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興國李爾在此 飾十角不喊累

吳興國主演獨角戲李爾在此》,他一人分飾10角,忽男忽女,忽老忽幼。他表示,這部作品融入了他的青春年華,以及對京劇的喜愛。(國家兩廳院提供)

「每一次演這齣戲,我都很激動,淚水汗水分不清,都是鹹的。還能演戲,讓我知道自己仍活在當下。」國家文藝獎得主吳興國,日前順利完成即將封箱之作《李爾在此》的首場演出,一人分飾十角,忽男忽女、忽老忽幼,又翻又摔,最後拔高吊鋼絲飛起,令觀衆驚奇。

「我不只是還原莎士比亞,裡面還有我的驕傲、任性、憤怒和委屈,所有我的一切,全都在這齣戲裡,唯有如此,我才覺得真的把這齣戲演好了。」

吳興國說,改編莎士比亞《李爾王》的過程非常艱難,每次半夜思考時都淚流不止,「莎士比亞透過劇本、李爾王的口詢問觀衆:你們是誰?我也在問,自己究竟是誰,爲什麼要在這裡。」

由吳興國所改編的《李爾在此》,共有「戲」、「弄」、「人」三幕,演員必須在劇中,一人分飾老人女人小丑兒子角色

今年初,吳興國纔剛到智利聖地牙哥藝術節演出《李爾在此》,他坦言,年近70,體力上幾乎已無法負荷,「唱唸作打,又摔又倒,體力上不比20年前,但心境上,我更像李爾王的年紀了,只要換好裝,我就覺得自己是80歲的人。」

吳興國表示,他仍期許自己在可以的狀態下繼續演出,「但未來就是年輕人世界了,我已經碰撞過傳統,也已經被罵過了,有一種深刻的心得,怎麼把傳統和現代在當下融合,是未來每一個年輕人的功課。」

吳興國說,這出翻轉自莎翁之作的作品,融入了他的青春年華,對京劇的喜愛。望着舞臺上的大型雕像,每一尊都沒有頭,像是斷垣殘壁,吳興國表示,這象徵着莎士比亞筆下的李爾王,所向無敵,但終究是個失敗者,殘兵敗將,「這齣戲,裡頭是莎士比亞的靈魂,我闖了進來,參與了這場悲劇,觀衆看見吳興國,以及其中的超脫。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