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琉球污水處理有成 「琉」住海龜破紀錄

屏縣環保局打造小琉球污水設施,擦亮永續低碳島品牌。(林和生攝)

屏縣環保局打造小琉球污水設施,爲海龜創造優質生活環境。(林和生攝)

屏東縣政府爲改善琉球鄉海域水質,已陸續完成3座聚落式污水處理設施,第4座已在今年7月動工,預計明年8月完工,完工後可處理全島達90%生活污水,有效解決琉球鄉生活污水處理問題,同時可維護周邊海域水質及海洋生態,讓綠蠵龜有個乾淨優質的家。

屏東縣環保局長顏幸苑表示,琉球鄉受限地勢起伏落差大,島內無污水下水道系統,導致生活污水隨側溝流入大海,周邊海域及生態景觀皆受影響;爲提供當地民衆更佳的海域水質條件,開始積極推動建置聚落式污水處理設施,進一步截流生活污水經過現地處理後再排入既有溝渠,降低對原有環境衝擊。

2017年及2021年分別啓用本福村老人會館、中福村及上福村聚落式污水處理設施共3座,目前可處理全島生活污水約60%,且使用微生物處理,對環境的衝擊也是最小。

至於第4座設施位大福漁港旁,因周邊污染源分佈零散,因此規畫採揚水站方式蒐集集污區內的污水輸送至設施內處理,設計日處理量爲1300公噸,處理流程包括沉砂除油、調勻、好氧曝氣、沉砂後再放流,可望大幅降低大福村鄰近海域的污染負荷。

且除了處理設施,結構體外牆更以多元彩繪呈現融入周邊地景,相關設施也會經由加蓋、設置綠帶等方式降低臭味,創造優質的觀光與旅遊環境,完成琉球鄉污水處理的最後一哩路。

屏東縣長潘孟安表示,琉球鄉是屏縣主要觀光遊憩景點之一,每年超過百萬遊客到訪,環境永續發展一直爲縣府積極推動議題,透過污水處理設施的興建及推動空氣品質維護區、借用琉行杯減少碳排放及綠色旅店降低環境負荷帶動琉球鄉內居民與遊客環境永續觀念。

依據海保署資料顯示,2021年底觀察到當地海龜數量高達805只,破歷史紀錄,顏幸苑說,顯見污水處理對當地海域的重要性,有效解決離島生活污水處理及相關污染問題,更可作爲其他離島地區改善污染典範。