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 | 加快彌合鄉村“數字鴻溝”,電子認證推進農村金融數字化發展

刷臉就能授信,不出門即可貸款,農機具、大棚和活體畜禽都可以成爲抵押物,農民朋友只需用手機一點便完成身份覈驗、資料上報、協議簽署、放款還款等一系列複雜的金融業務,還可以給莊稼、牲畜上保險……

這樣便捷且充滿人性化的金融服務,已在我國部分農村地區試運行。

強化農村金融服務,助力鄉村振興

隨着“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農村金融服務在加快推動“三農”業務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戰略方面發揮着越來越強大的支撐作用,在農村金融的助推之下,“鄉村振興”成爲全社會關注的焦點話題。

據新華社聯合百度發佈的《大數據看2022年全國兩會關注與期待》顯示,“鄉村振興”成爲今年全國兩會的十大關注話題之一。

爲強化農村金融發展,在今年發佈的中央一號文件中,特別將“強化鄉村振興金融服務”單列爲一項重要內容,將金融服務在“鄉村振興”領域的重要性提到了新的高度,也意味着中央對金融業繼續加大支持鄉村振興寄予厚望。

金融服務支撐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手段,更是引導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關鍵舉措。但長期以來,由於農業生產週期長、風險較高,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一直是制約“三農”發展的一大瓶頸。

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引下,如何更好地解決“三農”融資問題,盤活農戶“沉睡”資產,高質量地發展農村金融服務體系,是政府和金融機構重點探索的方向。

彌合城鄉“數字鴻溝”,構建農村信用體系

數字時代、網絡時代的到來,使得農村金融搭上了信息化、數字化的快車。隨着中央“十四五”規劃和一號文件的出臺,大力推進數字鄉村建設,以數字技術驅動農村普惠金融發展成爲鄉村振興的主基調之一。

但在農村金融數字化進程中,由於長期以來的城鄉二元結構造成大部分農村地區經濟增長緩慢,以及城鄉“數字鴻溝”的不斷加大,各地在農村信用體系建設過程中仍存在關鍵信息缺失、信息共享困難、專業化運營不足等問題,導致農村信用體系不夠健全,成爲農村金融發展的一大阻力。

因此,推進農村金融發展首在利用數字技術構建農村信用體系,其中的一條重要途徑便是推進電子認證在農村金融領域的深入應用。

通過發揮電子認證的數字化新基建作用,完善農民、農戶、農業資產等信息,推進數字化農村農業建設,加快彌合城鄉“數字鴻溝”,逐步健全農村信用體系,讓農業農村農民共享數字經濟發展紅利,享受數字化金融帶來的便捷與高效。

爲農戶“精準畫像”,盤活農戶“沉睡”資產

在推進農村金融發展方面,以電子認證爲基礎的數字科技可以極大地提升金融服務的廣度和效率,是農村金融基礎服務體系不可或缺的部分。

2021年5月,人民銀行、農業農村部等六部門發佈《關於金融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意見》,要求大中型金融機構加強金融科技運用,爲新型農村經營主體提供服務。

在政策推動和數字化轉型的大背景下,電子認證可通過深度契合農村金融業務全流程,爲農村金融鏈條各方提供基於電子認證的技術底座,實現對“什麼人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擁有什麼資產”的認證,進而解決農戶、個體戶、鄉鎮企業等農村金融普惠羣體長期存在的信息缺失、擔保缺失等情況,幫助金融機構實現農戶的“精準畫像”,盤活農戶“沉睡”資產,在進一步降低貸款門檻的同時擴大農業信貸抵質押物範圍,撬動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農村普惠領域。

藉助電子認證、大數據等數字技術還可以實時輸出徵信、金融需求和風險等個人特徵,解決金融機構與信貸客戶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從而助力金融機構大力推進線上貸款、理財、電子商務和農業保險等業務,使農民足不出戶就能享受便利的金融服務。

基於電子認證技術的數字化金融服務可突破傳統物理網點的時空侷限,降低金融機構提供普惠金融服務的風險和成本,有效緩解鄉村金融服務供給不足造成的金融抑制現象,這對於改善農村地區金融生態環境,促進鄉村振興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爲國家授權的電子認證服務運營機構,天威誠信將緊貼鄉村振興戰略需求,深度賦能農村金融,持續加強與農村金融信息化平臺的融合應用,不斷提升農戶信貸體驗,推進農業金融發展,從數字化金融服務層面切實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