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消息!剛剛宣佈

中國基金報記者 郭玟君

香港將從五大方面提升對數字經濟的支持。具體措施包括:年內設立數字政策辦公室,建立超算中心,以及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補貼等。

4月12日,在香港舉行的2024年數字經濟峰會上,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先生宣佈,經過多輪詳細研究和討論,數字經濟發展委員會提出了12項核心建議。其中有些已經在實施當中,有的是正在醞釀中。主要包括以下五大方面。

一是加強香港對數字經濟發展的政策支持。其中一項核心工作是今年成立數字政策辦公室。該辦公室將全面負責制定和執行有效的數字政策。推動數字經濟和智慧城市發展是其使命。

二是完善數字基礎設施。這包括增強5G網絡的使用和覆蓋範圍,鼓勵建設高性能計算和數據中心,進一步促進電子支付,推出“IAM Smart”的業務版等。

陳茂波表示,完善數字基礎設施的一個日益重要的工作,是爲人工智能的發展提供算力支持。香港現在正在建設超級計算中心,服務於企業、學術和研究機構的算力需求。其第一階段的服務最快將於年內推出。

三是促進本地和跨境數據流動。他表示:“在本地,我們將努力鼓勵公共和私營部門開放更多數據。我們還將擴大香港金融管理局(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運營的商業數據通(Commercial Data Interchange, CDI)的覆蓋範圍。商業數據通幫助企業在與銀行達成共識的情況下,通過向銀行分享其數據,助力企業更便利地獲得貸款。截至2023年底,商業數據通已促成了超過1.3萬份貸款申請,貸款總額約爲120億港元。”

在跨境數據流動方面,陳茂波表示,香港是內地和全世界數據交匯的地方,這是香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享有獨特優勢的一個領域。

他表示,作爲國際大都市,香港一直享有不受限制地獲取國際數據的權利。現在,香港與內地的數據跨境流動正在取得良好進展。2023年6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與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簽署《關於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數據跨境流動的合作備忘錄》。2023年12月,香港推出了一項試點計劃,以促進銀行、信貸參考和醫療保健部門的個人信息在粵港澳大灣區內流動。在審查了試點計劃的結果後,這一措施將擴展到其他部門。

陳茂波認爲,上述措施及未來即將推出的措施,將促進更多的公共和私人跨境服務,並使香港的企業和民衆受益,同時鼓勵更多人工智能和生命科技研發活動在香港開展。

展望未來,陳茂波表示:“我們發現,國際數據交易已顯而易見地成爲推動城市產業蓬勃發展的潛在力量。有鑑於此,我們已委託一個專家組研究如何最好地在香港開發強大的數據交易系統。”

四是加快數字化轉型。在這方面,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適應數字化轉型和從事數字化轉型的能力非常重要。爲此,陳茂波說:“我們將支持和激勵中小企業通過採用電子支付等方式進行數字化轉型,併爲他們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技能培訓。”

就在3月底,香港數碼港就針對食品飲料領域的中小企業推出了試點補貼計劃,支持中小企業購買包括數字支付解決方案、在線促銷和客戶管理在內的現成數字解決方案。零售行業將是下一批受益的行業。

最後,制定可持續的人才戰略。陳茂波表示,香港將繼續通過加強教育和培訓,以及從香港以外吸引人才和科技企業,來吸引、留住和培養數字人才。香港還將努力提高數字化 ,提升整個數字生態的競爭力。

編輯:艦長

審覈:許聞

版權聲明

《中國基金報》對本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授權轉載合作聯繫人:於先生(電話:0755-824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