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首輪消費券到手不足半個月已用盡 市民嘆金額太少
香港首輪消費券到手不足半個月已用盡,市民嘆金額太少。(香港經濟日報)
爲了刺激消費,臺灣正在爲發放「五倍券」還是現金而爭論不休,行政院長蘇貞昌還擔心,如果發放現金,民衆會把現金儲蓄起來不去消費。反觀香港經驗,香港《經濟日報》報導,5000港元電子消費券自8月1日派發後,不少港人把握機會以消費券購物。有市民表示。已經用光首輪2000元,且主要用於購買日常用品。
報導稱,大部分受訪港民表示,已悉數用光2000港元限額。劉小姐指,她把一半的消費券金額用在超級市場購買生活用品,剩下的1000港元會用來請家人吃飯。她本想花部分消費券來買包包,但奈何金額太少,惟有等下一期發放後再用來消費。
另一受訪市民吳女士表示,她把消費券花在飲食和買鞋上,預計下期的消費券也會用同樣的消費方式。家中有小孩的葉小姐表示,消費券用來買油和米後,已沒有剩下多少。張女士則發現不少商戶如超市,在消費券發放前擡高價格,並不感到消費券能在經濟上幫助多少。
售賣電子產品的科栢(Cyber-Pro)稱,由於消費券金額不高,暫時對帶動生意的幫助不算大,平均單價亦在5000港元內。其推廣經理郭贇峻解釋,7月期間,不少顧客因等待消費券而暫緩購物,變相目前帳面銷售額有2至3倍的增幅,但實際上只是彌補之前的生意「跌幅」。
郭經理還說,不少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已用盡消費券,故只能有限帶動額外消費。而混合付款模式、與家庭成員合併付款的情況也很常見,因顧客不希望把消費券一次就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