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媒:美歐經濟模式正面臨多重危機

參考消息網12月25日報道 西班牙《起義報》網站12月23日刊登題爲《迷霧中航行》的文章,作者是亞歷杭德羅·馬爾科·德爾龐特。文章摘編如下:

美國和歐洲的經濟正面臨多重相互關聯的危機,從經濟衰退到社會不平等,再到政治合法性問題。雖然這些困難往往被視爲間接或偶發問題,但實際上是幾十年來政治和經濟決策失誤的結果。這種局面削弱了美國和歐洲的政治、軍事和經濟實力。美歐的全球影響力現在搖搖欲墜。

歐洲曾是全球工業和技術發展的領頭羊,但現在卻面臨創新能力嚴重下降的問題。根據最新的數據,全球50強科技公司中只有四家是歐洲企業。在汽車製造領域,歐洲曾經是先進技術的代名詞,但在全球最暢銷的15款電動汽車中,卻沒有任何一款出自歐洲的品牌。這些跡象表明,歐洲大陸已在技術競爭中落後。

歐洲領導人對導致歐洲大陸陷入這種局面的政策負有直接責任:財政緊縮、投資赤字和對創新支持不足。造成的結果是,歐洲或許正在變成一個頹敗的“露天博物館”。外部壓力也加劇了歐洲內部的經濟緊張。

特朗普即將重返白宮,可能會對歐洲商品徵收新的關稅,並要求北約國家增加軍費開支。這將給本已因烏克蘭戰爭和能源危機而疲軟的公共財政帶來更大的壓力。

不幸的是,特朗普只是美國和歐洲更深層次問題的表象,他並非真正問題所在。歸根結底,特朗普持續不斷的關稅威脅和譁衆取寵的行爲只是揭開了搖搖欲墜的歐美經濟模式的傷疤。如果歐洲有更強大的經濟基礎,特朗普對歐洲大陸的影響就不會這麼大。

另一方面,有關美國民主黨代表着與特朗普截然不同的選擇的說法也是站不住腳的。特朗普第一任期內實施的大部分關稅在拜登政府期間都得以維持,甚至還進一步加強。

美國面臨的最大經濟挑戰之一是低水平的淨投資。低儲蓄率限制了其投資戰略性產業的能力,進而減緩了經濟增長和競爭力。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它們都採取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來應對經濟挑戰。這些措施反映出美國在全球化經濟中的結構性競爭力不足。

貿易保護主義並不能阻止中國的崛起。因爲中國有能力以具有競爭力的價格提供高質量的技術產品,許多國家願意與中國開展貿易,不願接受美國產品的高成本。

美國和歐洲的經濟衰退對全球秩序的未來提出了根本性的問題。缺乏對戰略產品的投資,加上對保護主義的日益依賴,正在削弱歐美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經濟中的領導能力。(編譯/王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