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第三季GDP收縮4.5% 創疫情爆發以來最糟紀錄

港府10月31日發佈2022年第三季的本地生產總值預先估計數字,較上年同期實質下跌4.5%。(中新社資料照片)

港府10月31日公佈預估數據顯示,香港經濟連續三季按年計算持續收縮(負增長),今年第三季生產總值(GDP)按年實質收縮了4.5%,遠比市場預期要差。外媒指出,這是2020年第二季以來表現最糟的季度,也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經濟滑坡。

香港經濟近年因爲政治不穩定和貿易戰等因素陷入衰退,而持續的疫情以及嚴厲的防疫政策更令經濟雪上加霜。香港今年第一和第二季按年分別收縮了4%和1.3%。

路透報導,香港官方披露的資料遠遠要比幾大投行預測的增長都糟糕。匯豐銀行(HSBC)、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和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的預測增長是0.6%到0.9%。英國巴克萊(Barcley)的預測增長最低,爲0.3%。

報導表示,在新冠疫情剛爆發肆虐全球之際,香港2020年第二季GDP按年收縮了9.4%。這是2020年第二季以來最嚴重的經濟收縮。同時,港府將全年的經濟預測下調到增長0.5%至收縮0.5%之間,而此前的預測是增長1%到2%。全年通膨率預計維持在2%。

香港電臺報導,港府發言人解釋稱,經濟負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周邊需求環境轉差,跨境陸路貨運往來持續受阻,對香港出口造成嚴重打擊。主要銀行大幅加息讓金融狀況收緊,也嚴重影響香港的需求。

港府發言人還表示,儘管放鬆了到港訪客的隔離規定,但是地緣政治緊張及疫情的發展將加重經濟下行的風險。同時,更嚴峻的金融環境和資產價格疲軟進一步沖淡勞工市場好轉和港府消費券的效果,而借貸成本提升將降低對固定資產的投資。

路透引述法國外貿銀行資深經濟學家的預測說,鑑於中國經濟減速、全球貿易環境持續疲軟以及家庭消費情緒低迷,香港經濟的短期前景將繼續具有挑戰性。而香港特首李家超在10月施政報告中提出的措施,不足以扭轉這一下滑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