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冠疫情爆發後已46死 40人都沒接種疫苗

香港新冠疫情爆發後已46死,40人都沒接種疫苗。港府防疫人員協助民衆撤離傳出染情的大廈。(港府新聞處)

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新冠肺炎疫情愈趨嚴重,昨日確診個案攀升至6063例,其中6059例屬本地感染病例,初步確診也有7400例,且再有15名患者離世。由去年底至今,累計已有46人染疫不治,其中多達40名死者沒有接種過疫苗。

負責疫苗接種計劃的香港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表示,長者及兒童是特區政府主力推動接種疫苗的對象,正動員更多醫護到安老院舍打針,目標是未來三週內爲大多數合適長者打第一針,並會爲學童提供到校接種服務。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表示,特區政府須推高第二劑疫苗接種率,以減低死亡數字及對醫療系統的衝擊。

香港醫管局總行政經理何婉霞昨日在疫情簡報會上表示,19日再有15名患者死亡,包括10男5女,年齡在50歲至99歲之間,其中僅2人曾接種新冠疫苗,其餘均沒有打針。同時,現仍有10多名年齡在45歲至93歲之間的病人情況危殆,另有數十名患者情況嚴重。

香港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分析去年12月31日至今的46宗染疫死亡個案,發現僅有6名死者生前有接種新冠疫苗,其中3名死者曾接種兩劑科興疫苗、一人曾接種兩劑復必泰疫苗,餘下2人只打了一針科興疫苗,其餘40名死者則未有打針。

★主力推動長者兒童接種疫苗

疫苗有效防止重症甚至死亡,而香港至19日已打首劑疫苗的接種率爲85.7%,其中30歲至59歲羣組的接種率均超過九成,但80歲或以上長者第一針接種率僅42.63%,而染疫死亡患者多爲長者,還包括2名未有打針的幼童。

聶德權昨日在社交平臺Facebook撰文表示,前日下午舉行跨部門網路視訊會議,全力協助地區人士推進疫苗接種。其中,衛生署同事明言再全力便利醫生訂針,並快速處理加入接種疫苗隊伍申請,讓新的醫療機構或醫生投入服務,爲市民打針。

聶德權強調,當前疫情嚴峻,特區政府會提供一切便利措施,方便長者及兒童接種,包括正動員更多醫護人員到安老院舍打針,目標在未來三週爲大多數合適長者完成第一針接種,同時繼續與地區合作,派出流動接種車到長者居住地區以方便他們接種。此外,會配合教育局及衛生署爲學童提供到校接種,有需要再加開接種中心。

★專家:須推高第二劑接種率

劉宇隆19日在接受電臺訪問時指出,這波疫情高峰有機會達到每日2萬至3萬例確診,參考其他國家情況,估計本港疫情要到3月至4月才「見頂」,爲減低死亡個案和對醫療系統的衝擊,市民必須接種疫苗,而政府應爭取將每日接種量提高一倍至20萬劑,並推高第二劑疫苗的接種率,惟巿民到部分私人診所預約打針要等候三週,情況不理想,建議增加私人醫生每次取得的疫苗劑量,並招聘退休醫護人員協助打針。

新一波疫情已造成2名幼童死亡,他指出,幼童之前未有接種,故染疫後病情嚴重,加上幼童沒有接觸過以往新冠病毒,未產生免疫力,而少數病情嚴重的兒童本身亦有先天性免疫力缺陷,故呼籲家長儘快讓子女打針,以提高保護。

劉宇隆又提到,有數據顯示孕婦感染新冠病毒,病情會較嚴重,更增加早產機會,而接種新冠疫苗後產生的抗體則可透過胎盤和血液傳送予胎兒,餵哺母乳時亦能爲嬰兒提供保護,故建議孕婦儘快接種,而復必泰和科興疫苗對孕婦均安全。

★林永和:兒童極少不良反應

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成員林永和表示,兒童接種後極少出現不良反應,打針後發燒比例少於1%,患有溼疹和鼻敏感都可接種疫苗,不會令藥物敏感和食物敏感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