日收費營運,汽車臨停每小時30元、月票4000元;機車臨停每次10元、月票300元。

針對電動車充電設備,國民黨議員劉美芳建議,市府應儘快增設電動車的充電樁,可幫助周圍電動車車主,有更便捷的充電選擇,鄰近的居民有優先停車的權利,將能解決停車困擾。

民進黨議員黃淑君表示,因該停車場地理位置,停車需求極大,盼市府積極規畫大後埔綠色廊帶,增加休憩空間,落實地方建設,提升市民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